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89)

“我也不知道,等会儿谁要是还拿着你说这样的话,你就直接过来找我,还有,别和我离得太远了,今天人多,等会儿开始了,你就在我身后,站不了多久。”

原来等教谕他们出题了,这些学子们要在案几上用一炷香的功夫写出诗句来,这时候,书童会负责给他们磨墨,磨完后就站在背后当背景,剩下的都是这些学子们表现的时间了,书童,背景板的背景板,谁也不会多瞧的。

不过这样也好,当背景板呢,可以多看看别的人,欣赏欣赏别人认真写诗的风采,只要不是歪头斜脑的,被人发现你明显的偷看了,那就不美观了。

这次教谕出的题,不再是枫叶和菊花了,而是要求大家写秋,甭管是秋色还是秋景,或者秋物,只要能表达秋就成。

这个题目可就太笼统了,有时候太笼统的题目反而不好做出来呢。

杜榆可不想剽窃啥的,反正,自家大表哥有能力写出来,她是左眼珠看看,又眼睛瞧一瞧,发现大家都在沉思,学子们的模样都长得挺端正的,也有几个小帅哥,不过呢,杜榆纯粹就是欣赏,绝对不是什么猥琐的心思,青葱的少年们那,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

再看自家大表哥,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嘛,长得也是那么端正,清秀文雅的,难怪刚才那个‘书童’还脸红了,还有康菊的表姐,这样一想起来,自家大表哥还挺招惹桃花的。

“一炷香时间到!”正在杜榆想东想西的时候,这时间就到了,大家都停了笔,有专门的人下来收了纸,送到了上面的地方,杜榆的任务就完成了。

接下来是比画画的比赛了,杜榆和胡鑫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好在这边没有那么变态,不然自己作为书童还得站着呢,这边好歹给了自己一个小木凳子,就在胡鑫旁边坐着。

底下的人也不是都静默的,很多人都在交头接耳,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谁能得奖。

“大表哥,你能得奖吗?”杜榆问道。

“我只能说是凑合,估计得不了奖。”

“我还以为大表哥肯定会说,我绝对会得奖呢,原来大表哥也挺谦虚的嘛。”杜榆笑嘻嘻的说道。

“惭愧惭愧,你大表哥也就这个本事了,诗画确实不是我的强项,我来了只是凑个数。”

杜榆笑呵呵的,可是却乐极生悲,因为她嘴里突然一咸,竟然流血了,最后一吐,上面的门牙掉了,这下子成了一个豁牙,杜榆不敢开口了,不然就是个漏风嘴。

大表哥也不妨有这个事儿,悄声对杜榆说道:“上面的牙要扔到床底下去,下面的牙应该扔到屋顶上,这样牙齿才长得整齐。”

真的假的?杜榆不想说话,但是表情却完全不相信,“再告诉你,想要不让人知道你缺牙了,说话的时候,只说平声,嘴巴就张不开,很少有人发现你掉牙了。”

平声?也就是说。平时说‘好’,这个时候说‘不错’嘴巴张开的幅度就小一些,大表哥从哪里知道这些的?简直是神奇啊。

杜榆悲催的换牙生涯就这么开始了,而这次的文学盛会,得到头名的都是杜榆不认识的,据说在书院里的名气也挺大,都有可能明年的时候中秀才,连教谕都代替县太爷表扬了他们,而且这些中了头名的人,能够去县衙里赴宴,到时候县太爷能亲自招呼他们。

怪道这次的事儿大家都很重视,很多人卯足了劲儿的要得到奖,见到了县太爷,得到了县太爷的褒奖,以后那就是个名人了。

“大表哥,你羡慕不羡慕?”杜榆问胡鑫。

胡鑫牵着杜榆回去,“羡慕是有一点的,不过,最要紧的是,自己努力了,就没有啥遗憾了。”

☆、77 金山

大表哥的性子真是不错,有前途啊,难怪桃花还挺旺的。

杨柳村,齐氏正在给老五杜有全挑选媳妇,上门的媒婆是很多,一个个的都是口吐莲花,把人说的是跟朵花一样。

这家里过的好了,也有家里过的好了的烦恼,以前是勉勉强强的能给儿子们娶媳妇,挑选的范围也就那么多,现在日子好过了,又怕别人是为了自家的好日子,所以才要来的。

觉得目的不单纯,齐氏很是烦恼,不知道选哪一个。

连张氏都厚着脸皮上门,要把自己的一个拐着弯的侄女儿说给老五,齐氏心里不知道呸了多少声,就是你那侄女儿是个天仙,她也瞧不上,但凡和你张氏有关系的,那是门儿都没有!

“给老大写封信吧,看看他有啥打算。”齐氏对杜老爷子说道。

杜老爷子奇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是说儿媳妇的事儿你自己自己一手操办吗?问老大有个啥意思?他难道还能给老五找个媳妇?”

“你也莫笑话我,老大好歹是秀才了,我问一问不是应该的?这真是老鼠子都盯着粮仓,个个眼睛都瞪得那么大,还不如在老大没有中秀才之前给老五说门亲事呢。”那时候,那些人也不是看着自家的门槛了。

“我说,你想偏了吧,咱家这个条件,别人看上了,这不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能到条件好的人家里来?只要品行好就成了,难道别的条件好的人家,就不娶媳妇了?”

杜老爷子说的也是实在话,齐氏只是不知道到底选哪一个,有些挑花眼了。

“算了,不给老大写信,就不给老大写信吧,他在外面也不容易,不用这些事儿再去烦他了。”齐氏最后下了决心,不过还是很快给杜有全选了一个媳妇,是陈家村陈木匠的女儿陈氏,陈木匠做木工手艺很不错,家里的条件也挺好,齐氏的想法是,至少不能给婆家拖后腿的。

杜榆他们这边也知道五叔已经定了人家,乡下人家,定亲了,然后很快就会迎亲的,不像大户人家,还隔个几年才开始成亲。

“那咱们要回去看五叔成亲了!”这是个大事儿,哪怕杜有忠,也是要赶回去的,这就要请假了。

锦溪书院这方面挺有人情味的,是可以允许回家去的。

不过据说官府衙门也一样,碰上这种亲人成亲或者别的大事儿,是可以有事假的。

杜有忠做了大半年的先生,他的学生们都挺喜欢他,因为他教书不那么死板,加上在外面当帐房,遇到的人和事儿也多,说起事情来,是手到擒来,而且还能通过这些事儿讲道理和知识,所以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知道他要回家去,就有好几个学生要把自己家里的马车弄来,让先生一家子坐回去。

其中一个是县城恒生首饰行的小公子,名字叫做金山的,就非要让先生做他家的马车,这个金山年纪不大,也就是十来岁的样子,名字叫金山,家里也很有钱,他爹在他小时候,就立志要培养他成为一个大才子,所以等到了年纪,就送到了锦溪书院,这几年也学了不少东西,可是为人就是调皮,先生们提起金山,都有些头疼。

最开始杜有忠才来当他先生的时候,也想过好几个点子作弄过杜有忠,不过后来,也渐渐的喜欢听杜有忠教他们了,觉得杜有忠教书比别人有意思多了,还来过这边蹭过几次饭。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