关灯
护眼
字体:

造纸纪(415)

但决定这一点的并不是他自己吧。

布莱克不知道的是,不仅仅只有他与阿曼达的熟识这一条线,欧盟调查局的调查员正如同嗅到滴到地上蜂蜜的蚂蚁,正顺着另一条线摸到他的跟前,一步一步加重了他在这个畸形的老怪物眼里的份量。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大卫没有时间提,他到现在依旧没有将那个狙击自己的人跟欧盟调查局联系起来。在布莱克的概念中,欧盟调查局更热衷于抓捕、审讯、逼供之类比较能体现智商和技巧水平的活动。如果他们真的认为他与狼族或者天使军团有什么关系,不是应该先抓起来看能不能拷问出点有价值的情报吗。这种一言不合就开杀的举动太过简单粗暴,完全不符合调查局的风格,倒更像是哪家杀手组织派来的。

对于大卫那么明显的拉拢,布莱克虽然没有像对待看过的短信一样直接点击删除,却也没有认真到再看一次的程度。他虽然有些怀疑大卫所说的“我们”就是天使军团,但也不十分确定。

不过几天后,布莱克就确定了这一点。去图书馆还书的路上,他看见了大卫。

准确的说,是大卫以及“我们”那些人的尸体。身上只有致命伤,没有刑虐的伤痕,似乎是在逃离的过程中被击毙的。

警察将附近围了起来,禁止通行。尽管欧盟调查局威名赫赫,但看热闹的人还是有。布莱克背着一袋子书从鲜花广场的地铁站出来,好奇之下望了一眼,这一眼就认出大卫的脸来。

他惨白的脸残留着些许激动的表情,像是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的挣扎,褐色短发纠结,沾着已经干涸的鲜血,身上也有,身下更多。或许是因为只认出大卫的原因,躺在大卫周围的其他人,布莱克都没有注意到。他们七零八落的尸体在他眼里变成一片凝固的血背景。

不多时,救护车鸣叫着过来,有人开始搬尸体;清洁车也过来了,有人开始清洗广场上的血迹。这里是咖登市的地标性建筑,因整体造型如同花朵加之常年鲜花盛开而闻名远近,即便不是节假日,也是行人如织,不可能让几个死人一直躺在这里有碍市容和交通。

布莱克因认出大卫而呆了几秒钟,背后却恍惚听见有人低声笑言:“看清了吗?如果有天你有证据落在我的手里,最好的下场就是像他这样。”

等他回头的时候,只看见无数背影在鲜花从中晃动。

第249章 风潮

不是知道阿曼达的被捕和大卫的被杀是不是某种不祥信号,从那个时候开始,布莱克不断听到西十六区有狼族或天使暴露身份,然后被抓捕或被击毙:咖登城的宣传栏到处贴着通缉的头像;而电视、网络、报纸则每天都在对反贵族分子进行批判和笔挞,同时附上最新的案件例证,以求最佳震慑效果。

西十六区调查局分局局长阿尔杰.科林的身影更是在这些媒体上频繁出现,反复提醒着世人不要被这些社会败类的蛊惑,不要听信他们的谣言,更不要同这些社会败类有一点的牵扯,否则必然会悔不当初。同时,如果发现他们的行迹,一定要马上通知调查局。

这股全区的反贵族法分子搜捕行动的风潮愈演愈烈,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了整个西十六区。布莱克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周围的人谈起这个话题,交换彼此所知道的最新相关新闻,谈论那些反贵族分子的下场,预测这股风波到底什么时候会平息……最后不约而同地用一种晦暗的表情,摇着头结束这个话题。

游移在中餐馆附近的光团并没有消失,但布莱克依旧安然无恙。相反地,他的身边却有人被抓了。大卫死的一个月后,小旅馆的老板被捕了。

布莱克听老板比尔说,她的儿子被人举报参加了狼族的反贵族集会。是不是已经成为狼族成员还不清楚,不过这个风头居然敢以身犯险,也是太不要命了,老板口气遗憾地说,一人之过,累及全家。

《风色》的编辑愉快地告诉布莱克,他的文章反馈很好。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来信,希望能看到他更多作品。

布莱克正要告诉自己有一篇新稿件已经完成了,马上可以发过去。那位编辑又好心地继续建议:你不是在西十六区吗?现在打击反贵族分子的行动正当热,你不防选题的时候往这个方向考虑考虑?或者在文章里带上一星半点,对你很有好处的。

他不说,布莱克差点忘记了,小说原来也是可以有政治立场的。

调查局和小说界看上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业界。但是小说的受众广,影响力强,而调查局再怎么心里清楚自己黑但也希望披在外面的皮是白的。于是两者便有了可以互利的基础。

布莱克虽然在作者原创网看文不超过一年时间,但是也知道有那么一部分作者或明目张胆或春风细雨地为调查局美化塑身。

这类文的模式都差不多:剧情开始时反贵族分子弱小可怜值得人同情,贵族蛮横残暴罪有应得,但经过调查局某位神勇机智的警探一步步抽丝剥茧后,读者才发现原来看上去无辜的反贵族分子是因为在为非作歹不成或者被发现后才开始报复贵族,而开始看起来该死的贵族才是最无辜的那个。最后结果当然是贵族洗脱冤屈,反贵族分子被绳之以法。

这批作者中最出名的几位,就布莱克所知,过得是相当体面的。媒体曝光率和各种奖项是没不少,作品在推广方面的资源更是令人心羡。

这大概也是算在调查局的宣传经费里吧,布莱克心想。

单就这方面的节操而言,《传说》真的是比《风色》要好多了。布莱克想到这里,觉得强尼千里迢迢来请自己修改写造授权,态度其实还挺真诚的。

世界上有的事情就是这样没道理,没有比较,就没有容谅。

布莱克翻出强尼当初留给他的,已经被洗衣机洗过一次的名片,按照上面的邮箱地址,将新的稿件发了过去。新稿件依旧是一级授权。

强尼看到布莱克发来的新稿件的时候有些意外。他已经做好了这位作者与《传说》无缘再会的准备。那位亚裔青年虽然看上去温和有礼,但强尼却能够感觉到这人意志坚定,是不会轻易为外物动摇的。

是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改变了他的主意?强尼看了一眼授权:还是一级——显然这件事情与授权无关。他想了想觉得自己猜不出来,于是放弃继续猜想,将注意力转向文章本身。

目光越往下,他的面色越认真。直到将稿件看完,强尼才轻轻舒了一口气,暗叹:又一颗妖孽级的新星怕是要诞生了。

这篇稿件与上一篇有了很大的不同——并不是写作文风的不同,字里行间还是带着上篇文章里流露出的个人风格,但无论是遣词用句,还是各种典故俗语的引用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舒畅和自如。

强尼推断,布莱克在参加明日之星前已经是一位很出色的写手了。但是在欧盟的文字驾驭以及对欧盟的文化历史了解方面略有不足。这种青涩在上一篇稿件被他用创新的题材和高超的技巧很好地掩盖了。但看到这篇新文,强尼就察觉出那么一丝丝来。

上一篇:一年春事几何空 下一篇:皇子掠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