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266)

胡大舅解释道:“妹夫那边,一个是他自己都当祖父了,这父母跟着不跟着,都没有什么了,毕竟,他这把年纪了,也没有人拿这孝顺不孝顺的说他了。再说,妹夫的爹娘还有另外好几个儿子呢,咱们这边,惢儿才那么小,别人总不能说,让惢儿尽孝吧,这也不像话。鑫儿是长子,又是读书读出来的,你们想一想,要是我们长期的不跟着,那被人说三道四,以后肯定也当不得好的官了。”

胡大舅也是在外面,听别人说多了,所以才有这个打算的,本来是不想跟过去,给儿子和儿媳添麻烦的,但是这还不仅仅是添不添麻烦的事儿了。

“那这么说,我也能进京了?老太婆我还真是从来没有去过京城呢,这下我要好好看看了。”胡姥娘是反应的快,既然这样了,那就去京城呗。

一切都是为了子孙后代。而且,他们这家里人口也单薄,过去了,人也多一些,以后遇到个什么事儿,也能帮衬着一些。

老人家毕竟经历丰富,很多事儿都看得明白一些。

尤其是现在榆儿怀孕了,她也想看到重孙子出生呢。

以前不去,除了怕他们添麻烦,也是因为怕别人说自己是乡下出来的,然后连累的孩子们被人瞧不起。

季氏道:“既然这样,先给鑫儿他们打声招呼,然后再说吧。”

这边也要安排好了,不然丢下这一堆可怎么办呢,都是家里的产业,总不能随随便便的就不要了吧。

对这边的产业,胡大舅也有打算,让王总管找几个人给管起来,每年按时间给京里送东西和出息。记得好多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在老家有田有房的,找个人总管着就成,反正都是自己手里的人,地里出产是多少,也清楚,大概齐就成。

这样商量着,还要跟杨柳村那边打声招呼,这毕竟是要离开了。是个大事儿。

☆、第213章 幸福感

杨柳村这边,齐氏也得了消息。她赶紧去上了香,保佑自己孙女,第一胎就平平安安,一举得男,这年头,不管是谁,都希望多生男丁。

齐氏自然是希望杜榆能够第一胎就生男孩的,这样以后再生什么,都没有负担了。

当然,前提是平安,别的再说。

等知道胡家那边是要举家去京城的时候,也点头,说道:“他们人口少,老是分开也不好,他们去了,也能帮衬着榆儿他们,不然两个小的,在京城也是无依无靠的。”

只是那胡家亲家这么大把年纪了,折腾过去,还真是让人担心那。

但是不去,留着她一个人在家里,也太不像话了,只能是在路上慢慢的走,宁可多走一段时间,也不要出什么事儿。

像他们家,因为儿子不是在京城定居,还是在偏僻的地儿当官,她和老头子不去才是孝顺呢。

因为杜榆怀孕了,大家都很高兴,也都准备到时候一起把东西送过去,无非都是些小衣服小袜子,鞋子等等。

送的是一片心意,尤其是陈氏,那更是要准备多做几身衣服,给杜榆的孩子穿。

她也希望能够接着这个好消息,自己也有好消息呢。

虽然吧,她现在生孩子,要比榆儿的孩子高一辈。但是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杜榆大嫂楚芳菲把两孩子的旧衣服都准备给杜榆带过去,小孩子穿旧衣服才舒服。

她和杜大郎还商量着,要不要找个机会,直接去京城看望杜榆他们去。

等杜榆生产的时候,也是差不多了吧。

这些都是琐碎的事儿,总之,大家知道杜榆怀孕了,心情是非常高兴的。

至于彭泽县的杜有忠他们,当天得到消息,杜有忠就喝起了酒来,想着自己就要当姥爷了,这个感觉啊,真是又高兴又心酸那。

没想到一转眼,女儿都要当母亲了。

胡氏倒是很想去京城照顾女儿,不过想着大嫂那边肯定也有打算,她就强忍着了。

算了算这时间,丈夫这边还有两年的任期呢,那么就是说,女儿生产她都不能在跟前了。

这要是还在乡下,那不是做个车就到的事儿,可是因为当官了,一下子隔了几千里地,真是想看看都不容易了。

唉,真是儿大不由娘。他们这个家,分成了好几份,多亏有二郎两口子陪着呢,现在儿媳妇也生了孙子了,她才不那么寂寞。

“要是你到时候能留在京里就好了。”胡氏跟杜有忠说道。

杜有忠道:“我尽力吧。”他在外面是任了两任,政绩还不错,只不过一个七品官,留在京城,也是很小的官了。

但是如果能一家子团聚,也是不错的。

当初,他只是想着能考个秀才,能给家里免了田税后就可以了,谁知道是现在这个情况。

或许人都是往高处走,所以才停不住脚步的。

在年前的时候,杜榆和胡鑫收不到家里或者爹娘的来信,因为这个时候,送信的都不方便了。

所以他们不知道家里的打算,但是能想像得到,大家知道这个消息,都是很开心的。

杜榆从进入冬月的时候,就开始觉得胃口不舒服,特别是早上的时候,尤其是想吐也吐不出来,但是还是很恶心。

胡鑫这个时候,天天都是按时回家了,每天都要到街上给杜榆买好吃的。

见杜榆什么都吃不下去,还跟旁人请教。

把翰林院的人都给惊呆了,因为他们都是当爹的,但是这妻子怀孕的时候,他们哪里有这样关心过的?不是有下人吗?男子汉大丈夫,关心这些干什么?

都说胡鑫是第一次当爹,当的有些傻了。以后慢慢就习惯了。

不过王翰林倒是挺欣赏胡鑫的,觉得他跟自己当年很像。

遥想当年,他妻子怀孕的时候,可不也是那样,吃什么都吃不下去,让他着急了好长一段时间。

等王翰林回去问王夫人,当时她怀老大的时候,吃什么都吃不进去,最后是怎么弄得,王夫人是吃惊了,这都多少年过去了,怎么老头子竟然问这个?

王翰林说道:“胡鑫这小子,不是见他妻子吃什么都吃不下去,就到处在打听。”

“哈哈,”王夫人笑道:“果然,我就说这小子是个好的,跟我们当年一个样,想当年,我怀了老大的时候,是啥也吃不进去,你可是到处找吃的,唉,岁月不饶人,一转眼,我这祖母都当上了。”

王翰林说道:“是啊,岁月不饶人,我们还有多少年活头呢,所以要好好的过。”

“这个,我让老大媳妇去看看胡大奶奶吧,这事儿你就不要操心了,我倒是觉得,胡鑫这个孩子,不错,一个疼老婆的男人,总比那些无情无义的人要强的多。”

那什么,生孩子是女人的事儿的想法,真是混蛋透顶,女人从怀孕到生产,得经受多少的困难,这中间各种难受,像他们还好,家里单纯干净一些,像那些世家名门里,大老婆小老婆一大堆的,谁怀孕了,那就是在拿命博。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