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42)

“嗯?这不是亲家吗?怎么到了地方,也不进去?”梨花爹从另一头过来,看见在门口徘徊的老赵头,就说道。

老赵头看这亲家竟然过来了,真是吃惊了。因为这个亲家是个读书人,最看不起自己不识字的女婿。

从二儿媳妇嫁过去,都没有去过他们赵家,今天这是怎么了?说话的口气跟是在自己家里一样。

“哦,亲家,你这是来干啥来了?”既然这姓李的都能进门,他这个姓赵的,干啥不能进门了?

所以李梨花和赵水生就看见两个爹一起进来了。

老赵头一看儿子和儿媳妇的穿着,这心里又别扭了,因为赵水生两口子穿的不再是补丁加补丁了,穿的都是一点儿补丁也没有的衣服。

“爹,你们来了。”赵水生两口子异口同声的说道。

老赵头点点头,直接就进去了。

李梨花自然看到了老赵头那不舒服的眼神,这难道是来找茬的?

要说赵家,老赵头倒不是和赵婆子一样胡搅蛮缠,可是也说不上对他们好,分家的时候,一句帮着他们的话都没有说。

等他们说把房子给了他们养老,老赵头也一点儿也不含糊,可以说,在李梨花的心里,这种人就叫做虚伪。她前世见得人多了,说心里话,还不如赵婆子这样直接泼起来来的干脆呢。

老赵头看了一圈,然后坐下,对赵水生说道:“你们在这镇上过的好不错呢,这样爹就放心了。”

“爹还担心你们分出去过不好,看来是白担心了。”老赵头说道,“镇上干啥都要花钱,你们可要省着点花。现在今年天气又大旱,老天爷不赏脸,地里的庄稼收成不好,庄子上的人都急的发愁。”

“亲家,你说这个干啥?女婿他们就分了两亩地,就是丰收了,也不够他们吃的。”梨花爹现在对这个女婿很是满意,所以也能帮着自己的女婿说说话,这里面他和老赵头是平辈,只能他来说了。

这个亲家,扯来扯去的,你急的发愁,关我女婿什么事儿?都已经分家了,分家就是两个户籍,这一点,对读书人来说,可是很明白的。

可别因为这个亲家又弄什么无理的要求,害得女婿不能好好的读书,他还想着,就女婿这水准,明年下场去试试呢。

读书人被这些俗事给缠住了,浪费了精力,那可不成。

他都已经打消了自己去科考的心了,一门心思的放在自己女婿身上,是容不得别人来破坏的。

梨花爹仗着自己的童生的身份,觉得可以好好的跟老赵头说道说道。

李梨花心里想笑,自家爹这个脾气,对付别人还真是让人感觉特别爽快。当初,他可是不分青红

皂白的就把她给赶走了,如今对上的是自家的公爹,不知道有什么效果。

作者有话要说:赵家的人是无论如何也看不上赵水生能够考什么秀才的!

☆、第34章 异想天开

老赵头一噎,不知道该说些啥。

他本来是想着,自己说些这个,老二两口子看样子过的还不错,到时候能不能帮衬一下。

这当爹的心那,就希望大家都过的好一些,一个不好了,过的好的,能伸把手,那不是大家都好了?

兄弟之间也能感情更深一些是吧。

可是被这亲家指着鼻子说,当初分家的时候,只给老二两口子分了两亩地,还是不好的地,别的什么都没有,他能说啥?

没想到梨花爹接着说了,“听说当初梨花和女婿把自己分的房子都给了你们亲家养老,那房子可是我女儿的嫁妆钱,这出嫁女儿的嫁妆,按照律法,我们娘家人是可以过问的。

只是我女儿遵守孝道,所以我这当爹的才没有亲自过问。

亲家啊,知足常乐,才是长寿之道啊。”

把老赵头气个倒仰。

这个李老头说啥知足常乐,是说自己不知足了?这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了!

又那律法那一套来吓唬人,欺负他不识字是怎么的?

可是,老赵头到底还是怕这‘律法’二字,加上当初那房子确实是儿媳妇的嫁妆钱盖起来的,这一点儿也不能否认。

老赵头忍着气,笑着说道:“亲家,我只不过是唠叨唠叨,今年确实是天气大旱了,幸亏官府的老爷体谅咱们,给减了税,不然这日子可真的过不下去啊。

唉,不说这个了,对了,水生,你们送去的中秋节的节礼,我和你娘都收到了,你娘看着很高兴,只是以后可不要这么浪费了,你们在镇上也不容易。虽说是你们认识了有本事的人,可是人心隔肚皮,可千万不要轻易轻信人那。”

“爹说的是,我记下了。”赵水生道。

老赵头又问梨花爹,“亲家,你这过来是干啥来了?是中秋节的时候,请水生他们家去?”

“亲家,中秋节是一家子团圆的日子,梨花嫁到赵家,就是赵家的人了,中秋节回娘家算怎么一回事儿?”梨花爹说道:“规矩就是规矩,可不能坏了。我这是看女婿读书不错,所以过来指点指点他的。”

梨花爹也不怕老赵头知道,反正这事儿是早晚的事儿。

“啥?水生读书?这是咋回事儿?”老赵头本来想从中秋节引来话来,让赵水生两口子家去的,谁知道竟然听到这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水生读书?他,他会吗?这不可能嘛。

梨花爹骄傲的说道:“这还不是我闺女的功劳,你家水生娶了我女儿,这几年,我家梨花就每天教他识字,写字,这不,就能读书了,我再指点指点,到时候也考个秀才当当。”

拉倒吧!一听考秀才,老赵头心道,你这一辈子都在考秀才,可是到现在还不是没有考上?把家里折腾的够呛。不知道背地里大家都在说你?

老赵头苦口婆心的说道:“读书啥啥不要钱?听说这笔,这纸,都可贵了,还有那书,一本我们庄户人家都买不起,水生啊,你可别瞎折腾,我们老赵家,祖坟上就没有冒那个青烟,你这日子好不容易能过的下去了,可别到时候过不下去了。”

过不下去了,到时候要他们帮衬,那可怎么办?

老老实实的种地多好,起码能保证有吃的。吃的少也不怕,总比没得吃要好多了。

这亲家这些年读书考试,把家里折腾成那样,没看到教训那。

“亲家这么说,可就不对了,虽然现在花些钱,可是等真的考上了,那就是秀才老爷,见官都不用下跪,到时候还不用服徭役呢,地里也可以免了税,要是考得好,每个月还有米粮呢,都是官府送的。比种地不好多了?”

“那要是考不上呢,不就是白白花了钱了?”老赵头可不信这秀才能那么容易考上,你一个没有考上的老童生,有啥资格说这个?

“只要功夫深,肯定能成的!”梨花爹坚定的表示支持女婿读书考秀才。

“呵,亲家说的是好,这要真的那么容易考上,怎么亲家这么多年都没有考上呢?”事关自己的儿子,老赵头说话也不客气了。

上一篇:穿越之野人纪 下一篇:豪门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