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宅门记(123)+番外

“如果去,她会和姑娘一起,我们姑娘问叶姑娘好,姑娘说,这次的龙舟会,到时候姑娘去不去?如果去,她会和姑娘一起,刚好那边有一个小别院。可以提前住一天,也不用和人挤了。”郭蓉的丫头过来对叶四娘说道。

这才四月份,离五月初五,端午节还早着呢,怎么郭蓉就开始打算了?

“你回去跟你们姑娘说,我还不能确定,要是去,会提前告诉你们姑娘的。正好,我这边有我娘的嫁妆庄子上送来的大白桃,你带回去一篮子,让你们姑娘尝尝鲜。”

“那奴婢就替咱们姑娘谢过叶姑娘了。”

丫鬟璎珞回到平国公府,传了叶四娘的话,然后把那一篮子白桃给郭蓉看。

郭蓉有些吃惊,“这桃子够大啊,得了,一会儿我给母亲他们送一盘子去。”

“姑娘给各房里都送一些去吧,好歹是个心意。”璎珞劝道。

“送什么送啊,我自己的东西,凭什么给他们送?他们有东西了,什么时候给我和我们这一房送过?”郭蓉老大的不高兴,“统共就这么一篮子,分的过来吗?”

平国公府也是人口众多。有时候,好东西,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吃的到。

郭蓉亲自洗了一大盘子大白桃,然后让璎珞端着,到了自己母亲平国公夫人的房里,“娘,这是叶四娘送给我的,说是她娘的庄子上产的,我看这桃子这么大,跟寿桃一样,就给您送一盘子来,您尝一尝。”

郭蓉亲自把一个桃子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让丫鬟递过来牙签,插了一块儿给平国公夫人尝。

“果然好吃,甜味多滋,比那宫里的送来的要好多了。”平国公府人吃了一口说道。

☆、第103章 有些意思

“那是,要不是好吃,我也不能送过来给娘了。”郭蓉很自信的说道。

“对了,你说这是叶家四娘的母亲的庄子上出产的,”平国公府人问道。

“是,我让璎珞去长安伯府去,说端午看龙舟的事儿,四娘让璎珞带回来的。”

“难怪了,”平国公夫人说道。

“娘,难怪什么,”郭蓉问道。

“叶家姑娘的母亲是付家的姑娘,付家倒是把原厉王的一个小庄子给买下来了,娘小时候还去过那个庄子上,就吃过那个大白桃,也不知道是不是那边的水土好,桃子就特别甜,后来厉王坏了事儿,那个庄子就要被官卖了,娘就再也没有吃到这个大白桃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娘还能借了你的光吃到这东西。”

郭蓉一听也笑了,“娘几十年念念不忘的东西,那就真的是好东西,以后我让四娘多送一送,娘就吃个够。”

“哪里能这样?你这孩子,随便要东西可是不妥当的。娘吃个一个就可以了,好东西吃多了也没滋味了。你啊,就说这看龙舟,那还得个把月呢,哪里这么急匆匆的,到时候对方家里有事儿走不开呢?”这闺女怎么就不多想一想?

“我这也是提前打招呼,然后到时候四娘就被别人请了,也该是先到我这里,先下手为强嘛。”

“你是不是又和茵娘争了?别那那无关的人成你们两个人的出气筒啊。”叶家的那个姑娘,平国公府人也是知道很多情况的,家里父亲是吏部侍郎,走的是文官的路子,而本身是长安伯的弟弟,且大舅兄是炙手可热的付阁老,虽然他们是国公府,可是手里的实权并不多。叶四娘可不是自家女儿能随便甩鞭子的人。

这个女儿啊,怎么就给于茵和不来呢,见面就要掐架,见面就不消停。

“哪里有?娘,你放心好了,我和于茵现在已经不争吵了,真的!”

要是真的就好了。

平国公夫人问自己的儿子郭元召,“你妹妹是不是还是看着人家政哥儿就上前搭话?”

虽然这样说,是有些显得女儿有点不懂规矩,可是作为母亲,她必须问清楚。

郭元召说道:“那不过是妹妹小时候的事儿,现在已经不那样了,儿子觉得,妹妹对阿政没有那种心思。不过是因为小时候的事儿,所以和茵娘一直吵闹到了现在。”要是真有意思,那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小时候的郭蓉和于茵,看着司徒政长得好看,那时候才多大了,四五岁?就都想和司徒政一起玩,且两个人都有独占的心理,不准对方和司徒政玩,为此还打了一架。

这只是个因,以后就各种看不顺眼,不是斗嘴,就是吵架,反正是不消停,哪怕长大了,也是一样,倒真不和外面说的一样,是看上了司徒政,想要嫁给司徒政。

这些人也太会传谣言了!虽然他们家的姑娘不愁嫁,也不惧这种谣言,可是让人听了不舒服。

平国公夫人也是知道外面怎么说自己的女儿的,可是家里人都纵着她,哪怕她跟个男儿一样骑马甩鞭子,平国公还觉得有乃父之风,很是喜欢,“咱们家的姑娘,就要有这股精气神,和别人一样,养的是缩手缩脚的干什么?

又不指望她进宫当贵人,那么懂规矩干什么?只要咱们家不倒,她嫁到谁家,谁也不敢欺负,且她这种性子,也没有人敢欺负,这样才好呢,也面去了很多打主意的人。”

平国公以前防的是会有皇子想求娶自己的女儿,毕竟,自家也是国公府,女儿的出生够好的了,说不定有皇子想要借势,就看上了自己的女儿,所以一点儿也不拘束着自己女儿的性子,养成这样,也没有人敢娶回去了,结果皇上的皇子相继的夭折,只生了一个三皇子,还是病歪歪的,这下子没有皇子打主意了,不过郭蓉的性子已经养成,也改变不了了。

改变不了就改变不了算了,反正他们郭家的女儿不愁嫁,且姑娘家不就应该肆意一些吗?平国公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憋屈,所以郭蓉的性子就成了这样。

“不是就好,政哥儿那孩子长得太好了,且性情和你妹妹不适合。”平国公夫人说道。

是不太适合,他和司徒政是好友,知道司徒政定然不会喜欢自己妹妹这样的性子的。

不过随即郭元召就听到母亲跟自己说,要让自己成家的事儿。

“你也这么大了,是该成家了,你喜欢什么样的?跟娘说说。”什么性子的,到时候也好让儿子能够和妻子相处的很好。

“娘,这事儿,您和爹做主,孩儿没有什么意见。”郭元召就是这种一板一眼的性子,对娶妻他不排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是应该的。

且身为平国公的世子,选的妻子定然要能适合这个身份,有这个能力才是。

不然娶过来也是一种悲剧。要郭元召这样的人娶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当妻子,那就是天方夜谭了,那样也是害了人。

所以平国公夫人是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的儿子会被什么小户人家的姑娘给迷惑了,弄得非卿不娶。

得到了儿子的肯定答复,平国公夫人就放下了心,然后把今天叶家送桃子的事儿,跟儿子说了一说,“咱们家庄子上不是明天要送樱桃过来吗?到时候给叶家四姑娘送一些去,也算是礼尚往来。你和叶家的三公子不是关系也好?也送一份过去吧。”

上一篇:与企鹅同 下一篇:重生纨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