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249)

陈氏和杜有全都不相信,这京城里不是连青菜都贵的很吗?怎么还有比云阳县便宜的东西?

“怎么没有?五叔五婶,京城是个大地方,卖什么的都有,而且进货渠道也比别处容易的多,像一些首饰之类的,肯定比云阳县便宜,还有那皮货和干货,人家进的多,卖的时候单价就便宜一些。不过是因为卖的数量多,赚的也就多了。京城里吃的东西也多,到时候咱们都去尝一尝。”

陈氏忙摆手,说道:“就在家里吃一吃就成了,出去酒楼吃,多贵啊,榆儿,你就不要破费了,咱们自己有厨子,自己坐着吃。”

杜榆不跟五叔和五婶争辩,反正好多酒楼里的东西都能打包直接买回来,今天大表哥就会提前回来,然后会带一些酒楼里的好酒好菜回来。

“五叔五婶,我先带你们去你们住的地方,你们洗一洗,先歇一歇,等饭好了,我叫你们咋样?”

杜有全两口子确实是有些累了,能眯一会儿也成,所以就点头了。

只是到了东厢房,等杜榆带着人走了,陈氏和杜有全看着这房子,都特别激动,陈氏说道:“这京城里的房子就是不一样,虽然咱们在村子里的房子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和京城里就没法比啊,这个是炕吧,听说一烧柴就冬天暖和的不行,咱们家里要是有一个,冬天就不用天天烧火盆了。”

杜有全说道:“尽想美事儿呢,这玩意儿,我们那里没有人会,我只是觉得,榆儿和胡鑫这两个孩子在京城过日子也不容易啊,咱们这来一趟,肯定是麻烦他们了,虽然他们不在意但是咱们可不要给人添太多的麻烦,不然咱们就成了啥人了?到时候看大夫需要多少钱,咱们自己出,不要让榆儿帮我们出了。”

陈氏点头,说道:“和还用你说?我早就这样打算了!咱们自己的事儿,本来榆儿他们找大夫就搭上了人情了,要是还让他们出钱,我们都成了什么人了?一定得我们自己出钱。”也是为了诚心,不然这孩子怎么能来呢?

而到了中午的时候,胡鑫果然回来了,还从外面酒楼里带来了好酒好菜,让厨房去热一热。

杜有全和陈氏也已经睡醒了,胡鑫就去拜见长辈。

杜有全看到胡鑫就欣慰,这小子真的很不错,年纪轻轻的,都是当官的了。

陈氏不知道和胡鑫说啥,因为她打心里怵当官的,虽然这个是自己的侄女婿。

“五叔,五婶,这次到了京里,要多住一段时间才是,榆儿自己在家里,也没有人陪,你们就多陪陪她吧。”

人家胡鑫说话漂亮,是求着他们陪自己妻子的。

杜有全听了这话,更是欣慰的不行,看看,就是胡鑫当了官了,对自己的侄女儿还是那么好。

杜有全和陈氏都笑了,杜有全说道:“你这是请假回来的?不会耽误你事儿吧。”可别因为他们的事儿,胡鑫这被人骂了就不好了。

胡鑫笑着说道:“没事儿,我前一段时间还多干了一点儿活儿,这是有事儿请假,算不得是无故早退的。”

“那就好,那就好。”

说这话,就到了客厅,杜榆已经指挥人把饭菜都放好了,陈氏见着侄女儿这指挥若定的样子,心里也感慨,榆儿这丫头果然是不一样了,和她们太不一样了。

不再是乡下的那个小丫头了,就是杜有全也是这个想法,他们以前还担心,现在看榆儿这丫头这个样子,根本就不用担心嘛,比他们一个二个的都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中午的一顿饭,四个人吃的都很舒坦,杜有全和他们说了些杨柳村的趣事,然后说到他管的那个庄子上的事儿,胡鑫还跟五叔说了这边京城冬天能种暖棚蔬菜的事儿。

杜有全听了很是动心,这冬天的蔬菜能卖那么贵?

他要是在自家的庄子上也弄出来,那得多赚钱那。

陈氏也听了心动,不由得就问道:“侄女婿,这暖棚好弄不?弄一个暖棚需要多少钱?”

胡鑫说道:“京城里有懂这个技术的师傅,不过要的工钱很贵,一个冬季下来,他看地的大小,一亩地的暖棚,需要工钱一百两。”

“一百两!他怎么不去抢钱那!”陈氏听得直咂舌,他们庄子上,一年忙活下来,也才四五百两的收成,这一个冬季一亩地就要一百两的工钱,这不是抢钱是干啥?

杜有全虽然也觉得贵了些,不过一算这一亩地能出多少青菜,也就不觉得贵的离谱了。

冬天的青菜啊,至少五百文钱一斤,这一亩地能出千把来斤的青菜,那就是五百两,人家要一百两,这主人家还能毛赚四百两呢,果然这个是赚钱的好东西。

要是有机会能学会暖棚种菜就好了,那样不就是大赚钱了?

不过这次过来主要是来治病的,其他的慢慢说吧,现在也不是冬天了,就是要学,也没有地方学啊。

杜有全很快就看开了。

倒是陈氏还是觉得放不下,晚上的时候,就跟杜有全说这个事儿。

觉得要是弄成了,那得多赚钱那。

杜有全说道:“行了,咱们主要是来看大夫的,这别的事儿,就放一边去吧,总不能再麻烦榆儿他们。”

“我知道是这么个理儿,不过你想一想,要是我们自己会种那暖棚了,榆儿他们在京里不是也有庄子吗,到时候也能种上,那一个冬天能赚多少钱?这样在京城里也不缺钱了。”

陈氏还真是为杜榆他们着想的,毕竟,京城生活不容易。

杜有全说道:“等着我回去试试看吧,在这边打听打听,要是真成了,再跟榆儿他们说。”杜有全觉得自己先回去试试,在家里,那些地弄个一块儿给自己试试,也不太心疼,弄好了,大家都能种起来了,到时候肥水不流外人田,让榆儿他们的庄子上也能种上,想好了这个,杜有全就不去再想了,等几天后,就带着老婆去看大夫。

☆、200 大成寺

过了两天,杜宇带着五婶陈氏去见了王大奶奶,然后一起去王大奶奶三叔的医馆看病去了

王大奶奶的三叔给陈氏一诊脉,然后就开了个方子,陈氏急的不行,就怕自己没有希望了。

不过王大奶奶的三叔却说,原来陈氏吃的药也管一些用,只是药效太小,他这边开了这个方子,

吃上半年,然后过来复诊,若是好,那就是好,若是不好,那希望就不大了。

陈氏听了这个话,很是担心,如果半年后,真的不起效,那就是真的没有指望了?

王大奶奶听了,就笑道:“五婶,您别担心,既然我三叔这样说了,那就是能治好的,不然他连方子也不会给你开的,我三叔说话就是含蓄,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杜榆也说道:“五婶,大嫂子说的对,京城里多少人家都来找神医看病,您就在京城吃个半年的药,到时候咱们再过来看看。”

陈氏点头,说道:“我真是不知道说啥了,要是我真的能生了孩子,我给神医做牛做马都成。”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