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宅门记(11)+番外

付氏没有说一句京里人的不好,只是打感情牌。不管怎么说,京城里的那些人都是自己丈夫的亲人,再不对,那也不是她能说的。

叶士英叹道:“夫人,二娘是我的女儿,我怎么会不心疼她?我是走科举的路的,如果送自己的女儿进宫,那成了什么?你放心,这事儿我是不同意的。咱们的女儿,自然要过平常的日子。”

对京城里的人的举动,叶士英是很心寒,就因为自己是四品的官,有这个资格送人进宫,而三弟的三娘同样是嫡女,却没有资格送进宫去,大哥的元娘岁数到了,可是却是庶出,于是最够资格的二娘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要说这不是他们几个人商量好的,叶士英绝对不会相信。他一心顾着京城里的人,可是京城里的人却这样对待他和他的女儿。

自己要钱,是为了谋前程的,结果直接说没有钱,跟自己哭起了穷,仿佛自己那几年送回去的东西都无影无踪了,放佛叶家的那也祖产都一点儿出息也没有一样。

仿佛只有自己送回去银子,京里的人才能活下去一样。

这还不算,如今连自己的女儿的婚事都要被利用,叶士英能不寒心吗?

“那老爷怎么回信?”付氏担心的说道。

“就说二娘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咱们是二娘的父母,婚姻大事本来就是我们做主的,拼着被母亲说一顿,也好过把二娘送到宫里去。”叶士英说道。

“老爷怎么说,妾身怎么做。”就算是被婆婆说成撺掇丈夫定下亲事又如何?总比被那些人给强逼着送到宫里去好的多。为了自己的儿女,她什么做不出来?

哼,这次老爷的心可是被伤的很重,真以为用一个孝道,就能说什么干什么?老爷是男人,男人最不喜欢别人逼迫着他做他不喜欢的事儿,以前是小事儿,老太太逼着老爷接受送过来的女人,这倒也罢了,反正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可是这一次次的逼迫,老爷能不心寒?能不有自己的打算?

☆、第12章 二娘的婚事

何况,老太太这是为了别的儿子逼迫老爷,换做谁谁会舒服?

付氏想着自己婆婆的嘴脸,她真的是够够的了。

叶士英说要给自己的女儿定亲,那就是动作迅速。

叶士英是进士出身,有很多同科的友人,这些友人大部分都授了官,这些人家里也都是有子女的,稍微一打听就能打听出来,何况他家女儿不差,也有人主动上门,提出有那么个意思。

大家门当户对,年龄相当,要是没有什么疾病,不良嗜好,是很能成为一门亲的。

以前的叶士英还顾忌这京城里大哥的元娘还没有定亲,现在也不去想了,元娘再亲也亲不过自己的女儿,何况这次的事儿,不用猜,大哥和大嫂肯定在母亲那边递了不少话。

“上次周大人过来,和我提过这个事儿,我倒是觉得他家里不错。”叶士英说道。

“周大人?他的年纪比老爷你大多了,家里难道有合适的人选?”付氏问道。

作为知府的夫人,外面交往的人的官职肯定得明白个七七八八,这位周大人,比自己丈夫早一科中了进士,如今也是一府知府,不过周大人是太安府的知府,太安府是肃南省的首府,汝州也属于肃南省,不过是肃南下面的一个州。

就像武汉是湖北的首府一样,太安就是处于那个地位了。

在首府当知府,虽然也是四品,可是比叶士英这一州的知府要强多了。虽然他这个地界也有一省的左右布政使,但是各管各的,影响不大。

叶士英道:“他家的幼子,如今没有说亲,今年有十六七岁了,我见过那孩子,读书很是用功,也通过了童生试了,明年过了院试,就是秀才了。”

付氏问道:“那应该是嫡出吧。”虽然这孩子听起来不错,读书读的好,能十六七岁的年纪,就能通过了县试和府试,但是如果是庶出,她还是有些不舒坦,主要是庶子媳妇不好当,以后在嫡母手里那可真不好过。

叶士英笑道:“当然是嫡出,不是嫡出我也不会说这个事儿,这孩子是周大人中年得的孩子,很有周大人的风范,我想着,是幼子也好,以后读书有出息了,分家单过,咱们而娘也不必受委屈,且二娘这些年,你一直都在教她管家,所以就是分出去住,或许还跟着夫婿外任,这管家那就没有问题,我想周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所以想着跟我们结亲吧。”

“周家人口也不复杂,周大人的爹娘都已经不在了,虽然周大人也有几个庶出的儿女,但是也都成了家,上头只有一个嫡出的同胞兄长,这样的人家,没有爵位,自然不会因为这个争的你死我活的,大家都是凭着读书的本事过日子,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自然不会看在眼里。”

付氏笑道:“老爷还知道这一亩三分地的说法了。”

叶士英也笑道:“这在外面久了,自然知道一二,二娘是我的女儿,我是一心为他打算的,夫人觉得如何?”

“老爷的眼光,我自然信的过的。妾身想着,能不能让妾身打听打听周太太的品行再做决定如何?”

女人和男人想的重点不一样,男人觉得这当丈夫的读书好,以后有出息,自然就能过的好。

而女人呢,想的是,嫁过去主要是在内宅生活,和婆婆妯娌接触的时间最多,如果这婆婆个性不好,那真的是受罪,像她,就深有体会啊,丈夫是很好,有出息,可是有个那样的婆婆,也就是外放了,她才不受那个气。可是这最开始丈夫没有出来的时候,她真是恨不得流泪到天亮,心里苦着呢。

“好,这有什么,咱们都是为了二娘好。”叶士英之所以想到了这周大人一家,还因为周大人隐隐的比自己的官位要高,同样是知府,可是所出的地方不同,就是母亲那边知道了,想要闹腾着把婚事退了,也不可能的。

这样就更牢靠一些。不顾妻子要打听打听,这也是应该的,毕竟是女儿自己要过日子嘛。

叶四娘也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的二姐就要定亲了,且这整个过程,二姐是一句说话的资格都没有的。

她这才意识到,这里是古代,是完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婚事,你根本就没有资格插嘴。那么以后自己也会被配给一个陌生人了?

想一想,就觉得可怕的慌。真的是思想上和别人不同步,那这难受就比别人多一些。

她该怎么办呢?难道真的就像二姐这样,让父母给说了个人家,然后到了日子就嫁过去,和一个陌生人慢慢的过下去?

“二姐,你难道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听到过?”叶四娘问叶二娘,这可是她的大事儿。

叶二娘道:“爹娘给说的,肯定都是好的,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对方和自己家门当户对,且听娘说对方读书也好,以后自己也和娘一样,就过着这种日子呢,这都是她熟悉的,她有什么好怕的?

上一篇:与企鹅同 下一篇:重生纨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