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剧同人)朕与将军解战袍(39)

只不过田蚡之前太相信天子母舅的优势,倒忘了对于男人来说,什么东南西北风,都远不如枕头风好使,才忘了这一茬子罢了。

这时认真一扒拉,远的暂且不说,兄长家嫡出庶出的几个侄女虽都出嫁,他自己倒正好有个女儿,来年方才及笄,正是青春貌美、纯真可爱的时候。

唯一可虑者,不过是那女儿是妾室所出,虽因嫡妻未育有女儿,对这唯一的庶女也算疼爱,却是太疼爱了,养得娇憨了些。

之前宫中有皇后跋扈、又有卫子夫那样以温柔敦厚见长的宠妃,田蚡也不曾往偏的想,也不曾在乎庶女的教养。

可如今,太皇太后那样子,皇后是不收敛性子也当收敛性子了;卫子夫又失了宠,也显见皇帝是换了口味的。

这自家女儿与那两位风格都不相同,又有做太后的亲姑姑护着,与皇帝一般是表姐弟的情分……

纵是娇憨些,皇帝连陈阿娇那种女人都忍得,总不至于有个太后护着的舅表亲,还真就不如眼看着要失去靠山的姑表亲亲了吧?

大概人都是这样子,如疑邻窃斧之事,先入为主了什么,就总是越看、越思,越似什么。

田蚡先就被从天子母舅、到下一任天子外祖的尊荣迷晕了头,便怎么想,怎么觉得他那女儿是个最好不过的人选,一旦入宫,什么陈皇后、卫夫人?哪怕妲己褒姒再世。都能轻易被k.o.掉的那种!

正好遇上王太后也是真急了。

如今皇帝倒还是每日两趟来长秋殿,可那都是探视太皇太后之后的顺便好么?

一开始王太后称病的时候,更是干脆用“不好打扰母后养病”为由,直接在殿外施了礼就走啊!

——你去长信宫的时候怎么就没想着打扰太皇太后养病呢?

王太后怨念得不行,却也不敢继续病着。

可她就是放弃了恃病而骄、迫使皇帝低头的主意,皇帝也依旧不冷不淡的。

每回来了,话说不到两句就走!

虽然理由都是国事,可每每不是要和韩嫣讨论这个、就是和韩嫣讨论那个,偶尔换个人名,也是什么窦婴程不识的,便是卫青也有,就是没有田蚡等人什么事!

王太后越发气得内伤,还不敢再生病,还要去哄皇帝。

可她又不乐意将头低得太低,又素信田蚡——

这位其实也不算什么太聪明的,可在田王二家的男人中,却也是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了。

于是,非常作死的,真的将田蚡之女召了进宫来。

引炸阿娇反应堆的引线就此顺利埋下。

但以田蚡和王太后打的算盘,本不该那么快点燃这根引线的。

毕竟在太皇太后病重期间与皇帝引荐美人的名声,仅比引诱皇帝孝期宣淫略好点,纵然是太后国舅,也轻易背不起。

田蚡之女年纪也还不大,也不急,先和皇帝混个眼熟、混些情分,日后也好安置。

——说不定,田家还能出一任皇后呢?

王太后和田蚡看得都很长远。

奈何选中的这位姑娘太娇憨。

娇憨原也不是什么大错,王氏一脉——主要是田蚡平阳王太后——凑在一起分析,都觉得皇帝近来很可能偏爱田欣那一型的:

平阳长公主这些年给兄弟推荐的美人也不知凡几,一开始还以为是皇帝忌惮皇后身后的老祖母不敢动作,可到了后来,皇帝已经是日渐强硬,太皇太后对皇后无子也甚是头疼、转而开始默许妃妾生子了,皇帝对平阳长公主推荐的美人还是各种看不上眼。

最终挑来挑出,平阳特特寻人训练好的各色美人,春兰秋菊桃红柳绿,琴棋诗酒无所不通,皇帝却挑中了一个除了唱歌、连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奴婢!

卫子夫的长相虽也不错,可肯定不如平阳为了弟弟特特养的美人呀,不过全公主府平均水平线上而已。

就她那种温柔敦厚型,平阳准备的美人里头,也不过没有更好的,人家还识字、擅棋、更做得一手好汤饼呢!

结果却被处处不如她的卫子夫k.o.了。

为啥?

首先,温柔敦厚型,嗯,这个毫无疑问,皇帝肯定是受不了皇后那骄纵任性还当自己率直豪气的做派,必要寻一个能满足他大男人心理的。

这也正常,就是寻常百姓家,也盼望个夫唱妇随。

谁乐意有个见天儿以“你能当太子、当皇帝,可全靠了我母女,还不乖乖来跪舔”的丈母娘,和一个当着群臣也不喊一声陛下、从来“彻儿彻儿”的,又当着妃嫔更甚、脾气上来了管他满宫妃嫔奴婢凭谁在,伸爪子不打就挠、张了嘴不骂就咬的妻子呢?

其次,不挑擅棋宁要不识字在长秋殿爆发那一场吐露的真言……

皇帝这是受不了汉室屡出不鲜的强悍女人,存心要在后宫省些心呢。

这也正常,皇帝本就是个性格强硬的,对着老祖母不得不憋屈些、在朝上又有窦婴许昌之类各种不知道体贴他的,这后宫女人嘛,悦目则可,要那么聪明干什么?

要琴瑟和鸣知己相待者,有韩嫣一个足矣。

还能陪他骑射弓马纵横猎场呢!

当然有些话,田蚡对着姐姐外甥女这两位都野心勃勃想着当汉室女强人的,不好说得太明白,可他纯粹从男人的劣根性出发——

他那嫡妻也是个精明能干的,他也敬重她,也与她生了嫡子,可平日里休闲,谁耐烦和那么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多话?

不过有事说事,没事走人,反正嫡子也有了,他这武安侯国也是有后了,还有甚不足?

如此这般,王氏一脉越分析越觉得田蚡之女合适,那女孩儿模样不差——随了她曾经是田蚡宠妾的生母嘛,自然差不多哪儿去。

又是嫡母教养的,宠是宠得娇憨了,却没教她多少手段,例如下棋对弈那么需要脑子的,她是玩不转的,反是舞蹈之类的,依然继承了生母的天赋;且那姑娘显然很知道自己是庶女,再怎么被宠得言行娇纵没脑子,在嫡母面前都还留有几分眼色,偶尔娇嗔,却几乎从未踩过嫡母的底线。

总之各种好。

可王氏众人却忘了盘算,这娇憨傻女不怕她日后得宠不好掌控,可也要她能先得宠啊。

因被众人画出来的大饼哄过头,真以为她是进宫生太子,只等着日后皇后年长无子、皇帝将她当先帝薄皇后处置了,自个儿就是下一任王太后什么的,还提前进入王太后角色,真当长秋殿是自家地盘了什么的……

呵呵!

一开始其实很顺利,王太后派人来请毕夏震,还说是她带着平阳、隆虑几个姐妹们亲自下厨整治出来的,还特特说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担忧皇帝近日连着又是国事、又是忧心太皇太后的——

毕夏震虽然折腾出豆浆之类东西,又和阿娇缓和了关系,似乎在某种意义上小蝴蝶了一把,让太皇太后多活了些时候,却没圣父到将强身丹也送这老太太一个的地步,所以这两日苦夏,眼看着又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