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67)

可是大姐和杜家那边早早的都分出去了,大家也不是傻子,都知道大姐和她婆婆关系不好,而且这分出去的几年里,大姐和姐夫一点儿也没有照顾杜家老院,这之间的矛盾就更深了,弄得她现在都不好意思说是和杜家那边有亲戚关系了。

不过自家的男人却让自己过来劝一劝大姐,和那边改善改善关系,所以小刘氏才苦口婆心的。

刘氏听没有听,这暂别不说,反正到了杜家这边举行酒宴的时候,连镇上都来了好多人,许多都是杜家不认识的。

杜榆也被叫过去见人,这家那家,的,她也没有完全记清。不过帮着整理礼单的时候倒是看到了真的有很多人过来。

士绅一家,这话还真是不假,如今自家爹当了秀才了,也是士的一种,地位上就比农要高多了。

可以被镇上的有钱人家瞧得起了。杜榆还发现这来送礼的都有送贺银,不是算在人情账上,难怪很多人只要有了功名,就不缺钱了呢,自然有人给你送钱过来。

那些人也不缺钱,但是一打听这杜家的事情,就知道杜家是个什么情况,为了有个交情,就可以找明目送点银子,这些银子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也不是指望能和杜家有什么多深的交情,按照杜榆的理解,就是这跟潜规则一样,表示咱们是自家人了,是一个阶级的。

所以把你的生活弄得好一些,这也是顺水人情。

难怪古人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你就是不朝那边去,别人也会推着你到属于你的那个阶层去。

按照齐氏的说法,这些人送银子,他们就是还人情,也不是全部一起还的,所以还是有富余的,其实也是间接的让自家有了多余的钱。

杜榆把这些送的东西,一个都没有落下,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她这是万事不用她操心那,自家爹就给了她一个大惊喜,她一下子从农民的女儿,变成了秀才家的闺女。身份提高了好大一个档次。

这什么想法子发财致富,完全用不着她啊,难怪每次爹都说她还小,万事不用她操心,一切都有他呢。

果然她还是不够成熟,自家爹更了解这时代的规则,能自己动手赚钱算不得什么,就是开了商铺,也也不是什么本事,毕竟商人有钱,但是地位低。

这一旦考上了秀才,钱真的不用说,就自己个来了。

她杜榆还操什么心那!简直是多此一举。

对杜榆来说,连玉芬也不敢给自己摆脸色了,估计是受到她爹娘的吩咐,因为她和玉芬的身份高地上完全掉了个个。

就是张氏,也不敢横眉冷对杜榆了,这几天见面了,恨不得把杜榆哄的跟她关系特别好一样。

人那人,杜榆觉得自己小小年纪,感慨就这么多,真是很不应该啊。

现在谁要是还说杜榆利用杜桃要杜有良家的东西,估计会被人耻笑。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啊。

难怪他爹要试一试,不然就一直心里有遗憾,这考中的效果真是明晃晃的。

杜榆发现还有人给他们送丫鬟,“娘,我不要丫鬟,我自己有手,能干得动活儿,我不需要。”杜榆拒绝了,人不能得意忘形,他们家也就是个秀才的人家,因为盘水镇秀才比较少,所以才比较吃香,可是人要懂得知足,啥都没个满足的,那只能是蹦达两下子就没有动静了。

送丫鬟?他们家这么多人,哪里养的起丫鬟,真是太看得起人了。

这人还是打着给齐氏和杜榆送人伺候的理由,齐氏听杜榆这么说,就对来人道:“多谢你们主人家,我们就住在乡下,平时都是自己动手的,你要是给我们丫鬟,我们都不知道该咋办,对不住,您给带回去吧,替我谢谢你们主人家。”

这两个丫鬟穿的比他们还要好,手上白嫩,哪里是干活儿的料?完全浪费粮食,她干啥要要?

榆儿这丫头也是知道她的心思,紧跟着就拒绝了,所以这丫鬟不能要。她一点儿也不需要人伺候。

杜有忠也笑着说道:“等我们搬到镇上再考虑丫鬟的事儿,如今我们在乡下,没有这个习惯。还请包涵!“

秀才老爷都发话了,那人也知道这丫鬟是送不出去了,只能把丫鬟给带走了。

“哟,累死个人了,和这些人说话真是累,话不明白着说,偏要拐好几道弯再说,我一个老婆子哪里清楚这弯弯拐拐的?啥丫鬟那,那是小姐的做派,不知道是谁伺候谁呢。”

感情奶奶是嫌弃人家丫鬟太娇气了!这要是粗壮的丫头,您老人家就要留着了?

也不可能,估计您老人家会觉得人家吃饭吃的太多了,要是您知道这丫鬟还要每个月发月钱,肯定是把人赶紧给赶跑了!

杜榆是觉得他们家真的没有要丫鬟的必要,这就跟突然发财了,然后你就要买些用不着,只能显示你身份比人高一等的东西,完全是瞎浪费!

这段时间,很多人来恭喜,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浮躁,好在杜家这些人都不是给点风就能飘起来的,在之后这心情就沉淀下来了。杜有忠说了,虽然他中了秀才了,但是和以前也没有什么不同,大家还是安安生生的种田去吧。

尤其是现在种田的出产都是自家的,大家的干劲儿十足呢。

☆、60 成个小地主

要春耕了,有些人就上门了,目的嘛,就是为了那能免税的田。

也就是说,很多人都想挂在杜有忠的名下,这样就能免税了。毕竟杜家如今没有五十亩地,剩下的名额不用就浪费了。

不过官方的做法是把田挂在杜有忠的名下,然后收成的时候,交一部分的粮食给杜有忠,当然,相比较起来比给官府的要少一些,这样也是赚了不是?

总不能人家就白白的无偿给你挂在名下,要是这样,还不如自己再花钱买地呢,那样便宜的也是自家人。

齐氏的想法就是拿到手里的钱去买地去,毕竟现在有那么多地不用交税,何必便宜了别人?

“说是挂在老大的名下,到时候乡里乡亲的,他们不给粮食,难道我们还要上门去催去?到时候还说我们仗势欺人,名声都不好听了,所以还是咱们自己买。到时候雇人种都成!”

杜老爷子也同意老妻的做法,家有田,才是耕读人家。

答应了这个,那个没有答应,那不是还是得罪人?

杜有忠说道:“就依爹娘的,老四和老五也常年种田,知道地的好坏,买地的时候,你们去看看。”

杜有德和杜有全都很激动,这么以来,家里不就是有五十亩地了?

五十亩地啊,这一年的收成,他们都快算不出来了!

这些全部都是自家的!买!为什么不买?

有了地,就每年都有出息,比那银子在手里是死的要划算的多了。

作为家里的大事儿,杜有忠也是要亲力亲为的,带着老四和老五,先是去镇上找了中人。

杜榆知道这次他爹中了秀才,很多人送了银子,账本她也整理了的,算起来起码都有二百两的银子了,更不用说这送来的衣服料子等等,都是可以折合成银钱。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