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柳暗花明又一村(192)

齐氏点头,倒是不至于因为孙媳妇不在自己身边照顾就不高兴了,因为这胡氏当婆婆的都没有说让儿媳妇跟过去伺候她,她一个当祖婆婆的,就更不会说话了。

何况,大郎和二郎在县城里,确实是对读书好一些,加上那边还有楚家照顾着呢。

“二郎这岁数也差不多到了,是不是该给他定下亲事了?”齐氏问道,这大儿子和儿媳妇一去就是三年,二郎难道就不娶媳妇了?

“二郎不着急,他是男子,多读几年书,对他也好。就是三年后也不晚那。”胡氏说道。

三年后,二郎也才十八岁呢。何况,她还要回来嫁女儿呢,那时候要是合适的,就给二郎定下来。何况,这给儿子定亲,就是他们父母的事儿,孩子们在不在场,都是没有关系的。说不定他们在任上就碰到合适的了。

而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所以胡氏这次要把杜榆也带上。

齐氏听了胡氏的安排,也没有说啥话了,本来知道儿子要当官了,就知道这是聚少离多的,她只把年纪也,也不耐烦去别处折腾了,不然这把老骨头都散了。

“那胡鑫还跟着去不去?”齐氏问道,其实她还是赞成胡鑫也跟着去的,毕竟这在一起,感情才会深嘛。

胡氏道:“和我哥商量了,等小玲的婚事办完了,他就赶过去的,也是想让鑫儿给孩子他爹搭把手的意思,鑫儿自己是举人的身份,就是在衙门里当个差,也没有人会说三道四的。”

毕竟是到一个从来不熟悉的环境,有人帮衬着,总比一个人要好。

而楚院长那边,也给自己的大儿子和杜有忠各自找了一个师爷。

给杜有忠的师爷姓王,虽然只是秀才出身,但是为人处世,也很是有一手,这时候当官的,请师爷都是自己人,而且给师爷的俸禄也是官老爷自己掏腰包的,相当于幕僚。

王师爷不是一个人去,还有他的家眷,他老婆,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按说,王师爷既然是秀才的身份,在锦溪书院教书不是自在多了?

但是王师爷说了,他本人不会给别人教书,免得误人子弟。顶多能出出主意。

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会的一面,也不是人人都能当老师。

杜有忠当县令的那个县叫做彭泽县,人口少,地方小。

不过是南边,但是却不是江南,江南那种富庶的地方,是轮不到杜有忠这种新科进士去当的。南边的南边,应该说很偏远了,不像现代,越是那边的地方越是富裕。

这彭泽县都快靠近那边的海了。“那那地方肯定比咱们这边热。”杜榆说道:“大毛的衣服就可以不用带了。”

都要靠海了,那地方也冷不到哪里去。

不过胡氏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带了大毛的衣服,这样收拾收拾,真的是好多东西,所谓的穷家富路,胡氏生怕到了地方上没有东西,所以恨不得全部都带去。

不过,没关系,现在马车足够用,不怕装不下。

到了出发的日子,齐氏和杜老爷子就不送他们了,只是几个兄弟跟着送出了云阳县,看着马车朝南边驶去了。

不过,即使杜有忠去别处当官去了,可是现在杜家在自己的地方,也没有人敢欺负了。成了官,就有了关系网,就算是许大人调走了,新来的也会知道这杜家是有个当县太爷的人,又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当官,还存在竞争,所以可以说,是‘官官相护’,再说还有楚家呢,也不会看着杜家的人被人欺负。

王师爷的妻子王太太很健谈,对于东家太太,她是秉着热情结交的意思来和胡氏相处的。

王太太的两个孩子都挺小的,不过看王师爷的年纪也都这么大了,应该和自家爹差不多大吧,怎么孩子这么小呢?

胡氏最开始猜测的是王太太是填房,所以孩子才会这么小。

不过后来知道了,这王太太竟然是成婚前十年都没有开怀,十年后肚子才有了动静,儿子女儿也都有了。

听了这个事儿后,胡氏对王师爷的印象就好起来了,毕竟,能在老婆十年没有生育的情况下,对这王太太一直很好,那这人真的很不错了。

“他也不打算继续考了,没有那个命。”王太太说王师爷为啥还是个秀才。原来不是没有去考过乡试,但是考一次就砸一次,这折腾了十来年了,就不准备继续了。

☆、156 彭泽县衙

这次长福和长顺就没有跟过来,而是陪着杜大郎和杜二郎。

他们带了李大壮两口子和小丫,这些都是自己的下人,到时候用起来也方便一些。

至于县城里那边,有楚芳菲这个媳妇安排,胡氏是不插手的。买人什么的,也都是让她做主的。

可以说,胡氏这个人,对儿媳妇真是很不错,一点儿也不插手插脚的。

至于家里,杜有忠另外买了一个田庄,交给了老五杜有全管着,原来杨柳村的田,就交给了老四杜有德管着,这样一来,也算是分工明确了。

老三杜有贤那边有个豆腐作坊,现在干的好好的呢,所以就没有另外安排事儿了。

就是家里齐氏那边,也给她买了两个丫鬟伺候。另外专门做饭的人也多了一个,至于杜有忠几个弟弟,是不是另外需要人手,杜有忠也全权交给他们自己决定了。

可以从那个新买的庄子里面挑人,毕竟买了庄子,也是把那庄子的人也给买下来了。

人倒是一点儿也不缺,杜家现在从小地主,变成了士绅家庭。

因为杜有忠是有官文在身,所以在路上直接就可以住到各地的驿站,这些驿站,就是朝廷专门修了给官绅们路上住的。

当然,你要吃饭什么的,是肯定要出钱的,不然朝廷连饭都管,那得花多少钱那。

越朝南边走,这天气越来越暖和,虽然是甚至可以说是热了。杜有忠回乡祭祖,还有给大儿子办婚事,都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朝廷给杜有忠的时间是三个月,那边原来彭泽县令已经把事情交代给县丞,自己回乡守孝去了。

所以哪怕顶着大太阳赶路,也没有耽误一天,都是白天让人急速的赶路,到了晚上在驿站里休息,第二天天刚亮,就又继续。估计到彭泽县的时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去彭泽县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河道,所以就只是旱路,沿途经过了好几个州府,不过,杜榆连这风景都没有怎么看过,因为实在是热,七八月的天气,能不热吗?

还是朝南边赶的。不过除了热,也有别的好处,那就是越到南边,这瓜果的品种越多,西瓜那就是常见,别的都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字的水果都出现了。

而等到杜榆感觉空气里有种潮潮的味道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彭泽县所属的州府了。

彭泽县属于陈州,杜有忠只需要在陈州知府衙门那边报个道就成,也不需要专门还跑到省城那边去,除非他所任职的县是属于省府直接管辖的县。但是可惜彭泽不是。

上一篇:后宫策 下一篇:宫廷计之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