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46)

可是这男人却觉得自己去外面做活,不是那块料,只有伺候庄稼的时候,才觉得舒坦。

男人不去,她还能怎么着?本来打算哪怕厚着脸皮也要让老二他们给自己的男人找份活儿的,谁知道男人死活不去。

其实这何翠姑的脸皮真真是厚了,当初还让人写了字据,各不相干的,这有了好事儿,还想着找上门,真是够不要脸的。

赵金生都觉得脸红,所以坚决不去。

“人我都给你找好了,已经让人签了担保了,明年你就直接去县上报名,参加县试。”梨花爹对赵水生说道。

他现在热情很高,自己这个女婿,虽然读书晚,可是真的很有天赋,一点就通。

如果是赵家这边从小就培养起来,那么现在说不定连举人都中了,还用苦哈哈的种地?

只是世上没有如果,现在水生是他的女婿,梨花爹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赵家人目光短浅,还说那些侮辱人的话,到时候等他女婿考上了,让这些赵家人后悔去!

“多谢爹!”赵水生道。

“你要谢我,就好好的把明年的县试考过了。水生啊,爹的指望可都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要让我失望。”梨花爹拍了拍赵水生的肩膀。

赵水生道:“我尽力而为。”

科考,一大部分考实力,但是还有一小部分靠的是运气。赵水生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就能考上了。

“梨花今天怎么不在家?”梨花爹问道。

这也太不像话了,女人家不在家里,去外面去,把自己的男人留在家里,太不贤惠了。

赵水生道:“是绣铺老板家的孩子要定亲了,请梨花过去帮忙。”

李梨花是前几天就被刘大姐邀请了,她家的大女儿已经说亲了,这不,就要定亲了。

定亲也是大事儿,需要人来帮衬,刘大姐的夫家也没有什么人,就把包括李梨花在内的几个人都请了来,也是壮壮声势的意思。

李 梨花以前只是见到的都是官媒,今天倒是见到了这种不是官媒的媒婆,说话的语气夸张了一些,不过那话从嘴里说出来,也叫顺溜。刘大姐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 和刘大姐长得很像,说的亲也是和自家门当户对。媒人婆把好听的话不要钱的说出来,最后把婚期也定了下来,两亲家就都皆大欢喜。

至于聘礼和嫁妆这些事情,也是要两亲家私底下商量的。

刘大姐也是大方,给媒婆的红包足足有好几两。

那媒婆喜笑颜开,又输了一通好听的话。

李梨花听着嘴角翘了起来,这媒婆还真是说话不重样啊。

“你是梨花是吧。”没想到临走的时候,那媒婆竟然停下来和李梨花说话了。

“请问你是?”李梨花记忆力没有这样的一个人那。

作者有话要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谢谢亲推荐的药西替利嗪,昨晚上买了,吃了,感觉今天好多了。

这药房里的人,啥东西都朝贵的推荐,真是服了他们了。

本来有八块钱买的到的药,给俺推荐了一个二十几块钱的,然后说八块钱的没有了,那时候天晚了,难得跟他们计较。

平时去买药,比如买皮炎平,结果人家就是给你推荐几十块的不知道名称的药,说那种药更管用一些。而皮炎平才十块左右。

☆、第37章

“啊呀,我还是你和赵家二小子的媒人呢,不过也过去好几年了,你记不住也是没有什么奇怪的。”那媒人喜笑颜开,“当初我就觉得你和赵家二小子是天生的一对,现在你们都在镇上住了?看,这日子不就过的好了吗?”

绣铺老板结识的都是有钱的人家,这媒人还以为李梨花他们也是有钱了,还搬到了镇上了。所以才这样说。

当初这两家子都不同意这门婚事,一个嫌弃对方不是读书人,一个嫌弃对方读书把家里都败了,女儿嫁过来,肯定没有啥嫁妆的。

就这样的两家子,她竟然把婚事给说成了,提起这个,这媒人都觉得脸上有光。

所以甭看过了几年了,这媒人还记得李梨花呢。

再一个原因就是,这李家的姑娘和赵家的小子,长得都很不错,跟乡下那么些人还不一样,都是白白净净的。

李梨花一听,这还遇到了李梨花和赵水生的媒人了,你这媒做的可真好。李梨花心道。

“原来是您啊,您现在把媒都做到镇上来了,真是了不起!”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这媒人喜笑颜开,“也就一般,我啊,也就指望着这张嘴过日子了,不然家里头可怎么活啊,我还等着再干个十几二十年,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给你的儿女说媒呢。你孩子有几个了?”

“还没有呢。”李梨花说道。

媒 人觉得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不过当媒人的,那是见人说什么话,“我这一辈子啊,见到的人和事儿也多,还有很多人家,那是十年都肚子没有动静,但是十年后, 那跟下猪仔一样,孩子是一年生一个,你们都还年轻呢,指不定过段时间就有了。你啊,有什么生意可得照顾照顾我,我说媒,绝对让双方都满意。”

这媒人是不错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啊,看李梨花如今在镇上了,还跟绣铺老板关系很好,于是

就主动打了招呼,然后顺理成章的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因为她和赵水生就是这个媒人做的媒,所以更有说服力吧。

李梨花觉得,这个媒人生意兴隆,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真要有人说媒,我一定推荐你。”李梨花也笑着说道。

从刘大姐家里一路回去,天气已经微微变凉了。

路上的行人有的已经穿上了夹衣。

李梨花想了想,去了成衣铺子,她要买些棉花,今年多做几床棉被,以前带过来的旧棉被,都已经不暖和了,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都拿出来晒了,可是还是不如新棉花暖和。

成衣铺子卖棉花,是可以送货上门的,李梨花买了好几十斤重的棉花,又选了被面,先交了定金,这个成衣铺子的人会送货上门。

等她回到家里,梨花爹已经走了。

“怎么今天爹没有留在这里吃饭?”李梨花看屋里没有人,她记得自家那位爹是今天过来的。

赵水生道:“他半个时辰前已经回去了。”

其实是因为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赵水生要去做饭,而那位老丈人觉得君子远厨庖,读书人不应该去厨房里做饭,所以不准赵水生过去。

但是最后抵不住肚子饿,所以赶紧交代赵水生要好好读书,别浪费功夫,自己先回去了。

李梨花很无语,“怎么不去街上买些熟食呢?”哪怕是包子也成。

“大概是岳父不想花我们的钱?”赵水生想了想说道。

“那你吃没有吃?”可别告诉她,到现在还没有吃饭。真成了十指不沾阳春水了,什么君子远厨庖,都还没有成为君子呢。

上一篇:穿越之野人纪 下一篇:豪门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