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225)

王管家躬身说道:“爷您放心,我一定把家看好的。”

随后王管家对胡鑫说道:“爷,您身边只有一个书童,要不要一个小厮?我家那小子虽然不识字,但是有一把子力气。”

胡鑫笑道:“也好,就让他跟着我一起去京城吧。”

这个王管家,有点意思,他主动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表哥这边,是为了进一步表示忠心吧,毕竟他才到胡家来,主子对他不一定全部信任,他就把自己的命根子送到表哥这里,是表示他是全心全意的跟着表哥的。

而表哥呢,也顺着王管家的意思把他儿子给收了,因为王管家也知道,不管儿子脱籍不脱籍,那也是十年后的事儿了,他儿子总得安排一个位置,这位置最好的地方就是跟着表哥了。

只不过表哥已经有一个书童了,所以他就说让自己的儿子当小厮。

真是人才啊!杜榆心里想着。

王管家的儿子叫王添福,也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不过个子倒是比同龄人高。

他不像他爹那样话多,反而是闷着头干活儿。

从决定把王添福也带到京城后,他就成为胡鑫的小厮了。

所以这次胡鑫和杜榆,再加上两个丫鬟,两个小厮一共六口人,再有一车的行礼,告别了众人,直接去云阳县找的镖行里去了。

到了镖行,先付了三分之一的镖费,人家对胡鑫这个举人也挺重视的,安排的马车都是好的,杜榆坐上去也挺舒服,不过再舒服,这个时候的马车都会颠簸的。

好在杜榆这几年跟着爹娘天南海北的都去过,早已经习惯了。九月多的天气,已经不热了,反而有些冷了,按照这个行程,要到十月底才能到京城呢,或者担搁几天,就是冬月初了。

这个时候,就怕是天气突变,然后下雪,倒是不怕下雨,因为这个时候下雨也下不大,就怕突然遇到暴风雪,到时候路上的雪太深,车轱辘都走不动。

那时候,只能找个客栈等雪化了再出发了。

杜榆和大表哥是在一辆马车的,丫鬟和小厮们是另一辆马车,等到了休息的地方,他们会过来伺候。

杜榆还准备了一些干粮,另外还拿了好几罐酱肉,放在坛子里,到时候打开了就能吃,这个时候的天气也不热了,酱肉本身就很咸,所以也不怕它变坏了。

只是光吃这个也不行,需要补充一些绿色食品,像新鲜的蔬菜,所以这酱肉只能当成是佐菜来吃。

杜榆和大表哥经常就附近的风景和风俗说上好半天,一路上倒是也不无聊,不过杜榆学不会表哥那样,在马车上看书,因为实在是太晃了,这摇来晃去的,真是服了表哥了,他怎么能看得进去,

“大表哥,在车上少看些书,不然对眼睛不好。”这样晃来晃去的,真的对眼睛很不好。

“好,以后不在马车上看了。”胡鑫从善如流,说不看就不看了。

其实说起来是杜榆照顾表哥,但是这一路上可以说是表哥照顾她了,她简直是跟去游山玩水一样。

真是舒服极了!虽然要忽略渐渐变冷的天气。

不过在杜榆说有些冷的时候,胡鑫就把两人大毛的衣服拿了出来,在马车上给杜榆套上了。

“大表哥,咱们这样会不会太早了?”这应该是冬天才穿的啊。

☆、181 中州

“没事儿,以前我去京城,也这样过,总比生病了要看大夫强。”胡鑫说道。

这倒也是。

杜榆与胡鑫就比别人先穿上了大毛的衣服,反正自己的身体要紧,被别人看了觉得奇怪,都不算什么了。

跟着镖局的人走,确实是方便又安全,一路上什么都给安排的好好的,从来都没有露宿街头的事儿。

这样已经走了差不多一半的行程,镖局的人一路上也不光是护送杜榆他们,还有给别人送货物,也是为了多赚点钱。

反正杜榆和大表哥也不着急到京城,所以对镖局的人要求也不严格。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这天,他们到了中州城,找了一个客栈歇息。

“大表哥,中州是不是就是你说的那个有冰雕的州府?”杜榆问道。

大表哥自己写了一些游记,其中的一篇记载的就是中州的冰雕。杜榆当时看了,还真是心生向往。没想到这么快就到这个地方了。

“对,就是这个地方,不过现在天气还没有进入冬月,所以中州湖水并没有结那么厚的冰,冰雕也没有出现。”胡鑫说道:“不过中州有个著名的全鱼宴,晚上的时候,我们去吃一吃。”

所谓的全鱼宴,也就是全部用鱼做的一桌菜,杜榆和大表哥晚上真的去见识了一番,一桌全鱼宴,宫十二道菜,都是用鱼做的,有草鱼,鲫鱼,鲤鱼,鲢鱼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他们把两个丫鬟和两个小厮也都带了出来,这一桌菜杜榆和胡鑫两个人也吃不完,所以就让他们四个也都坐下一起吃了。

吃饭的时候,还有店里的伙计给表演甩面条,因为这面条是要下到其中的一个鱼锅里面去的。

小丫和小墨看得是目不转睛。就是砚台和添福也都看住了。

之后吃饭都多吃了一碗。

胡鑫把鱼挑了刺,放在杜榆的碗里,杜榆看了大表哥一眼,大表哥神色很正常。杜榆也心安理得的吃起了鱼。

从饭馆回客栈的路上,月色正好,虽然呼出来的气已经有白烟了,杜榆和大表哥都穿着斗篷,他们没有雇轿子,都是一路走着的。

中州的晚上,是很晚才开始宵禁的,所以这个时候,街上也还有很多小摊小贩。卖什么的都有。

从成亲后,这还是杜榆第一次跟着大表哥一起逛街,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虽然以前也是大表哥出钱,但是和现在出钱的心情绝对不一样,“大表哥,这边我们少买一些,反正也要去京城,咱们在京城里多买些,给爹娘他们都买,到时候回去了,也不枉咱们来了京城一趟。”杜榆看表哥这一路走下来,看见什么都要买的,有些就是杜榆只看了一眼的,就忙说道。

“也好,那咱们就不买了。”

砚台松了一口气,要知道,他和添福两只手都快提不下了,再买的话,只能用头顶了。

总不能让小墨他们也去提东西吧,那样还算什么男子汉大丈夫?

中州有湖,这时候还没有冻成冰,所以晚上也有游湖的人,杜榆一看就知道是花船,一阵香气飘过。

他们的丫鬟和小厮还小声嘀咕,这船真好看,味道也香。

没想到,从来话很少的添福却说道:“这不是什么正经人。”

杜榆对这个添福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了,看来以前在米家也见识过啊。

添福自己说完了,见大家都看着他,一下子脸通红,不知道该说些啥。

砚台就问道:“添福,你为啥说人家不是正经人,那不都是人吗?”砚台也没有见过花船,不知道上头的那些人是花娘。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