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宅门记(152)+番外

老老实实的教书,总比这到处乱跑要强。

付仕松得到哥哥的支持,自然是高兴,别的话没有说,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把这个事儿给办好,争取成为付家的一个骄傲。

而叶二老爷也说了,需要什么都开口,如果他到时候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也会去广定府看看书院办的如何了。

付氏回去后,从自家老爷那边听说了弟弟要办书院的事儿,就说道:“这办书院也不是个容易的事儿。”什么都要操心,也不知道仕松能不能办成。

叶二老爷劝道:“我看仕松这次回来,比以前要老成多了,何况是在广定府。他能回来说这个事儿,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与其让他不知道干什么的去远处不归家,不如就让他把书院办起来,其实,仕松这结识的都是名流,不说别的,学识也比一般人强,很多人都会慕名而去。我觉得他一定能够办成,且说不定以后就是广

定府的一个金字招牌。”

“何况,他如今都是要娶儿媳妇的人了,咱们再管上管下的,他也不能成熟起来,何不放手让他自己去干一番事业去呢?”

付氏听了说道:“老爷说的是,是我想的太多了。”

其实让付仕松去办书院,那绝对是风险很小的事情,付氏只是觉得这弟弟才回来,就又要分开了。

不过想着出嫁从夫,以前自己跟着丈夫在外地,还不是娘家的人都没有见着几面?

叶承修对小舅舅办书院的事儿,是举双手赞成的,这绝对是流芳千古的好事儿。先生可是很神圣的职业,成为一个书院的先生,那绝对是让人尊敬的!

要不是他年纪已经大了,读书读的都差不多了,绝对会跟着小舅舅去书院读书的。

而对于小舅舅要回老家办书院的事儿,叶四娘也是及其赞成,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啊。

和现代那种办私立学校,主要是为了赚钱不一样,这办书院很大一部分就是为了教育育人,有时候遇到那种天分高,勤奋的学子,那书院宁可不要束修,也会让人去读书的。

贫寒学子也能进去,只要你有读书的天分,有那种打动人的品格。

况且,付家绝对不缺钱,小舅舅不是那种为了钱才办书院的人,精神寄托大于物质追求。

“那是不是永信表哥就能跟着小舅舅一起念书了?”叶四娘问道。

“很有可能,要是明年永信考中了秀才,那下半年就是乡试,说不定他要试一试,但是这中间肯定是要在小舅舅的书院读书的。只希望永信争气啊,有个秀才的名头,到时候去书院的人才会多。”

这也是招生策略嘛,不过叶四娘想着永信表哥这次要吃苦了,毕竟他可是小舅舅的亲儿子,如果他都读书读不好,那么真的是不能让人信服了。

☆、第125章 往事如烟

皮毛的衣服终于做完,二房的人叶四娘都让人送过去了,只是老太太那边,要是让丫鬟送过去,那就是不恭敬了。

叶四娘只能自己亲自让人带着那狐狸皮的斗篷,去了颐景堂。

老太太这病也在进入冬季的时候,慢慢的好起来了。

说起来她这病也是心病,就是心疼那无缘的七千两银子。

叶四娘有时候会想,要是老太太知道她的无缘的银子跟自己有莫大的关系,她是不是就要让人把自己给打死啊。

但是,那也只是想想而已,反正她做这个事儿从来都不后悔的。

“祖母,这是我娘给您做的衣服,您瞧一瞧,看看合适不合适,要是哪里尺寸不对,我娘说,保证在过年前给改好了。”叶四娘说着,就接过鸀芍递过来的毛皮斗篷,这可是狐狸皮的,上面的毛纯正的很,握在手里又暖和又软和。

叶老太太看着这皮毛斗篷,说道:“你和你娘有心了,唉,要是我那七千两银子还在,我也能给我的乖孙女做好几套了。”

老太太如今动不动就把那七千两银子挂在嘴上,当然,主要是个自己的儿孙念叨,别人她不会说的,毕竟是自己吃了亏倒了霉,在儿孙面前没有避讳,因为儿孙不会笑话自己,但是在外人面前,要是真的说出去了,人家只会说她贪心,蠢!

“祖母,我们只希望祖母平平安安,无病无灾的,能长命百岁,别的都不希望。我们都长大了,应该是我们孝敬您,而不是让您补贴我们。”叶四娘觉得自己说的话都要甜死了,就是想堵住老太太说那七千两银子的嘴。

“唉,还是四娘你懂事啊,祖母很欣慰。可是祖母也想着能给儿孙留一些东西,到时候也是我的一片心呢。”

这怎么又来了啊,说来说去都绕不过这七千两银子,叶四娘心道,这这要留东西也是留给三叔他们吧,咱们可得不到一星半点的,从来都没有抱过希望的,所以现在一点儿也不失望心疼。

叶四娘突然想到,作为一直把老太太的东西看作是自己的囊中物的三叔他们,得有多憋屈郁闷那,那七千两银子就已经被认定是他们丢失的了。

“祖母怎么能这么说呢,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祖母,别的都不要说了,您试一试这个斗篷,看

看有没有不合适的,我让人改改。”

叶老太太这才停住了她的唠叨,然后穿起了这件护理毛皮的斗篷,一穿还挺合适的。

本来做老太太的衣服,都是从针线上弄来的尺寸,叶四娘还以为老太太生了一场病,会瘦下来,结果还是没变。

“祖母穿着真合适,祖母,既然这样,我先回去,您要是有什么想要吃的,告诉我,说不定我能做出来呢。”吃的可以,别的东西,像钱之类的,还真是不能给你。

像老太太这样的,只要心放宽一些,绝对能过的比谁都要,谁敢苛刻她?这可是伯爵府,上头有大理寺和御史们都盯着呢,没有人敢不孝顺,她想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绝对能实现,谁都不敢亏待她,结果她却不知足,偏偏想百尺騀头更进一步,更想着拔尖,又偏心,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就比如叶四娘,也只是明面上的孝顺,心里已经是淡漠了。一个不把你当孙女的祖母,她也没有多少的圣母之心,非要把人当成亲爱的祖母供着。

出了颐景堂,在半路上被叶六娘给截住了,问道:“你刚才去颐景堂了?”

叶四娘点头,“我娘给祖母做了一件衣服,我给送过去了。”孝顺的事儿也该让人都知道。不然岂不是太吃亏?

“那你可真厉害,我现在都不敢去颐景堂,祖母每次都会拉着我的手说‘要是我那七千两银子好在,我就可以给你们都留一份了’,这话说的我都不信,你信不?”

叶四娘微笑,叶六娘说道:“如今叶三娘可是从祖母生病,一次都没有来看过她,也不知道她后悔没有后悔,听了叶三娘的话,让那七千两打了水漂。”这叶三娘可真是个狠心的,要是老太太对谁最好,那绝对是叶三娘,就是这次出事儿,也是因为叶三娘,结果叶三娘竟然一次都不露面,看看祖母。

上一篇:与企鹅同 下一篇:重生纨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