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桥流水人家(52)+番外

好吧,一起就一起吧,小桥最为最小的人,是没有决定权的。

不过不是说了去买小鸡仔的吗?为啥表哥还买了好几包的点心?立夏阻止都阻止不来。唉,有个对自己家好的表哥,真的是很感动啊。不过回去了,爹和娘肯定要说他们了。

娘最不希望自己家麻烦大姑家了,本来鱼塘的事儿就是大姑家帮的忙,再送东西,还不被娘给说死啊。

娘说了,这大姑不是咱们一家的大姑,还是另外几家的,到时候要是知道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说大姑偏心,到时候会给大姑家惹不少麻烦,所以能不麻烦大姑家就不麻烦大姑家。

只是一凡表哥盛情难却,东西都买到手了。还说,立秋和小凤小桥平时也吃不到,他当表哥的给买了还不行?

这话说了,立夏这个当哥的就不好说啥了。

“大表哥,咱们去买小鸡仔吧,我们到时候要去等村里的马车。”小桥说道。

“哦,你怕到时候赶不上啊。不用,表哥给你找辆马车送你们回去,你们买了小鸡仔,和那么多人坐一起,也不方便。”

小桥的本意是不想让一凡表哥再多买东西,没想到竟然扯出马车来了。“表哥,您还是别找马车了,我们就跟着一起好了,大家一起好说说话。”您这马车送人,咱家又是在村尾,这不都看到了啊,传到了上房,还不定咋样呢。

“是啊,表哥,我和小桥买完了鸡仔,一会儿就去做马车回去了。”立夏也跟着说道。

封一凡想了想,说道:“那好吧,不过下次来康城了,不能不去我家里,不然表哥知道了生气啊。”

“肯定过去!”立夏想的是下次过来给大姑他们带下乡下的东西过来,这样去一趟,心里也舒服一些。

这时候齐公子问道:“你们要回哪里?”

啊?是问他们吗?小桥和立夏都觉得这位齐公子轻易不说话的,更何况是他们这两个乡下人?

立夏忙道:“我们回叶家村。就是石门镇的那个。”

“刚巧,我要去石门镇一趟,顺带就把贵表弟表妹送了吧。”齐公子说道。

“这个,齐公子,会不会太麻烦了?”封一凡说道。

“就这么定了。”齐公子一锤定音。然后就没有说话了。大概齐公子不会说,麻烦什么,一点儿也不麻烦的客套话。

这个时候集市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不过封一凡带着他们去了专门卖禽蛋的店里,原来这样的店,也有专门卖小鸡仔的,真是不可思议啊。

后来小桥才知道这禽蛋店里的小鸡仔都是那些卖鸡蛋的人放在店里代卖的,店主抽取一定的费用,这还真是无钱不赚那。

每次买鸡的时候,叶小桥都有些纠结,就怕自己吃亏,买的公鸡多过母鸡。可是真的没有人能认

出小公鸡小母鸡来,完全靠运气了。

这次叶小桥下狠心买了五十只,要养就养多一些,虽然花去了不少钱,但是以后长大了,下得蛋就多了去了。

齐公子有自己的马车,叶小桥坐上马车的时候,觉得自己和哥哥带着这小鸡仔做人家的马车有些格格不入。

封一凡没有跟着一起去。

一路上除了赶车的车夫在外面外,其他的三个人都没有话说。

立夏是觉得和这齐公子在一起有些拘禁,而齐公子估计是本来就话不多,叶小桥倒是想说几句话,但是看这情形,也闭上了嘴。还是不说为妙啊。

这齐公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却把两人送到了快到了石桥的官道上,立夏谢过一边,那齐公子也没有说啥,就让车夫赶着马车走了,这事两兄妹才松了一口气,一路上估计两人都憋着呢。

叶小桥突然很想笑,这事儿细想起来还真的挺逗的。

立夏抱着装挤在的木箱子,对叶小桥说道:“小桥,你乐什么呢?”

“啊?我笑了吗?”叶小桥觉得自己没有笑出声啊。

“哥,我是觉得咱们今天听逗的,你说大表哥和这齐公子怎么就碰上咱们了呢?”

立夏道:“还是赶紧回去吧,爹娘他们肯定着急了。”

到了家里,吴氏看买了这么多小鸡,就说道:“咋买了这么多?”

小桥忙道:‘娘,多买些,也早点长大。“

吴氏没有说啥,把小鸡给安置好了,又看见两人带回来的点心,就问道:“是你们表哥给你们的?”

立夏道:“嗯,中午吃饭的时候,碰到一凡表哥了,带着我们去吃了酒楼的饭菜,回去的时候,给我们买点心了。”立夏是实话实说,吴氏道:“以后别这样了,你们姑家的钱也不是大水冲来的。”

“娘,我知道了!”

叶小桥家后面过了菜园子就是山了,那山有一片都是秃的,叶柱就打算在那片开荒。今天就是去干活儿去了。

晚上一家人都回来了,知道立夏把鱼苗的事儿谈妥了,都很高兴,吃着从康县带回来的点心,真是心里舒畅多了,小凤是遗憾没有跟着一起去酒楼吃饭,到睡觉的时候,还在嘀咕。

听说了那齐公子的事儿,就问小桥:“那齐公子是啥人,你知道不?”

小桥摇头,“一凡表哥就说了是齐公子,我们总不好当着人家的面问吧,不过我猜肯定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反正以后也见不了面了,问这个干啥?”小桥觉得和这齐公子也就是一面之缘,以后肯定是不会见面的。

人哪,这一生之中,只见过一次面的多了去了,总不能每个都知道是干啥的吧。

小凤听了,也没有问什么了。她明天还得去张地主家帮工呢,得早睡了。

过了几天,立夏又去了康城一趟,果然把鱼苗给带回来了一些,放进了池塘里。这池塘第一年可以不用挖淤泥,第二年的时候,就必须挖了,不然对鱼的生长就不好了。

立夏决定先再干一年,然后挨着这个鱼塘,再挖出一个来,以后这两个鱼塘就可以换着挖淤泥了,不至于池子里的鱼没有放的地方。

转眼就进入了冬天,这给孙管事那边送的鱼也差不多了,等这最后一趟送了给朱大户家过年外,剩下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了,小桥觉得这冬天卖鱼,肯定是比平时要贵,立夏也有这种想法,不过上次他答应方大叔,不在康城的集市上卖鱼的,就说道:“剩下的鱼,咱们过年要留一些,还要送一些,村里人还要买一些,估计也没有多少了,我看咱们就不必去集市上卖了。”

大家都深以为然,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50 雇人什么的

最后小桥把账本一结算,除去成本人工等等,这一个鱼塘还能赚十三两银子多呢。包括叶柱在内的都很激动,要知道叶柱以前哪里能赚这么多钱?打短工和庄稼地里的收成,哪里有这么多?

立夏道:“咱们先把舅舅舅母的帐给还了,无债一身轻。明年情况肯定更好。”

小桥忙道:“还有我呢,我卖鸡蛋也赚了有一两多呢。明年肯定也能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