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231)

胡鑫没有要去试一把的心思,倒是有很多来京城赶考的举子想要趁着这个机会一鸣惊人,让大家也知道他的名字。

说不定以后还能被主考官看中呢。

只是杜榆心道,到时候考试是要糊上名字的,谁知道你的考卷是哪一份?难道还能做记号?

有些人确实是因为名气大,但是名气大的并不代表就是可以中了进士,做官做宰的。

听说皇上还会在端阳门那边出现,与民同乐,不少人都去端阳门下面的地方占地儿去了,就为了看一看真龙天子的样子。

只不过哪里看得清楚,因为皇上都是被很多人围着的,那时候还穿的是正式的礼服,头上还有冠冕,都遮住了,基本上是认不出来的。

杜榆他们也没有逛多久,主要是听说别的地方出了点乱子,虽然小,但是要和让人心里不安,于是他们就回去了。

第二天才听说,有几个地方起了点火,不过被那火龙队都给浇灭了,没有惹出大乱子来。

按照楚二嫂子的说法,京城每年都有这样的事儿发生,只不过都是有人解决的,人口一多,事儿就多,难免就会出事儿。

好在京城各个部门的人都配备完整,所以倒是不怕。

杜榆对大表哥说道:“看来这京城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尤其是京城里的官,在天子脚下,一点儿小事儿都能放大,做京官得胆子大。”

像京兆尹什么的,完全就是个处理麻烦事儿的官,还各种不能得罪,除了是平头百姓,这谁家没有个什么亲戚在京城?哪怕拐弯抹角的也能牵扯上。

所以京兆尹这个官,完全是累心那。

京城的官虽然比外地的官同一个级别的高上一品,但是这也是胆量锻炼出来的。

胡鑫听了笑道:“你这说的有些意思。所以除了进六部,在京城衙门里当差,没有几个人乐意的,除非他自己本人的靠山大,也不怕得罪人,不过呢,京兆尹也管着京城的安危,一般人也当不上,所以根本不用替他们担心。皇上不会随随便便的就派个人去当的,除非是他信任的心腹。靠山都是皇上了,还怕别人干什么?”

这倒也是个理儿,杜榆发觉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尤其是在这方面,和表哥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过完了正月,二月份的时候,皇上亲自去春耕,代表国家对耕田的重视,其实就是皇上用牛犁了那么一块儿地,然后各地进京赶考的学子都陆陆续续来了,京城里各个客栈都快满员了,难怪在京城开客栈,一点儿也不会担心会亏本,尤其是这三年一度的春闱,那价格是噌噌噌的上来了,绝对是大赚。

幸亏他们这边有地方住,不然真的跟人挤客栈,那是遭罪啊。

楚院长也写了几封信过来,胡鑫带着这些新就开始去拜访去了。

这就是开始走关系和人脉了。

杜榆自己也没有什么事儿,就尽量的不给大表哥添麻烦,而他爹娘那边也来了新,直接送到京城别院这边的。

告诉杜榆和胡鑫,她大哥把她娘送到彭泽后,就赶紧回去了,杜榆的二哥和二嫂留在了这里,她爹直接接到了继续当彭泽县令哦公文,也不用来京城述职了。

所以还要在彭泽呆三年,她二哥和二嫂就在县衙住下来。

他们一切都好,杜二郎还在县学里帮着教书,直接是个先生,县学现在越办越好,连省城的官员都下来看了。

至于开书院的事儿,海家和朱家倒是挺乐意的,现在正在商量,杜有忠不过是提提意见,别的事儿他就不参与了。

毕竟出钱的人不是他,他也只是想把彭泽县的教育提上去。

又这次还给杜榆他们带了一些海鲜干活儿,就是送信,也是海家的人送过来的,他们海家在京城也有个海鲜干货儿店,送信也方便。

让杜榆别担心他们,他们都过的很好,和胡鑫好好过日子,把胡鑫照顾好,尤其是这又开始春闱了。

至于他们今后的打算,杜有忠也提议了,如果考得不错,那就现在京城呆着,毕竟胡鑫的年纪算是小的,极有可能留在京城里,如果要去六部,估计是从最小的官职做起,能进翰林院是最好的,毕竟翰林院出来的人和别人不一样。

但是这至少得是进入二甲,三甲基本上是进不了翰林院的,因为那地方清贵,同进士就没有人进去过。

如果是一甲,不用再考,就能直接进翰林院了,但是二甲还需要考庶吉士才能进翰林院。

另外一个地方就是国子监,这个比翰林院松范一些,杜有忠倒是觉得胡鑫能够进入国子监教书倒是不错,因为他在彭泽也是教过县学的学子的,应该有一定的教书经验。

在国子监呆个几年,这能进国子监的,要么是有功名的,要么就是后台硬的,这样,他作为国子监的先生,也能积攒一定的人脉。

杜榆把自家爹的信给大表哥看,大表哥也很赞同这个事情,呆在京城对他现在的年纪来说,是最合适的。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胡鑫能够中了进士。那样才好说别的。

日子过的飞快,二月一过,杜榆就要送大表哥去贡院考试去了。

看大表哥还很轻松,杜榆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到了这贡院外面,看到很多人都是有家人送着进去了考场,胡鑫也带着考篮,拿着自己的考试户籍,去了该去的考场,在门口被兵丁们检查了一番,就进去了,杜榆知道大表哥进去看不见了,才领着下人们离开。

这次一考就要考九天,而且这九天都不让出来的,吃喝拉撒都在考场里面,很是考验人的意志。

尤其是这才三月初,天气还不是那么暖和,到了晚上,更是有些冷,也不知道大表哥在里面过的怎么样了。

☆、186 会试不容易啊

接下来就是等待,杜榆发觉自己真是吃不饱了,这就是她自己去考试,也不会这么紧张吧。

果然是考生家长的心,那些有学生参加高考的家长,心情是否和自己一样呢?估计都差不多了。

不过在外面,杜榆还是跟平常一样,黄大奶奶还专门过来陪了杜榆一天,就是怕她心里急得慌。

等待的时间,就显得有些漫长。

而九天后,杜榆就急着让人赶马车,她亲自去接大表哥去了。

听说很多人考出来,都不成个样子了,不知道大表哥是不是扛得住。

等在贡院门口,看到熟悉的身影,杜榆觉得自己鼻子都酸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大表哥,赶紧上车,咱们回家!”杜榆笑着说道。

“好,回家!”胡鑫进了马车,就握着杜榆的手,看大表哥这神情,也是很疲惫的,不过还是跟杜榆说了他在考场的情况,无非就是写文,到了点就吃饭,然后晚上睡觉,贡院里统一发的被子,笔墨纸砚,就是为了防止别人小抄。

在里面,钱是不管用的,你要是用钱贿赂人,说不定立刻就给你抓起来,虽然他就是多要一点儿炭或者蜡烛什么的,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说,给你什么就是什么。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