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桥流水人家(8)+番外

吴氏跟叶柱说的是:“他爹,我就陪着你去一趟姐姐家吧,好不好的,咱们尽尽心就好了,要是要不到也不是我们的错,你看怎么样?”

叶柱正为这个事儿头疼呢,听见吴氏这样说,哪里有不答应的?连忙就点头,“我这就和爹说去。”

“等会儿,这要不要得了钱咱们可不敢保证,要不了钱可不能怨我们!这话咱们得说清楚了!”

哼,真的以为自家男人去了就十拿九稳了吗?真的是想的太美了。

“这个是一定的,爹肯定也知道这个理。”

“那我家侄儿小山也要县试了,这次我也要顺道一起过去看看。”吴氏提要求了。

“这是应该,是要去!我找娘要点钱,咱们也送点东西过去。”叶柱说道。

你要是能要到钱就好了,吴氏忙道:“小山的事儿就用咱们自己的私房钱吧,毕竟不是大家的事儿。”

叶柱为有个善解人意的媳妇感到很窝心,媳妇真是太好了。

“还有,小桥天天都呆在家里,这次我想带小桥一起出去,她天天也干活儿,累着呢。”叶柱想到了那天小桥的话,就点头道:“没问题,小桥就跟着咱们一起去。”

于是叶小桥就有机会去城里一游了!

☆、8 臭不要脸的

叶家村经过石桥,到了官道,再行两个时辰就能到村里人所说的城里康县,本来叶家村附近也有个石门镇,只是不是经过官道,还要翻过山路才能到石门镇,所以叶家村的人一般都去康县买东西或者卖东西。

两个时辰,四个小时,这是按照走路来算的,庄户人家,很多人都没有牛车马车的,不靠两条腿靠什么?要是运气好,在路上碰见京城的马车,和人说说好话,捎带一程,一般都是会同意的,大家都是附近的乡民,帮一把手真的是没有问题。

叶柱已经和叶老头说好了,今天要去康县见大姐和二姐。叶老头自然答应,还叮嘱了,去了好好说话,不能吵架什么的,要是叶小桥听了这话,肯定会在心里说,老爷子虚伪啊。真是很虚伪。自己想要钱,自己不去,还让儿子去要,这是绑架叶柱和两个姐姐的感情。

而叶小桥的爹呢,倒是成了夹心饼干了,也幸亏他娶了吴氏,不像他那样软弱可欺,不然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下去了。

只是叶家的人都喜欢做表面功夫,面上大体上不错就行了,现在没有撕破脸,但是量变到了一定程度是会激起质变的。

叶小桥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呢。一大清早,叶小桥就行了来,穿好了衣服,带上了昨天晚上准备好的干粮,毕竟要走两个时辰的路呢,不吃早饭就没有力气。

叶小凤昨晚上就和叶小桥说了:“去了大姑和二姑那里,千万别拿好吃的回来,不然回来了就没有你的份儿了,不要管我们几个,你先把肚子吃好了就行。咱不能便宜别人。”

小凤说的别人就是叶惠儿和叶根,得了好东西,大部分就要交公,然后交公的东西大部分都进了四叔和小姑的肚子里去了。

叶小桥觉得现在的人都特别朴实,没分家之前东西上交都没有人有异议,觉得就应该这样一样。殊不知,这样下去,会养成很多人懒惰的习惯,因为既然都是交上去,那我为什么拼死拼活的?反正也有人干活不是?

大锅饭就是这样不好啊,所以要打破大锅饭,家庭才能进步嘛。

以上是叶小桥的胡思乱想。

趁着夜色,叶老二带着老婆和小闺女穿过了石桥,走上了官道,吴氏过一段时间都会问叶小桥走累了没有。叶小桥因为能出来,心里兴奋,一点儿也不累。吴氏笑了笑,这丫头,还真是有股韧劲儿,记得小凤这么大的时候,让她去她大姑那边,走不了多久,就说叫疼,累死了。

叶小桥感觉这春风吹在脸上暖洋洋的,真是舒服,柳絮也不像以前城里那样,到处乱飞,感觉这边的柳絮少的很,官道两边的村落不是传来鸡叫声和狗叫声,还有路上也遇到几个一起赶路的人,大家大了招呼,就继续前进。有些赶早去卖菜的人都已经回来了,可见他们得起多早。

“娘,现在不是没有人吗?他们这菜还卖的出去?”叶小桥看过去了一个卖菜的板车。

吴氏对叶小桥说道:“他们这些人要么是批给县里专门卖菜的铺子,要么是给大户人家厨房直接送过去的,有门路就好办事儿。”

原来是这样啊,如果自己家能这样买菜,能不能成呢?叶小桥想了想这个方法,但是就是现在拼死拼活的,钱也落不到爹娘手里,还是算了吧,怎么能便宜了别人?

看吧,看吧,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就是容易打击人的积极性,尤其是现在,大家都觉得干活儿是给别人干的,这家里能富起来才怪!

郭氏总以为把大家都握在手心里,那就是什么好处都是她的了,殊不知大家都有私心了。

人活在这个世上,可不是牲口,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有自己的思想,而牲口没有。

在半道上的时候,终于碰到了一辆马车,叶柱和人打了一声招呼,人家也痛痛快快的让他们三个人上车了。

这上了车后就快多了,过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康县。叶柱一家三口和赶车的大哥到了别,就直奔着叶小桥的大姑家去了。吴氏从兜里拿出了一点儿钱,对叶柱说道:“咱们总不能空着手上门去,看着不像话,你先去给姐他们买点东西,给外甥也买点吃的,我和小桥先过去。”

叶柱觉得吴氏说的对,就去买东西去了,反正大家都认识路。

叶小桥心里直夸吴氏,看看这一下子就把爹给支走了。这下子大姑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现在天已经大亮了,早饭也已经过了时辰,叶小桥的大姑家是红墙围成的一座房子,从外面看很是不错,等敲了门有人看门后,就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子立刻惊喜的说道:“二舅母,小桥,你们来了!娘,二舅母他们来了!”

这小子的叫声刚落下,就跑过来一个三四十来岁的女人,“二弟妹,赶紧进来啊。这么久都不来看我们!”

一番激动,等小桥被大姑抱在身边,被摸着头发的时候,已经见了几个表哥了,大表哥封一凡,今天十四了,比家里大伯家的大哥立春小个月份,如今正跟着大姑父在米铺做生意呢,以后也接替家里的生意。

二表哥就是刚才开门的那个小子,叫封双平,今年十二岁了。三表哥封叁定,今年十岁了。家里三个小子,所以大姑对女娃很是稀罕。见面就不离身了。

几个表哥都笑嘻嘻的,大姑母去了米铺了,大表哥本来也要去米铺的,不过现在家里来客人了,他让一个活计去店里说了一声,就留下来了,因为一会儿二舅要过来,他得招待。

叶小桥大姑又让二表哥去二姑那边带个信,今天中午就一起了。而说了一会儿话,大姑肯吴氏有话说,就让三小子封叁定带着叶小桥出去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