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拖家带口过日子(85)+番外

当晚,李横拿着账本怒色疾言数落了俩人几句,周我自责的直抽自己嘴巴,青莲掉着眼泪就要跪下,楼小拾摆摆手,说就当吃一堑长一智交了学费,周我和青莲这才学聪明,懂得挨桌分散的上菜。

挨桌上菜吧也有人不满意,有的就闹,为何比我晚来的都上了菜,我的还没有上齐?楼小拾又费了好大劲安抚,直到白送了壶酒,那人才不闹。

后来楼小拾私下告诉江半和三思,让他俩多察言观色一点,遇见那要了一桌好酒好菜,一看就是出手大方的富家公子时,便提醒后面一句,让周我和青莲多及他们做。楼小拾想起以前他下馆子也遇见过这种事,当时他还大骂那家店的老板市侩,在那大吵一架,他当时绝对想不到,自己也有如此市侩的一天。

也许从古至今哪家食肆酒店都如此,来“不倦”吃饭的平民老百姓也都习惯了,多等一会也不会闹,顶多就是抱怨几句。楼小拾反倒觉得过意不去,后来特意准备了些凉菜干果,赶忙时见哪桌等太久,便亲自过去说几句见谅的话,并奉上一盘小吃。一盘小吃不过几文钱,却揽了一个常客,赢了好的口碑。

这天一早,李程和一诺赶着几头公猪进城,给食肆留了一头,剩下的都拉到街上卖了。赶下午猪都卖了,楼小拾拉着俩人坐屋里歇会,聊了聊彼此两边的人情家务。

李程喝了口茶,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难得挂了笑容,冲着楼小拾道:“你家花妞真有本事,今年它老相好又来找它了,要不是我们几个发现的早,它非得折腾的给猪圈撞烂了不可。”

“然后呢?”楼小拾眼前一亮。

“前几天放出去,昨个找着了,它家相好要是有本事,这会估计肚子里又有崽了。”

楼小拾闻言哈哈直乐,李程又道:“牛大哥跟咱家买了一公一母两头猪,说也想试试着养。”

楼小拾点点头,说知道了。李程又待了会,和他大哥说了会话便起身要回去了,楼小拾原本想留他吃完饭或者住一晚的,但李程怕三叔担心,便不再久留。

时维九月,转眼到了最忙的秋乱子,从邻村来淑浦县卖粮卖菜的村民陆续涌进城,食肆、茶肆的生意更忙,楼小拾实在抽不开身回村子帮忙,他都恨不得多生出几双手来。三叔捎来了话,让他们别操心地里的收成了,一切有他们就放心吧。

铺子里忙,地里就更忙了,今年是三叔亲自出马跟粮铺谈的价钱,未等李乔开口,三叔主动提出让他跟,说是让他在一旁也学学和人谈价说话,进退之道。俩人进了益祥粮铺,忙季里,谢五自然天天在铺子里坐镇,这么久以来李乔第一次看见谢五,总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一时竟立在门口感慨颇多。三叔不知这其中的错综关系,对上谢五侃侃而谈,举动从容,进退有度,只几轮便敲定了满意的价钱,连谢五都不由得对这个传说中的三叔刮目相看。前者心中喟叹,李家过世的大老爷为人正直,行事严厉,但又稍显迂腐。李家二老爷蝇营狗苟,阴险恶毒不提也罢。独独早年离家的李三老爷,谈吐有致,通权达变,谈笑间金断觿决,若当初掌家的是他,那么李家也不会落个如此这般了。

一直忙到十一月初,地里的活才总算都弄完,该卖的粮食卖了,该存的也都存起来了。要搁别人家,总算盼到可以歇一歇了,再过些日子就猫冬过年了,可李家却仍旧忙得没工夫休息,之前新盖的那排茅草房,如今屋里都码满了砖,直到再也码不下,三叔捎信让李横和楼小拾回村,一起商讨盖房子的事宜。二人稍作收拾,并对青莲、周我他们交代了些注意,便动身回村,这还是开铺子以来,二人首次一同回村子。

“原来不用整日看账簿是如此轻松,连两旁的老树野草看起来都别有一番景致。”李横搭在车边,表情放松,一诺坐在前头赶着牛车。

“是啊!”楼小拾躺在车板上,眯着眼看着蓝天白云,之前整日为物价、客人等一干琐事累心,今个终于有机会喘口气了。二人也不多话,只想起来什么说什么,一路惬意,不知不觉间就进山间形成的险隘,回到了桃源村,他俩还觉得赶得有些快了。

楼小拾见众人黑了也壮了,李舟窜高了不少,已和楼小拾差不多高了,众人嘘寒问暖片刻,便围坐在一起直奔主题,说起了盖房子的事。

要说自家盖新房,谁不兴奋?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各自的想法,李舟沉稳了些,讲话不再毛毛躁躁,他道:“既然要建新房,索性范围划大一点,省的日后屋子不够再添,跟打补丁似的怪难看的。”

众人附和,李程又道:“院子要大些,秋天还能晒粮,你俩是不知道,前一阵子咱家晒粮,小院就这么大,直摊得都没地儿落脚。”

三叔点头,提笔在纸上记下。

李乔想起了最主要的:“还有砖作坊,我的意思是将作坊建在最后边,前面是住房,在前面是院落。”

“周围最好要有围墙。”李横补充。

楼小拾笑着感叹:“好么,这工程可大了。”

三叔也笑,在纸上写写画画,一会功夫就设计出了简单的图纸,点着纸道:“你们瞧瞧我筹画的,有想法的便提出来。”

众人看着图纸讨论的热火朝天,直到天黑,终敲定了大抵的雏形,水早不知喝了多少壶,桌上也都是记满字和图的纸张。

第89章 新房建成!

话说转天一早,三叔便到村长家,二人见了礼,张大叔问道:“你家小拾和李大都回来了,你怎么还有功夫找我来?不多跟孩子们待会?”

三叔笑了笑,道:“李夏和唐娃子黏他俩黏的紧,小拾和李横正陪着他俩了,我这会就先不跟俩小的抢了,我今个找大哥来还真是有些事情。”

“什么事?”

三叔道:“你也知我家年年秋忙后还要种土豆吧。”

张大叔点点头,三叔接着说:“过些日子我家打算盖几间房子,家里添了几口人,都回来的话怕是没地方睡了,今年够呛能有时间再忙和地里了。”

张大叔挑眉:“?那你这是想?”

“我家去年也都存好了薯种,那会也没想到今年要盖房啊,其实今个来是想让你帮着问问,村子里有谁家想种秋土豆。”

张大叔眼睛一亮,道:“这是好事啊,其实村民之前就想秋忙后也种些什么,只是一直不好意思问你家。”

三叔哈哈一笑:“大家这就见外了不是,我一直只当是村民们对小的跟鸡蛋似的土豆没兴趣了,你也知道,这季节种的土豆,长不了多少天,个头都不大。”

张大叔哎呀一声,道:“大小搁一边,能吃不就行了吗。”

三叔点点头:“是啊,我家存了大约够种25亩地的薯种,大哥你帮着给问问,这事越早越好,要是今天能定下来,我待会就叫人把薯种都挖上来,种秋土豆的注意事项我也定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