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宫策(280)

可是就因为这样,她就敢把王家的孩子混成是皇上的孩子,还名目长大的养起来了。

琥珀问道:“主子,您说那王贤妃和现在的王顺妃,为什么没有生孩子?是不是真的是老天开眼了?”

李 伽罗说道:“老天爷开眼?恐怕如果真的指望老天爷开眼,王太后也不会这样做了。以前的王贤妃,我猜是因为心火太旺,所以不容易怀上孩子,或者这里面也有皇 上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皇后也插手了,毕竟当时的王贤妃,风头正盛,把皇后都逼得不得不退了一步,她要是生个皇子,说不定就要让皇后下台。”

王贤妃是个张扬的人,但是也是个喜欢嫉妒的人,嫉妒过甚,就会心火旺,心火旺,就是不容易怀上孩子,而且整天看着皇上,不想让皇上宠幸别的女人,这操心过多,哪里能够怀上?

肝火就从来没有下来过,可惜她还从来不自知。

“那现在的王顺妃呢?”琥珀问道。

“要说以前不知道五皇子的事情,我还猜不着,现在我猜,这王顺妃是还没有进宫,就已经不能生了!只是估计王太后当时还不知道这件事,等知道了,才想着用这个方法了。”

毕竟,这王明雅是王太后最看重的一个王家姑娘,而且年龄上也合适,如果她进宫,能生个皇子,那么和自己的孩子都差的不远。到时候要立太子,年龄上就不是小了,有王太后和王家的人支持,胜算还是很大的。

可是谁知道王明雅竟然是在进宫前竟然就已经不能生了。

王明雅大概知道,王家的姑娘只分有用和没有用两种人,如果她当时对王太后说了自己的实情,王明雅绝对会被王太后给放弃的。

被王太后放弃的下场是什么?王娴雅王贤妃就是一个前车之鉴。

“主子,您是说,王贤妃是被王太后给害死的?”琥珀更是觉得这王太后心狠手辣了。

“王贤妃当初要算计我,后来皇上要处置她的时候,王太后就过来了,之后王贤妃就生病了,没有过多久王贤妃就过世了,一个人,哪里能那么容易就生病而亡?这里面王太后绝对动手了的。”

琥珀说道:“如果说是别人,还是和王太后没有血缘关系,可是这王贤妃是王太后的亲侄儿,她没有儿女,王贤妃是她最亲近的亲人了,她竟然也下的去狠手。“

这王太后简直不是人,还有什么事儿,是她不敢干的呢?

“如 果亲近的人挡了她的道儿,她照样会给除掉的,如果王贤妃不死,这宫里就有个王家的姑娘,太后就再是太后,如果再往宫里送王家的姑娘,就会被人说道了,她不 想被人说道,所以就只能是让王贤妃过世了,王贤妃一过世,太后思念自己娘家的人,想要一个娘家的侄女儿在宫里陪着她,这不是水到渠成?”

这样一想,如果王太后真的一开始培养的人是王明雅,那么最先进宫的王娴雅,岂不是就只是个马前卒,早晚就要被牺牲掉?

肯定是这样,那匣子药只有那么些,王太后这样的人,绝对是留给有本事的人的,王明雅和王娴雅一看就知道,绝对是王明雅更有本事,更聪明一些,王太后只会选择聪明的王明雅,生个健康的皇子,那样才是对她们王家更有利的。

所以,当初,王娴雅生不出孩子,太后也不怪罪,王娴雅想要抱养大皇子,王太后也是冷眼旁观,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在王太后的算计中。有了一个跋扈的王娴雅,聪明懂事的王明雅的优点就更突出了。

一个男人,面对着王娴雅和王明雅,会更喜欢谁?这绝对很容易选。

琥珀想了想,说道:“主子,如果这样说,那王家内部也不太平了,不然一个好好的姑娘,怎么就不能生孩子了呢?不是被人下药了是什么?”

“王明雅是承恩公的女儿,而王娴雅是承恩公二弟的女儿,王娴雅死后,在王明雅进宫前,就说王家的二太太得了病,被移到庄子上去了,我猜,王二太太定然是做了什么大事儿,所以才‘被病’的,最后王二太太最终是病逝了。”

“那王明雅不能生,是那个王二太太弄的?”这可真是狗咬狗,一嘴毛了,这王家自己人斗得不亦乐乎的,不过他们这样一斗也好,王明雅就不能生了,还做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王家的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第155章摊牌

“这个很有可能,我是见过以前那个王二太太的,她如果知道自己的女儿之所以会死,就是为了给王明雅让路,且她就只有王贤妃这一个女儿,绝对会有所作为的。”

这是不是所谓的报应,大家都不知道,不过王家人自己算计自己,也省的让别人再动手了。

欧阳首辅要致仕了,不过在致仕之前,他上了折子,请求皇上立太子。

毕竟几个皇子都已经长住了,所谓国有储君,社稷才稳。

这个折子一出来,全朝哗然,因为还没有人敢提立太子的事儿,毕竟皇上还正值盛年呢,以后还能有别的皇子生出来,现在就立了太子,是不是对以后的皇子不公平?

尤其是皇后娘娘没有生嫡子的情况下,别的嫔妃生的皇子,可都是有机会成为太子的。

立嫡立贤立长,嫡出的没有,贤?现在皇子们都没有办差事,还在读书,谁知道谁贤谁不贤?

那么所谓的立长?只有大皇子的岁数上了十岁了,是应该立大皇子吗?

可是大皇子的身体,绝对不适合当国君。

于是朝堂上乱成了一锅粥,毕竟立谁为太子,可是关系到自己以后的前途,更严重的是身家性命。

有提立三皇子为太子的,因为除了大皇子,三皇子的年岁最大,且母妃是皇贵妃,子凭母贵,也该是三皇子。

但是也有提立五皇子的,五皇子的生母是林庄妃,林庄妃还有皇室血统,更不用说,养母是王家的人,王家可是太后的娘家,凭着这个,五皇子也够资格。

皇上听了这些话,但是没有生气,不过只说了一句,立太子还为时过早,且等几年再说。

但是有朝臣们却觉得早点立了太子,然后万一发生个什么事儿,也没有后顾之忧,这里的后顾之忧,大家都明白,不就是说,皇上万一不小心有个什么事儿呢?

毕竟,人吃五谷杂粮,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如果不未雨绸缪,等真到了那个时候,可就是动乱了。

早早的立了太子,大家也好安心,不然总觉得没有储君,以后会动乱一样。

既然是给朝廷服务的,自然要为朝廷的未来着想。早早立太子,大家都安心。

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想办法觐见皇上,说这个立太子的事儿。

欧阳首辅投入了一个石子,搅乱了一池春水,他自己倒是功成身退了,成功的致仕,而且很快的从京城搬回自己的老家,去过田园生活了。

承恩公这边,被欧阳首辅的这个折子,也打的所以一个措手不及,按照原来商量的,也不应该是这个时候,才上折子,反而是等皇上的身体虚弱了,再说这个事儿,然后就一切水到渠成,拿出立太子的圣旨,别人也无话可说,可是现在被这个欧阳首辅给提前说了,皇上也没有同意立太子,那么这以后是不是就会出现不顺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