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宅门记(7)+番外

秋天凉的时候,汝州下面的各个县衙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到府衙来报道,付氏就接见了很多县令太太,叶四娘跟着去了好几次,收到了不少小东西。

又是三年一度的乡试年,学政对官员的考评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叶士英忙着让州府的秀才准备去省里参加乡试。衙门里比往常忙了些。

付氏让叶二娘跟着自己一起管家,叶四娘如今除了上学,真的是没有什么别的事儿。

要出去逛,可以,得等到大人们有空的时候,你一个人绝对不能出二门。

所以叶四娘只能自己捣鼓点吃的东西,好大也能打发寂寞,真是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啊,可惜看不到。

连高子衿人家都还去寺庙里走了一圈,给叶四娘带回来几个据说是开了光的佛珠手串,这都让叶四娘羡慕不已。

只是付氏要忙家里和外面的交际,这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快要到了,还得给京城和娘家准备节礼,忙乱的不行,哪里还有机会出去?

所以叶四娘也告诉自己,可不能不知足,人家有的家里连饭都吃不饱呢,自己是锦衣玉食的活着,可不要玩什么精神忧伤。那样是不道德的。

以往都是京城那边会派人送节礼,然后把这边的节礼给带回去,今年也不例外,来的人是邱国柱两口子。邱国柱一家子都是老太太邱氏的陪房,付氏不看僧面看佛面,也是客客气气的把邱国柱家的请到了自己的长房,问了老太太的安。又说了些家长里短。

“承志这孩子的婚事定下来了吧,”付氏问道,叶承志是大房的二爷,庶出。今年也都十六了,不过因为大太太佟氏想要嫡长孙,所以一直压着叶承志的婚事,大爷叶承庆成婚也有两年多了,只是如今只生了个女儿芳姐儿。

这下子又把二爷的婚事给担搁了。其实付氏也不想问这些,毕竟是大房的事儿。

可是她得把话题引到元娘那边,毕竟自己这边二娘的年纪也不小了,这老是拖着,也不是个事儿,上次老爷还说,他的顶头上司想给二娘保媒呢,可是老爷也不敢答应。

要是老太太知道他们越过元娘给二娘定亲了,那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说不定要把婚事给退了呢,那时候就撕破脸了。

邱国柱家的笑道:“还没有,大太太想给二爷找个好的,所以选了好几家,都没有合适的,大家都说大太太好呢。”

呵,这话说的真是很好听,付氏却知道这不过是借口,“承志是爷们,婚事晚点没有关系,那元娘呢,这孩子也不小了啊。”付氏问道。

“咱们家大姑娘这就要定亲了,奴才们这次过来,也是给二太太和二老爷报个喜信的。”邱国柱家的说道。

“哦?真是太好了,元娘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她定了哪一家?”付氏问道。

“回二太太的话,大姑娘定的是保龄侯徐家三房的长子。”

保龄侯徐家?付氏心里真是不以为然,京城那些人,总觉得这爵位快没有了,所以找姻亲都找这些世袭罔替爵位的人家,保龄侯就是其中的一位。

可是这徐家确实乱的很,好几个房头都有庶长子,这个三房的长子也是庶出,大嫂竟然把元娘配给了这户人家。

好歹元娘也是长安伯的长女呢,竟然配了徐家三房的人。估计大嫂觉得人家就是没有爵位,可是人家徐家是有个长久的爵位,不比他们以后要强的多?

等他们爵位收回了,也有个大靠山,不怕人欺负。

其实付氏倒是觉得,明年就是三年一度的春闱了,到时候给元娘找个新科进士不是挺好,元娘的

二叔也是咱官场上的人,不怕没有靠山。何必眼睛只盯着这些功勋世家呢,这些人家里面人口那么多,光是妯娌就不知道多少,以后分出来,还不定能得到什么呢。

不过心里这么想,她也不是元娘的亲娘,犯不着为了这事儿还去据

理力争,她也不是闲着没有事儿干的。

☆、第8章 一封信

只是很高兴的说道:“等定亲的时候,我这个当婶娘的一定选些好东西给元娘带回去。”

等整理京城送来的节礼的时候,付氏真是觉得头疼,东西是越送越少了,这次也就是带了几大盒京城里特有的点心,然后还有十二坛子酒。其他的就没有了。

现在过来的是邱国柱两口子,她还真不能把火发在人身上。

“娘,京城里就送了这么一点儿东西啊,”叶二娘看着册子上登记的东西,“那咱们送的东西岂不是太亏了?”

付氏道:“你祖母还在,咱们也没有分家,所以咱们的东西,除了自己要花销外,剩下的都要交公的。”

叶二娘却说道:“既然咱们没有分家,那咱们的吃住开销也都应该花公中的钱才对,就是我们的月钱,也该大伯母给我们发,而不是我们自己用自己的。”

“明面上是这样,所以你父亲的俸禄要花在我们头上,交给公中的就少了,你啊,别担心,我和你父亲也不是傻的,肯定不会让自己家吃亏的。”在外面外放,要是指望这一家之主一年的俸禄,那可真是活不下去了。当知府,肯定有些黑色收入,就是这送礼的,每年也只多不少。

加上付氏也会用钱买些田产铺子之类的,这些和叶二老爷都商量好了,转到她的嫁妆里面去,因为只有算成她的嫁妆,才不会归到公中,不然真是白白便宜了别人了。

但是即使这样,京城那边也要求这边每年至少要送回去一千两的银子。

这些对他们现在来说,不是问题,可是要是给的太痛快,那肯定觉得他们这边还有更多的钱,所以叫叫哭是应该的,让他们也知道,这钱也不是那么好来的。

“这么说,我们不仅没有沾上京城那边一点儿光,还要倒贴出银子来了?难道京城那边没有祖产吗?怎么就养活不了人了?偏偏的要把眼皮子定到爹这边,他们也不体谅体谅爹,爹当个官容易吗?上头也要打点,还得安抚下属,只要出事儿了,他都得担责任,一点儿也不心疼我爹。”叶二娘真是受够了,京城只要一来人,就是要钱要东西的,把她爹娘的辛苦都不放在眼里,好像他们的银子是大风刮过来的一样。

付氏欣慰了,女儿长大了,知道心疼爹娘了。

不过小姑娘说话太伶俐了,也不是个好事儿,被人知道了,人家就会考虑这姑娘太厉害了。

“行了,这事儿你别担心了,我和你爹自有分寸,咱们既然没有分家,上头还有你祖母,你爹就当是给你祖母养老的钱,吃亏就吃亏点,你爹既然要做官,这孝道方面就不能让人有的说的。”

晚上安歇的时候,付氏就把叶二娘的话捡着说了,主要是女儿心疼爹娘了,这个事儿让人欣慰。

当然付氏也不会不长眼的把女儿抱怨京城的话说给丈夫听的,以为不管怎么样,那边毕竟是丈夫的亲娘。

上一篇:与企鹅同 下一篇:重生纨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