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桥流水人家(268)+番外

小裴氏心道:“这前程好,就是需要纳妾?人家给你送人了,你用不用,别人还追着问?那上峰和同僚没有那么无聊吧,人是收下了,但是当丫鬟当姨娘还不是人家说了算?真正有心不纳妾的人家就是有办法,何况,三婶的二哥还是他娘说的不准纳妾的呢,这孝道二字可不是说着玩的,有了这个挡箭牌,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吧,因为当今都是以孝道治天下的,难道你还要违背上头的意思?”

不过当着母亲的面,她不会这么说,反正吧,娘也不是坏心,只是跟自己说说话,也是给自己提前说了,以后自己的丈夫有了小妾了,那也不要怨恨,也要好好的过下去,对这个,她是没有什么意见的,毕竟从小见得多了,只要齐天赐不像齐老太爷一样,把一个姨娘给宠得无法无天一样,到时候忘了嫡庶之分就成。

不然那可是乱家的根子了,而且纳妾可以,良妾绝对不行的,薛姨奶奶不就是因为是良妾,所以不能随意处置吗,才会越来越厉害,最后害人害己。

而那些有卖身契的小妾,到时候一个不好,还不是能随意处置?提脚就可以发卖了。

余氏最后说道:“我实在是喜欢你三婶的那两个双胞胎,你说他们家族里有这个遗传?”

小裴氏笑道:“是啊,三婶的爹就有个双胞胎姐姐,而三婶的二哥和姐姐也是龙凤双胞胎,现在三婶自己也是生了天旭和明玉。”

“那他们这一家子还有没有没有嫁人的姑娘?”余氏问道。

小裴氏不由的好笑:“娘,你有什么打算?不会是也想有双胞胎孙子吧,但是那辈分对不上啊,三叔辈分大呢,和我们都隔一辈呢,到时候真要有了亲戚关系,可不就乱套了?”余氏的儿子可是挨了三婶一辈了,这三婶的平辈嫁给自己的弟弟之类的,那可不就是辈分上不对?到时候该怎么叫呢?

余氏叹道:“我也就是这一想法,算了,你说的也对,唉?要不要让你小兄弟和明玉定了亲了?”

“娘,你这想什么呢?明玉才半岁不到呢,我那小兄弟都十一岁了,这也相差太远了,不成不成。”

☆、207 姻亲之间

“你三叔和三婶还不是相差那么多?怎么就不成了?”余氏倒是觉得自己突然的想法很好呢。

“娘,咱们这边一厢情愿呢,三叔那边可不成,他们舍不得把这么小的姑娘都定亲了,你想一想,要是您,您舍得吗?好歹也等大个几岁了再说吧。”哪里有这么小的就定亲的,这娃娃亲弄不好,以后两家人的关系就会乱了的。

“娘,您要是真定了,那可得至少十五年才能给小兄弟娶亲吧,这万一中间小兄弟有了庶子什么的,您说怎么和三叔他们交代,三婶和三叔可是对自己的孩子疼的不行的,您啊,就别想这个了,小兄弟好是好,但是这年龄对不上,娘您要是再给我生个小弟,那就有可能。”

“瞎说,我这一把年纪了,生什么生啊,你这打趣娘呢。”余氏笑骂道。

“有什么不可以的?不是那布政使的张夫人都年过五十了,还生了一个小姑娘吗?人家张大人高兴着呢。”小裴氏说道。

“你只看到人家高兴,不知道背后别人都怎么说他们的,算了,不和你这丫头瞎嘀咕了,我这也要准备走了,你自己在府里好好的保重,记住娘说的话,这男人啊,都跟小孩子一样,需要哄的,有时候把他们当小孩子哄哄,就逃不出你的手心。”

余氏这边还有给明玉定娃娃亲的说法,那边齐大老爷说了,好歹大家一起过个年,就不让齐琰他们回康县了。

现在又守孝,就是回去了,也没有什么事儿。

齐琰和小桥商量了,倒是答应了下来,一来是天旭和明玉年纪小,这来回折腾,有些吃不住,二来,府里现在就是大房和三房的人,没有二房的人有别样的心思,倒是不用怕什么,不过齐琰和小桥也和大房的人说清楚了分家了就是分家了,一应开销什么的,都是他们自己拿钱出来应付,亲兄弟明算帐,不然以后有了龌蹉,那就不好了,这点儿他们必须坚持。

齐大老爷最后也同意了,所以小桥他们只是住着这里的房子,其他的都是用自己的钱。

这样才好相处下去。这已经过了八月了,还有几个月就要过年,所以小桥觉得就在这里过个年,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哦,如果坚持让齐琰回去康县,齐大老爷那边也不会觉得好,好像还觉得齐琰是上门女婿一样。

既然这样,那就在这里过年呗,等明年春暖花开了,带着已经一岁的天旭和明玉回去,正好。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康县现在已经成了齐琰的家,他们就是赶回去,也没有什么礼法上的错误,但是齐大老爷坚持如果小桥自己还非要对着干,那就有些不好了,虽然小桥很是想念康县。

不过对小桥来说,也有个好消息,齐大老爷知道小桥的二哥是举人,过几年也是要去京城赶考了,就跟齐琰提了让立秋到省城来读书的意思。毕竟省城的先生比一个小县城要好一些。

“你是说,大哥想让二哥过来,和天赐天宇一起读书?”小桥问道。

齐琰点头,“大哥丁忧在家,也肯定会指点天赐的,二哥跟着一起,能学不少东西,大哥给天赐他们请的先生也是很好的先生,立意破题方面,绝对别别人强。”而且就是中了进士,这以后当官,也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大哥当了那么多年的官,这方面比别人强。

小桥知道这是很好的事儿,有吏部尚书这个高官指点自己的二哥,那真是受益匪浅,且天赐也是举人,到时候学的东西也是相同的,齐大老爷看在姻亲的份上帮自己二哥一把,这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多一个官场上的朋友总是好一些,而且二哥和天赐到时候有了同僚之宜,以后也能相互帮衬着。

所以小桥点头,“不过二哥和二嫂这成亲也没有一年呢,突然分开也不是个事儿,我想着能不能让二嫂跟过来,照顾二哥的起居。且二哥住在这里总归是不方便,想给他租个地方住下来。”一应物事起居什么的,让他们自己做主,也是好的,不然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也不太好了。小桥也不想自己的二哥在这方面受委屈。

帮衬是好的,但是却不能太过了,让二哥觉得低人一等,那种感觉很不好。

齐琰说道:“何必租房,离我们这老宅不远,就有一套院子,是当初分家分给我的,到时候让二哥他们住进去,你放心,在这里是大哥他们的房子,住进来是有些不好意思,我们是二哥的妹妹和妹夫,他这是住进亲戚家里,绝对合情合理,别人就是想说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如果不是在康县安了家,说不定我以后就会住到那个院子里去的,我这就派人去打扫一停房子,让二哥和二嫂住进去。”

这样倒是挺好,大房这边毕竟是分了家的,都住在这里有些不妥当,不过既然二哥和二嫂要过来了,那么自i是不是也应该住过去呢?不然这当主人的在别人家里住着,让客人在自己屋里住着,这也太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