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宅门记(44)+番外

坐船最开始还是很有意思,不过到了后面,就觉得有些枯燥了,加上是冬季了,两岸上连点绿色都没有,更是无趣

,只有到了码头或者港口的时候,看见人多,才觉得好一些。

在行程进行到一般的时候,叶士英在码头那边遇到了一个同年,两家人互相见了面,一个朝南一个朝北,又各自分开了。

最后才知道这家人是因为丁忧了,所以要赶回老家,怪不得船上挂的是白灯笼呢。

这一丁忧就是守孝三年,要是没有人脉,欺负的时候,肯定很难找到位置了。

毕竟三年也有科考,到时候又是一批新科进士,一句话,朝廷不缺人。

天气冷,大家都很少出去吹风,叶四娘在自己屋里呆着就觉得很闷,平时都是喜欢去大舅母那边带着的,几个人或打打叶子牌,或者打马吊,这日子才过得快。

至于为什么不去自家娘那边,因为那边有父亲,她不想打扰自己爹娘单独相处的机会。

等回了京,对他们一家子就是个考验,父亲和母亲感情更好了,有利于回京的安定团结。

叶承修和付永信两个少年有的聊,书本上的知识够她们讨论的了,加上他们还挺喜欢到了码头停

靠的时候,下去接接地气,小东西都买了很多,付氏和夏氏都是又笑又责备的,不过有时候叶士英还会亲自带着他们下去逛一逛呢。

相反的,叶四娘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叶四娘个下去一次,跟着的人多,还要负责安全,下去一趟太不划算了,还不如让叶承修他们过去带东西呢。

在一个大的码头那边,因为停靠的时间比较长,前面很多船都要通过,所以叶四娘还出去在船上看了看,远远的码头上的人很多,扛包的,拉车的,租轿子的,卖东西的,还有玩杂耍的都有。

“姑娘,您看那边,还有耍猴的呢。”绿芍指着不远处兴奋的说道。

虽然是十几岁的大姑娘了,不过一直也生活在内宅,外面的世界见得很少,这耍猴的估计是第一次看到,新鲜感不必别人小。

☆、第43章 知己知彼

“四娘想看,我们就把人叫过来,近处看怎么样,”叶承修也出来了,旁边是付永信。

叶四娘问道,“还能到咱们船边看,”

付永信忙说道,“这个自然,看见没有,那条船就是那耍猴的人的,这边做这种生意的都熟了,知道有官船经过,看着这也稀奇,所以只要让人叫,他们就会过来表演给大家,只不过到时候要给赏钱罢了,四娘妹妹,你想看,我们就让人去叫了。”

叶四娘摆手,“不用了,不用了,太麻烦了。其实我们这样看就很不错了。”

真要把耍猴的叫过来,到时候娘肯定要把她给说一顿的,还是算了,七娘如今还躺在床上呢,不喜欢吵闹,耍猴的肯定要敲锣打鼓的,到时候吵着七娘了,这就是故意的了。

叶四娘小声对两人说道:“七娘晕船,不喜欢吵闹,咱们还是算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两个人点头,也是,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就不叫过来了。

“呀,那边有人掉水里去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就叫码头的一边真的有个人掉到水里去了,这声音吵得付氏和夏氏也出来了。

付氏问道:“怎么回事儿?”

“回太太的话,刚才那码头有人掉水里了。”

“既然这样,你们都进去吧,外面风大,一会儿船就要开了。别感冒了。”付氏说道:“四娘,你过来。”

叶四娘乖乖的跟着进去了,叶士英去了另一件屋子,好让付氏和夏氏姑嫂也能聊聊天,夏氏让叶四娘坐在她旁边,衡哥儿笑嘻嘻的看着叶四娘,付氏说道:“以后在码头的时候,就不要露面了。”

夏氏忙道:“这没有什么关系,四娘还小呢。”

付氏说道:“都已经十岁了,不小了,码头上人多,且鱼龙混杂,你要是想透透风,在船行驶的时候,出来就成,以后这停靠的地方就不准再出来了,”

叶四娘忙应了,不然准得挨批。

夏氏觉得这小姑子对女儿太严了,小姑娘家,拘着干什么?

而付氏对叶四娘严要求,也是因为到了京里,不是她当家作主了,上面还有婆婆,管家的还是大嫂,以后真的很不方便,如果再不好好的把女儿给管严了,出了什么事儿,那是女儿自己遭罪。

与其以后遭罪,还不如她这边严厉一些,毕竟她是亲娘,手底有分寸。做的事儿都是为了她好的。

夏氏说道:“等回了京,四娘去舅母家里多玩一段时间,我看这孩子都有些怕你了,京城也不是龙潭虎穴,咱们四娘也不笨,你担心太过了。”

付氏道:“宁可严一些,也免得她到时候被人算计。唉,如果我们老爷是一穷二白的,他们也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可是这稍微有点儿钱了,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了。”

叶四娘见气氛有些沉重,就说道:“娘,我离开家的时候,还小着呢,家里有哪些人,都大概是什么性子,您再跟我说一遍好吗?我记着了,心里就有数了,以后也不会那么容易被人算计。”

夏氏就道:“我说我们四娘不笨吗,看这主意多好,你就告诉她一些,要是不方便,我和永安媳妇先回房了。”

“大嫂,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咱们姑嫂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我家里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我自己是身在局中,看法就有些偏颇,大嫂是局外人,也帮着说说我婆家的人的性子一些,毕竟有些事儿我真的看不到,您在京城的时间这么久了,从别人那里也能听出写什么来。”

叶四娘就说道:“是啊,大舅母,您经历的事情多,就给我讲讲呗。”

大舅母夏氏还是留下来了,付氏捡了些重要的说了,祖母叶老太太邱氏,生了三个儿子,这就不用说了,祖母对二房是个什么态度,付氏还是重新说了一遍,“你爹如今在外头做官,大家都觉得他赚了不少钱,每年我们也会送至少三千两回去,这陆陆续续送了好几年。

你大伯承的是长安伯,不过是降爵而袭的,你大伯过后,咱们叶家就没有爵位了。所以你父亲才会想着走科举这一条路,也是为了叶家以后不至于沦落到平民。

叶家人口多,下人也多,但是产业却渐渐的不行了起来,公中的收入,娘这里就不说了,因为娘也没有具体看到,只是每年给信都说,生计艰难,咱们叶家在京城的柳树胡同,和你舅舅家里隔着有半个时辰的路,你大伯父和大伯母你这次也见了,具体是什么样的人,我也不好多说,他们是你的长辈,以后你也不会和他们打交道。

你三叔是老幺,老太太最疼他,你三婶是你姨祖母的女儿,至于这下一辈的,除了你二姐,嫁出去的元娘,剩下的三娘就是你三婶生的,如今十四了,你祖母最喜欢她,到时候如果和你有了争执,你注意一些,别让老太太知道了,不然你会吃亏的。

上一篇:与企鹅同 下一篇:重生纨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