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295)

王大奶奶淡淡的说道:“胡大奶奶为人处世,我也喜欢,我婆婆喜欢并不为过。”

怎么感觉这位堂姑有些挑唆的意思呢?

“哦,胡大奶奶是挺讨人喜欢的。”只是怎么感觉她对自己很淡?难道真是自己的错觉?

“这位胡大奶奶的丈夫官职不高吧。”

既然是少年进士,那么肯定才做官没有多久,最开始她还以为这位胡大奶奶是给人当填房呢,不然这么年轻的,怎么就能当上孺人了?

没想到还真是丈夫那么年轻就成了进士了,也是有运气的很。

她这一辈子啊,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以前也喜欢过一个读书人,但是后来确实一场噩梦,最后嫁给了一个商人,好也罢,坏也罢,总算是在吃穿用度上不亏了自己了。

王大奶奶还是回答了,“是七品官。”

七品官,是够小的了,不过是个绿豆芝麻官,也不算什么了。

马太太突然就心里平衡了。

或许看着这位胡大奶奶,想着她过着自己以前梦想的生活,所以这心里就不舒坦吧。

只是她才和这胡大奶奶见第一次面,为什么会不舒服呢?

这个原因,马太太从来就没有想明白过。

王夫人把王大奶奶叫了过来,问了问马太太的情况,其实王夫人以前就只见过这位马太太一次面,那时候,应该是清明上坟的时候,所以真的只能算是亲戚。

关系并不亲近。过来京城,看望他们,也就尽一份亲戚的情分吧。

“怎么样,你堂姑和胡家大奶奶聊得怎么样?”王夫人问道。

王大奶奶说道:“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感觉他们两个有些无话可说的。”

“这就叫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些人那,就是说不到一块儿去,也不能强求,本身是咱们的客人,没的道理让别人陪着的道理。”王夫人忙说道。

王大奶奶笑道:“娘,我这才一句呢,您都急了,果然是胡大奶奶是入了你的眼缘呢,我可没有说她不对的话。”

王夫人也笑道:“怎么,还不许我说两句了?”

“您说,您说,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那位堂姑不过是借居在这边几个月,他们当成客人客客气气的就好了,其他的,也不用太过亲近。请胡大奶奶过来,是因为这位堂姑说她想念云阳县,刚好胡大奶奶是云阳县的人。

可是呢,两个人见面谈话,说到云阳县的事儿屈指可少。

就王大奶奶自己看,那位堂姑对云阳县并不怎么热情的说到啊,果然是叶公好龙吗?

早知道她就不请胡大奶奶过来了,还麻烦了人家一趟。

回到家的杜榆,也是松了一口气,这次见面了,以后一辈子就不见面了吧,大表哥呢,心里是不是也想着见一见自己的生母是什么样?但是,杜榆想着,还是不要见面了为好,那位根本就不值得。

☆、第236章 故人

“大表哥,我今天去王家了,见到了那位马太太。”杜榆决定实话实说,要是大表哥真的想见一见生母,她也不会阻拦的。

“嗯。”胡鑫表示没有意见,也不会意外。

杜榆看表哥这样,就不想说什么,表哥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那,反而是自己在纠结。没有出息。

“怎么不说话了?”胡鑫问道。

“没有什么可说的了,都是我自己想多了。”杜榆说道,本身也是她自己想多了。

“过来。”胡鑫让杜榆坐在自己旁边,然后说道:“以后别操心这样的事儿,管她是不是我那位生母,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我现在有你和元元,就觉得很知足,你们才是我的亲人。”

“大表哥,我知道了,我就是想,一般人不都是不管怎么恨自己的身生父母,都想着看一眼他们的模样吗?”

“所以你就想,要是我也想看自己生母长什么样,你就帮着我?”胡鑫好笑的问道。

“嗯,大表哥想看,我自然是帮着大表哥的。”反正就是看一眼,又不是相认,也不会伤害到舅舅和舅母的。再说,就是舅舅和舅母也很豁达,肯定也支持大表哥的做法。

要不然也不会早早的把大表哥的身世说出来了。大可以瞒着一辈子。

“我一点儿也不恨他们,既然不恨,也就无所谓见不见了。”连恨都没有了,可见是对那身生父母无感,所以这见面不见面的,根本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完全无视之。杜榆明白了,还是大表哥看得透彻,她不及大表哥想得开啊。

这里还在为大表哥愤愤不平,其实大表哥早就看开了。

至于想要元元见一见亲祖母的想法,那更是一点儿也没有,那马太太是个什么?哪里能和自己的舅母比?

所以,从上次见了马太太一面后,杜榆就再也没有见到马太太了。

大家就跟从来没有交集过一样,这样对双方都好。以后也继续这样吧。

杜榆看着送来的帖子,是齐家送来的。

齐大人家,原来,他们家也回京城了啊,齐大人现在也留在了京里,不过是去了户部。

“娘,你去不去?”杜榆把帖子拿来,找到了季氏。

季氏说道:“我就不去了,你自己带着丫鬟们去吧。”季氏也去过几次宴会,可是每次去呢,除了熬打扮半天,还让她特别不习惯的是,这边的夫人们,都是让儿媳妇站在一边伺候的,当婆婆的坐着,当儿媳妇的都站在后面。

季氏和杜榆出去,也不能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杜榆很是站着了好几次,季氏看这个心里就不爽快,他们从乡下来的,就是婆婆和儿媳妇关系再不好,也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让儿媳妇跟下人一样的伺候婆婆。

所以季氏出去了几次后,就不想出去了,她这个年纪,出来玩得也少了,为了让杜榆少受些罪,她就不决定去了。

反正又不是她丈夫当官,是榆儿的丈夫当官,该交际的也是榆儿,人家都是跟官太太在说话,她不过是仗着长辈的身份,还让榆儿那样,所以,这就让榆儿单独去吧。

“在家里和我们元元玩,也比出去有趣一些。”季氏这样说道。

胡姥娘也深以为然,她也不是没有出去过,只是,和外面的人说话,怎么就那么费劲儿呢?

说话一点儿也不爽快,都拐弯抹角的,有时候还阴阳怪气的。

“还是榆儿出去吧,我和你娘是不习惯的很,去上个茅房都要走好远,说什么更衣,我差点闹了笑话了。还有这吃东西,也吃不饱,他们一个二个就吃一小口,就说饱了,桌子上那么多的东西,都给浪费了。我看着就心疼。”胡姥娘是看不惯这浪费的行为的,可是也不能当面说人家,就来个眼不见为净。

反正,这出去赴宴,还不如在家里呆着呢。

“那齐家我就自己去了。”杜榆想着,奶奶和娘去了真是不习惯,年纪也大了,还是在家里吧,这也是他们的意愿,杜榆作为小辈,就该满足他们。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