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宫策(37)

李伽罗道:“等你成了一宫之主了,就可以搬出去了。”

“唉,我现在不过是个美人,等到什么时候呢,说不定一辈子都没有那个机会,贤妃就拿我当使唤丫头呢。”

李伽罗笑道:“妹妹只要生下龙子,这机会就大有。”

“姐姐,我也不怕你笑话,贤妃是个善妒的,皇上到了永和宫,就一直霸着,想要生龙子,哪里有那么容易啊,反而是姐姐你,皇上喜欢你,以后姐姐有出息了,能提拔提拔妹妹我就成了。”

李伽罗忙道:“妹妹说的什么话?我不过是一个嫔妾,皇上怎么能喜欢?真要把这话说出去,那就是笑掉大牙了。”

“姐姐,是我说错话了。”秦瑟瑟心情平复了不少,揉了揉有些疼的膝盖,昨天那王贤妃让秦瑟瑟跪了大半天都没有让起。

“姐姐,你不是给太后娘娘送的鞋子吗,怎么后来成了佛经了?”秦瑟瑟忍不住问道。

李伽罗叹道:“那鞋子我是做好了,只是太后寿辰那天,不小心被茶水给打湿了,我总不能拿着这样的鞋子送过去,虽然太后娘娘那边不一定要看,可是送礼就要送的诚,茶水不干,以后放在那里长霉了,就是我的罪过了,那时候我也急的不行,鞋子你也知道,我那些天别的没有忙了,就天天忙着做鞋子。幸好我知道太后娘娘尚佛,也跟着抄了几卷佛经,好不好的,也能过的去。

真是多亏了,不然那天晚上我还真不好交差。妹妹,幸亏你以前也提醒我说,太后尚佛呢,我得感谢你。”

秦瑟瑟忙说道:“姐姐客气了,这是应该的。”

脸色到底不自然,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主子,这秦美人,明显是她干的好事儿,主子您还和她来往?”琥珀担心的问道。

“不是她也有别人,既然咱们知道了她在搞鬼,对她防备着,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何况,她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呢。”李伽罗抿了一口茶。刚才秦瑟瑟抱怨王贤妃的话未必不是真的。

攀上王贤妃这根高枝,也不是那么好攀的,王贤妃嫉妒霸道,对皇上有很强的占有欲,要不然也不会看谁受宠,就要专门对付别人了。

说起来,王贤妃这样,倒是给赵皇后省了不少事儿,该赵皇后办的事儿,都让王贤妃给做了,她乐得当好人和看戏。

秦瑟瑟回去后,王贤妃立刻把她找过去了,当知道竟然是一杯茶水坏了她的事儿,她简直是不知道该气成啥样了。不过看这秦瑟瑟的眼神比以前好了。

只是问道:“她怎么能突然准备那佛经,该不会就一直防着你吧,还有你找的人,没有出事儿?”

☆、第39章 人跑了

秦瑟瑟忙道:“娘娘,那武良仪是平时就知道太后尚佛,她跟着抄佛经,无非是想着讨好太后娘娘,这也是凑巧了,嫔妾怕被人发现,所以让人私底下去找的人,至于找的谁,嫔妾没有问,就算是武良仪发现不对劲儿,也不可能怀疑到我们头上的。”而且那找人的人,已经暗地里处理了,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

“今天嫔妾去芳龄殿的时候,武良仪还和嫔妾有说有笑的要是真的发现是嫔妾,她不可能这样。”秦瑟瑟很肯定的说道。

“行了,这次本宫就不追究了,再有下次,别怪本宫不客气!”真是废物,一点儿事儿也办不好。

“嫔妾肯定会好好办事儿的。”

她知道武良仪那边有个宫女生病了,只是只要武良仪没有发现自己,那就一切好说,不跟贤妃说,是怕贤妃觉得自己没有用。

她回到了自己的屋子,抚着自己的小腹,要是真的能有身孕该多好?

太后的寿宴过去后,暑天就到了,京城里一天比一天热,赵皇后找皇上商量,是不是去避暑行宫去?毕竟龙体要紧。

皇上说道:“今年就不必了,朝廷的事儿多,等明年再说,就让母后带着人去吧。”

大楚以孝道治天下,皇上可以在京城里熬着,当然这个熬也不算熬,皇帝能受多少罪?肯定是最好的,但是这天气热是事实。屋子里凉快,可是外面热啊。

“那臣妾就服侍母后,一起过去了。”皇上不去,肯定很多人不想离开,但是太后要去,赵皇后身为媳妇,自然是要跟着去的。

“宫里还需要你管,你就不必跟着去了,让母后自己安排人跟着。”皇上岂不知道自己母后的心思?只是有些事儿,不关系到大事儿,他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对皇后他是满意的,至少后宫的事儿,处理的很公正。

太后要去避暑行宫,要找人陪着,这消息一下子在后宫传开了。

只是在知道皇上不去以后,这热情就消散了许多。

但是也有人想趁这个机会,跟太后套近乎,所以不是无人问津。

赵皇后正在跟王太后商量。王太后说道:“哀家一个孤老婆子,自己带着身边的人去就成了,她们这些年轻的小姑娘,都留在宫里,哀家也一心盼着孙子呢。”

“母后这话说的,孝顺婆婆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再说,避暑行宫冬暖夏凉,是个养生的好去处,去了就是享福,还能在母后面前承欢膝下,要不是皇上说了,臣妾都想跟着过去呢。”赵皇后笑着说道。

“也罢,不带几个过去,是不成的了,让她们自愿吧,不情不愿的带过去的人,哀家也不想她们心里不高兴。”

“要是天底下都是母后这样的婆婆,那就好了,母后尽管挑人过去,皇上也说了,您让谁去,就是谁去。”

王太后随手指了几个人,另外也叫了几个已经出嫁的公主也随驾,抛开别的不说,避暑行宫确实是个好去处,比京城里要凉快多了。

王太后随手指的几个人,都是年纪有些大了,又没有受宠的嫔妃,在宫里住着也没有什么盼头,王太后带着她们去,也影响不了什么。

王太后自然不会做出什么引人话柄的事情,虽然偏疼王贤妃,可不会明面上给王贤妃撑腰。或者帮她打压别的嫔妃,要知道,这些嫔妃可都是她的‘儿媳妇’。

另外又叫了几个老太妃,大家以前斗了不少次,现在老了老了,老皇帝都不在了,相互之间也没有利益冲突,所以关系倒是和谐起来。

打听了这些消息,宫里的嫔妃不少都松了一口气,生怕太后把自己叫过去了,她们就要离开皇宫好几个月,到时候回来了,皇上岂不是都忘了她长什么样了?

可别说什么到太后跟前献殷勤,去的人说起来少,但是算下来也多,什么公主,太妃,还有宗室宗亲,到时候把人安排到犄角旮旯里,根本就想不起来,甚至等回宫的时候,把人给忘到避暑行宫去了,那就更悲催了。

对王贤妃来说,最好太后把那些比较得宠的人都带过去才好,那样她就不用天天生气了。

但是结果却不是这样,太后只带了那些一点儿也不受宠的年纪还大了的人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