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桥流水人家(159)+番外

小凤也舍不得家里人都搬走了,但是看家里的发展趋势,这以后肯定不会窝在这叶家村的。所以她得尽快适应,而且嫁人了,不能老是朝娘家跑,这也是当媳妇该知道的。

有些事本身就是很无奈,小凤现在没有自己的娃子,等她有了自己的娃子了,肯定心都放在自己的小家了。

最后上房过继的结果,还真是如小桥猜测一样,是要在外面抱养一个,不过据说那边还想让小桥家里人帮着弄个娃子,被立夏给拒绝了,这可是大事儿,是一个娃子,而不是一斤肉,而且以后这娃子还要继承香火,真的让立夏去给他们弄,要是以后好还好说,但是要是不好了,肯定会怨到立夏身上,到时候就算是牛皮糖了,他立夏也不是蠢人,不会干这样的事儿,再说了他是晚辈,没有自己给自己找个堂弟的,他只能说是可以帮他们在族里说些好话,让他们可以同意上房的人去外面抱养一个娃子,其他的他做不到。

而且立夏话里面的意思也透露出来了,他对他们说的要过继立秋这件事很不满意,现在能帮着给族里说点好话,已经是很勉强了,如果再提出些不可思议的要求,那么以后就不走动好了。这样上房的人才作罢。

最后好像是在哪个养生堂抱养了一个男娃子,据说才只有几个月,被徐氏养了起来。

而立夏心里却有了打算,他真的是准备在康县买房子了,不仅仅是以为这乌七八糟的事情,还有就是他在康县的铺子生意很好,要是全家都搬到康县去,那他就没有啥后顾之忧了。

人都是要朝前看的,就是以后立秋能更近一步了,难道还要窝在这叶家村?所以他跟大家说了自己的意见。

吴氏道:“你媳妇还大着肚子,这时候搬不好吧。”她也担心小凤,这要搬走了,不就只剩下小凤一个人在这村里了?

立夏说道:“先还要在康县看房子,哪里能这么快?还有铺面也要看,咱们家到时候要买个大一点的院子,这地方都要选好了。”

叶柱难得的开口了,“要是搬到了县里,咱们家的地咋办?”他是不想搬到县里去的,一辈子在地里刨,真的到了县里,他都不知道该做些啥了。但是如今是儿子当家,他以后也是跟着儿子的,不会太反对,就是对家里的地不放心。

“这个我也想了,咱家的地到时候可以佃给那些少地的,到时候收租子就成了。”爹是喜欢种地,但是总有种不动的时候,也应该提前适应不种地的日子了。而且等自己的媳妇生了,也就有孙子可以带了,不会闲的没有事儿干。

吴氏点点头,“这个倒是可以,我记得有好几家都是种田的好手,就是家里地不多,过的苦哈哈的,如果能够租给他们,倒是不怕把地给糟蹋了。他们也能把日子过的好一些。”

“家里的鱼塘我看墩子干得不错,还是交给他,然后我再安排几个人帮着他,这样也没有问题。

后山的果树也有长工看着,我想把老梁给提个头,咱家的长工以后都归他管,这乡下的事儿有他看着也可以放心。”

大家看立夏把事情都一条条的都考虑到了,也觉得即使搬到康县也没有啥可担心的。

至于这乡下的房子,就当成是以后的祖屋,等过年的时候过来住也是可以的,家里还有长工看着,老梁那边也会管着,不会糟蹋的,吴氏和叶柱也说了,等他们老了,说不定就会回来在这边养老,所以这房子是要好好护着的。

人家大户人家在自己的老家也是有房子的,也是有下人看着,然后空置着,就是当作老屋祖屋,是个心里的念想。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想着要把这房子给卖了,毕竟是自己的家。

吴氏道:“要是房子能提早买,儿媳妇也可以先送过去,咱们弄平稳一些,毕竟在县里大夫和稳婆也多一些,还有亲家他们隔得也近一些。”是真的为金氏打算的,吴氏是个好婆婆,这一点不用质疑。

于是立夏就开始在康县找房子,这以后说不定大半辈子都要在康县过日子了,所以必须找个好一点的,他又是找牙行,又是拖关系,并且自己亲自去看了好几个地方,还是没有定下来。

齐琰齐公子也知道了这个事儿,就找了立夏,对他说道:“我手里倒是有个宅子,不知道你觉得如何,是个四进的房子,院子也大,东西厢房也有。若是立夏兄有意,不妨去看看。”

齐公子介绍的地方当然是没得差的,立夏自己跟着齐公子去看了一遍,果然是个好地方,一进正门就有一块儿大影壁,青砖瓦房,绕过影壁不是像那些大户人家一样是二门,而是有一片儿大院子,这个院子立夏想着到时候就给爹用吧,免得他无聊。

而正房是不大不小的六间,东西厢房后面是两个跨院,从跨院旁边走过去,后面又是不大不小的一个院子,绿树葱葱,真的是很不错。

立夏看了满意,不过这四进的院子,还是县城里的,不知道得花多少钱,虽然自己手头上的钱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太贵,他还是买不起啊,况且这地段真的不错,出了胡同就到了县城最热闹的大街了,但是房子这边却丝毫感觉不到那种喧闹,真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相信如果是立夏自己,肯定是找不到这样的房子的。

齐公子道:“这个宅子原来是一个朋友在康县买的,不过现下他已经搬回自己的老家了,走的也匆忙,房子也没有卖出去,就拖了我帮着卖掉。我看着这地方还可以,就让你来看看。”

立夏真诚的说道:“不瞒齐兄说,这宅子我是看重了,只是不知道这价格方面咋样?要是太贵,我有些负担不起。”在齐公子面前说自己没有钱,他没有觉得尴尬。

齐公子道:“我那朋友走的时候,跟我说,能卖出去八百两就可以,如果是立夏兄买,我看看能不能找我那朋友说说,若是能便宜一些更好了。”

“那我在这里多谢齐兄了!”这样一个四进的宅子,八百两真的是很便宜了,而且还能讲价,立夏觉得真的是占便宜了。如果不是齐公子,哪里有自己啥事儿啊。

最后立夏以七百五十两的价格把这宅子给买了下来,在康县衙门过了户,拿了盖了章的房契,叶家算是在康县也是有了自己的房子。

☆、127 各房的反应

小桥和家里人都看着新拿到的房契,都和激动,这要是搁几年前,谁能想到自家能在县里买房子啊,还是四进的,现在可真是美梦成真那。

吴氏问道:“这样好的房子真的是咱家的了?立夏啊,娘这一辈子真的是越到后面越享福了。”

说的大家都笑了,当初不管情愿不情愿的,现在真真实实的房契在手了,这多好的事儿啊。而且听立夏说,那县城里的房子比现在叶家村的房子还要好呢。

不过小桥觉得村里的空气更好一些,但是一想,这古代的空气就是再最不好的地方也比现代要强不知道多少倍,除了烧柴能弄出点烟来,其他的真是纯天然,看天都是那么的兰,所以在县城里空气肯定也是很好的。既然家里要发展,还是朝城里搬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