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宫策(120)

王太后对苏昭仪比以前更好了,因为苏昭仪坚持每天都陪着太后去诵经,快一年下来,从不间断。

就是王太后去了避暑行宫,苏昭仪也是在宫里每天都写佛经,等王太后回来了,再交给王太后。

苏昭仪和王太后关系融洽,宫里的人都没有特别在意,因为一是苏昭仪的年纪也大了,就是受宠,也受宠不到哪里去。二个是,大家都知道苏昭仪以前小产过,且并不能怀孕了,一个不能怀孕生子的妃子,再受宠又能如何?

参照以前的王贤妃,那可是太后娘娘的亲侄女儿,还不是最后病死了?

苏昭仪的威胁不大,她想走太后路线就走吧,反正开春过年了,王家的姑娘来了,说不定是什么情况呢。

杨昭容的四公主的满月酒一过,就又快要过年了。

赵皇后感染了风寒,过年的事儿,就只能让别人去帮衬。

本来赵皇后有意让惠妃也去帮帮忙,只不过惠妃以要照顾三皇子为理由,给推辞了。

宫里的女人,要是能参与宫务,绝对是对自己有利的,但是惠妃自己不乐意插手,赵皇后也不勉强。

最后让安妃和静妃两个人共同管理宫务,和办理过年的事宜。

静妃得了这个差事,浑身都轻飘飘的,作为一个宮妃,谁不想手里有些权利?

不然就是在混吃等死了,而且静妃有野心,想着现在管好了,以后什么事儿都方便。

对于惠妃推辞了这种事儿,她心里绝对是高兴的。

安妃嘛,只生了二公主,大家同样是妃位,到时候说不得都要听她的。

如果有惠妃,局面就说不定了。

尽管不想承认,可是静妃也知道,皇上现在对惠妃比对自己要好的多,要是有了惠妃,说不得,这宫里的奴才们,就要跟红顶白,不把自己的话放在心里了。

只是在和安妃共事的时候,发现安妃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好说话,安妃毕竟以前也帮着赵皇后处理过宫务,宫里的人,听安妃的话的也多。

静妃喜欢拔尖,这性子就不如安妃讨喜,所以在几次尝试之后,静妃就不敢再拿大。事情闹大了,被皇上知道了,她也讨不了好啊。

不过管理宫务,有个大好处,那就是分给重华宫的东西,都能拿头一份。

处理了一段时间的宫务,这宫里的宫女和内侍们,对自己都比以前恭敬了。难怪人人都喜欢权利,手里有点权利是很不错了。

赵皇后看着手上的册子,笑着对春莺说道:“这样倒是也不错了。”

“娘娘,静妃这样,您不处置?”春莺问道。

“不过是贪了一些上贡的缎子,真要斤斤计较,事情还多了去了。就这样吧。”赵皇后也不计较,静妃做的事儿,她都知道,和安妃的摩擦她也都知道。

有摩擦好,要是两个人同心同德,赵皇后才会担心呢。

想着明年又开始选秀,宫里又将要多了新人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明年要选秀了,所以这年过的各有各的滋味,有了儿女的,好歹这三年没有留下遗憾,今后也有了依靠。

没有子女的,受宠的就想着赶紧趁这个时候,能再受宠,得了皇上的喜欢,然后生个孩子,有了孩子,也不怕皇上不记得自己。

而那些没有子女又不受宠的,只能是在角落里感慨自己命运的不好,或许也想着办法能够受宠。

总之,心思各异,但是没有往年那么快活了。

尤其是想着明年进宫的还有王太后的侄女儿,以前那王贤妃在宫里多么的跋扈,这次要是进宫了,她们这些人还有活路?

都盼着这位王家的姑娘,赶紧的出事,进不了宫里才好。

当然,也有人跟自家娘家打招呼了,要是能弄个人过来,也可以帮着自己固宠。

这次的选秀,真是如石头投入水心,激起了一层一层的波浪。

不过相对于安妃他们这样的老人,都已经经历过了,所以根本就已经习惯了。

不习惯的是上次选秀的人,这三年在宫里,她们都是争过,但是有的上去了,有的下去了,还有的死了。

冷宫里还有几个呢,这么一想,她们没有被折腾到冷宫里,还算是不错了?

这三年,静妃和惠妃算是最好了,不仅升到了妃位,还生了皇子了,她们才是大赢家呢。

如果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少不得要依附这二位过日子了。

至于那李容华,她们还真没有想过,这些人都是选秀出身的,都是官家小姐,对这宫女出身的,天生有些瞧不上,哪怕她生了大皇子。

要让她们依附这样的一个人,那绝对是办不到的。

过年的时候,云氏和阮氏进宫来看李伽罗。

武正道的差事是没有给,他现在也知道上头的意思了,所以不钻营了。

反而是又纳了几个妾,如今一心一意想生儿子,不然他这个郡公的爵位就是便宜了外人了。

云氏如今对武正道已经彻底失望,年少时的感情,如今全然没有,随便他怎么纳妾生子。云氏就想着和宫里的惠妃娘娘搞好关系,以后也能得到娘娘的支持。也好给自己的女儿武婉婷一个依靠。

武婉婷在秋末的时候,嫁到了连家,除了三朝回门的时候回去过,其他的时候,都是在婆家。

据说是在学连家的规矩,学不好不让出来的。

云氏听了也无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心里也未尝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改改那个脾气,被人给教好了,免得以后闯祸。上次被皇上的人掌嘴,都把云氏给吓死了,要是再来一次,说不定小命都保不住。

命和规矩比起来,当然命更重要,所以云氏是强忍着没有给自己的女儿出头。

阮氏笑着说道:“咱们三皇子殿下越长月英武了,真是太好看了。”

这么小的孩子,都能看出英武了,阮氏这马屁拍的。

不过三皇子已经开始能说话了,虽然只是一两个字。

叫的最多的当然是母妃和父皇,这是大家教他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李伽罗倒是希望三皇子能够叫自己娘,但是小孩子小,在这宫里,还是按照规矩,免得被人说些不好听的,叫母妃就母妃吧,等他长大了,明白事儿了,让他叫娘,也是可以的,不急在一时。

如今三皇子还能是扶着东西走路了,只是离不得人,让他单独走,什么都不倚着,只能走两三步,然后就飞快的奔到大人的怀里了。这样也很不错了。

二皇子那边据说是体弱,现在还是被人抱着,别说走路了,连爬都是懒得动的。明显的比三皇子瘦小。

不过据说二皇子特别聪明,每次静妃读书给他听的时候,他都能跟听懂一样,眼睛一眨也不眨的。

只是到底没有别人见过,静妃宫里的人这样说,真的能相信的不知道有几个。

李伽罗问道:“家里祖母她老人家可好?父亲怎么样,二叔他们都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