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红楼+综]敬水流深(105)+番外

因此皇帝这回决定在宗室爵位传承上头,对庶子严苛些,可绝对不只因为他心中始终对甄宫人膈应得很,确确实实是为了大青基业计。

不过考虑到自家情况,皇帝也没将庶子都一棍子打落尘埃里头去,只不过婢生子肯定与爵位无缘了,哪怕记了嫡也不行。其他庶子,就算是正经的侧妃二房,也只能比照嫡次子再降二级授爵;其中记了嫡的,除非嫡妻无子,否则没有资格继承其父的爵位,就算真的嫡妻无子,也只能按原来嫡次子的待遇,即在原应降下的那一二级后,再降二级袭爵。

如此,就算宗室人家有贪鲜好色的,真为了后世爵位传承,也更愿意多多和嫡妻努力努力。

当然,如此还不够,皇帝还加了一条,水家虽是南边人出身,但大青却是以武立国,尤其至今仍有瓦剌虎视眈眈,因此,此后袭爵者,骑射武功必须得过关;而其他宗室子,除了绝对不与授爵的那些个情况之外,也必须骑射武功考过了方可,若骑射武功不过关想得到皇家授爵,那就只有中举一途了。

至于女儿,比男儿还不如,庶女的封号空间被更大的压缩了。因为女儿不好考骑射考科举,因此除非愿意让皇帝帮忙挑选亲家的,不然就算是良家妾室所出,除了在宗令那儿正经备过案的侧室所出的,封号都是想都别想,嫁妆几何更是全看她家中父母的意思了。

当然,真个简在帝心,或者有了其他出色功勋的,自然不必写进新的宗法族令里。

这个修改一出来,果然在京城引发轩然大波,不过清流一派只纷纷叫好,宗室人家嘛,虽说不少偏爱次子庶子的男人和喝了黄连似的,可是那些个嫡妻们,哪怕是最宠溺孩子的老祖母,也咬牙硬是对孩子的骑射功课等严格要求了起来——到底比起将侧室庶子庶女们打落尘埃,这么点苦算什么?

因此,这道抑制宗室权益的圣旨,实施起来竟意外的容易。男人再嘀咕也没好意思说自己真有宠妾灭妻的心思,女人再有心贤惠,也只理内宅,哪有跑来对着圣旨指手画脚的?

顺带的,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也挺好玩的。

宗室男儿忍痛接受了这个事实,可连宗室权贵都如此,哪里看得其他勋贵人家或者连勋贵都不算的人家,稍微有点能耐就三妻四妾不说,还能肆意宠溺得宠女人生下的儿女的?

因此,在皇帝将为了让宗室子弟能够有更好的环境去学习文武知识、以便将来更顺利得爵位的皇家家学办好之前,朝中已经接二连三地有人进言,例如:皇家都率先为礼法先锋了,那么其他勋贵世家,在袭爵上头是不是也应该严厉些?到底近来几朝虽庶子记嫡袭爵也不算违法,但那本来是为了那些实在没有嫡子的人家不至于就彻底无法享受到先辈拼命挣下的福泽,可却不是让他们嫡庶不分、礼乐崩坏的!

这一切也在皇帝意料之中,虽然宗室们的行动力比他预料的还快些儿,清流的打击面也大了点——

清流人家,例如陈老太傅那一家子,从来是严守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规矩,违了这一条,无论才华多么出众,本也没资格自称清贵。偏偏近年大环境的影响,竟有好些个不孝子弟虽没弄出庶子,却也在祖母母亲的过分溺爱下,很有些个正经妾室的。

因此以陈老太傅为首,特特除了勋贵之外还加了一条:但防在四十无子之前,就弄出正经妾室的,不管生没生下庶子,一律没资格升任五品以上官职;而若生下庶子,那庶子并其子孙三代,更是连正经科考的资格都没有,顶多捐官去,所捐者也不得超过五品职位,除非真个功在社稷、简在帝心!

很好,皇帝早有这个打算了,只没想到清流也这么配合,还以为要再暗中挑拨宗室一次呢!如此正好,虽皇帝最终还是笔下超生,没彻底绝了庶子科考的希望,但却也将其本人并其子孙三代都参照其父算,皆没有升任五品以上的资格!

如此,当权贵官家都严苛分开嫡庶,民间不必特意下令,想来有心上进的都不会愿意纳妾生庶子的。

虽然就算这样也无法保证大青所有男子都娶得上妻子,毕竟人口比例摆在那儿,就是皇帝也不好硬是下旨让人多多生女儿的,但如此用不了十年,想来民间的旷男怨女也会少很多。再其他的……哪怕真的每一百个总有两个娶不上妻子的,也正好可以更加激励男儿上进,皇帝再不准备干涉的。

现在,不过花了区区小一月就将宗室人口繁衍过多导致的皇家私库压力,以及户部上报的大青全境登记在册的男女人口不平衡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了,心情大好的皇帝批好最后一份奏折,看看天色,不过申末,倒是恰好和太子一道儿用晚膳了。

因皇三子皇四子现在都住在东宫,又是时候和太子一起下了学的,皇帝再偏心也不好那么偏法,再加上今儿恰好是水清进宫练娃娃兵的日子,虽看这时辰他应该早回去了,皇帝也不免随口带了一句,命在端本殿摆了家宴,传皇三子皇四子一道儿来,如是皇长子尚未出宫,也令他一并过来……而自己,则径自往太子寝殿后头的小园子里去了。

果然!

虽早有准备,皇帝见着那个一手揽着太子肩膀、另一只手还覆着太子的手,一块儿摩挲着地上一棵小嫩苗的臭小子,还是反射性地觉得牙根儿痒。

只是皇帝到底是皇帝,连自己育种出来的种子种出来的娃娃,却也只能算是那臭小子家的儿子、自己反倒又隔了一辈去这样的事实都认了,自然也不会再去和贾敬明着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自找没趣。

皇帝脸上甚至依然带着每见太子必有的温和慈爱笑!

慢慢儿走到太子身边,还没有完全无视贾敬、竟对着他略点了点头,只不过手上可丝毫不带犹豫的,什么揽着肩膀啦、什么手拉着手和小嫩苗交流啦,皇帝既来了,可就没贾敬什么事儿了。

偏太子丝毫不觉得不好,被他皇父揽着竟比在贾敬怀里还笑得欢,看得贾敬面瘫脸下牙根儿也痒了起来:人都认了是我“母亲”了,竟还不叼回窝里啃吧啃吧吃干抹尽,尽让他出来和我捣乱,真是……

鄙视老父亲的行动力一百遍不解释!

第72章

虽贾敬在东宫出没也不是真的没人知道,例如顾文航、例如皇帝和太子身边儿的暗卫们,可有人知道归有人知道,皇帝带着四个儿子一道儿家宴什么的,就算他是皇帝嫡长孙的另一个爹,也没有资格现身。

隐身去也不是不行,但贾敬也好些天没回贾府里头看看了,又刚刚惦记起他家老父,少不得和太子打声儿招呼,隐身出宫去了。

因尚不到申正,贾代化果然还带着小贾璋在练习骑射。

还别说,贾璋小小人儿,骑在小马上还挺很似模似样的,正扬着小脑袋和骑在大马上的贾代化说了些什么,然后忽然策马弯弓,一溜烟儿跑过,前头十个靶子上竟就颤颤插着十只小箭,虽只得两个正中靶心,但对于贾璋这样的小儿来说,五十步半石弓,能有如此成绩已是极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