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283)

李梨花明白了,恐怕这边也有这个说法,而得了这个病的正好是皇帝,大家谁敢说皇帝是得罪了神灵,才得了这种怪病?

于是皇上的病就这么一天天的拖着,能好才怪。

这背后之人还真是阴险,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皇子或者哪个大臣想的这方法,把皇上这么的给治死了,还没有人说他们的坏话。

听说有些东西吃的多了,也会长这个瘤子,恐怕那背后之人给皇上吃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吧。

李梨花明白了,此次带人进京,一路上肯定不会太太平平的了。

果然,到了离京城越来越近的地方,就出现了好几拨人过来打杀,幸亏赵水生带的人武艺都是一等一的,就这样,还有几个人受了伤。

赵水生用了金蝉脱壳的法子,自己先行一步去了京城,而李梨花直接到了自己的庄子上,意料之中的看见庄子上有徘徊的陌生人,不过这些人见到马车,只是看了一眼,就离开了。

李梨花在庄子上换了一身衣服,然后骑着马去了京郊的西大营。

她现在是男装打扮,也是为了避人耳目的。赵水生有事情交代给她,这事儿关系到一大家子的生死荣辱,赵水生也放心把这个事儿交给自己的妻子。上辈子和这辈子,两个人都是对方最信任的人,也都知道对方的本事。

等京城的事情都已经平静下来,田夫人拉着李梨花的手,感叹的说道:“你说你怎么这么大的胆子,连西郊大营都敢闯!要是我,早就吓死了!”

说的是李梨花带着温阁老通过内廷大总管运出来的令牌到西郊大营请兵的事儿。

皇上虽然疼痛难忍,可是到底是当皇上的人,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也隐忍不发,反而依靠着自己信任的人,把能调动军队的令牌给运出了宫外面。

温如庭在想方设法的把那令牌交给了赵水生。

赵水生是个男子,目标本来就大,所以他正大光明的进京城来了,反而把人的视线给吸引了过去,而作为赵水生夫人的李梨花,在那些人看来,不过是一介妇人,能有什么本事?

所以在庄子上见到只有赵夫人一个人的马车,那些人还以为是被调虎离山了,赵夫人这边就彻底不管了。

在世人眼里,妇人都是胆小怕事的。可是李梨花这次却让人刮目相看,正是因为对手的疏忽大意,所以李梨花拿着令牌把兵给调动了,成功的阻止了有人逼宫的企图。

说起来,历代都有想要夺嫡逼宫的事儿,就是先帝那时候,还不是有大皇子做出这个事儿?

如今眼看着皇子们都长大了,而皇后所出的嫡子也没有被立为太子,年纪也还小,所以有人心思就动了起来。

加上还有人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几方面的人,就做成了这次的事儿。

好在最后皇上的病也治好了,那些人的阴谋也没有成功。

听了田夫人的话,李梨花说道:“到了那个地步,胆子不大也不成了。”

“说的也是!谁知道那戴阁老竟然丧心病狂,想要谋害皇上呢?”

这 是对外的说法,真实的情况是,戴阁老这几年在内阁很不得志,温如庭也没有再处处让着他,他在内阁的处境就一天不如一天,而皇上那边,也对戴阁老的话没有那 么重视,最要命的是,他在几年前,河南省发生水灾的时候,和河南省的官员勾结,想要谋害钦差大臣的事儿,被二皇子的外家知道了,因为有个河南省的官员有戴 阁老写给他的一封信,只不过当初赵水生赈灾成功,戴阁老害怕事发,所以就把这个官员的一家子放火给烧了,那官员侥幸逃过一条命,只是脸上烧的不成样子,养 病用了将近两年,而这位官员在外人看来,已经是意外死了的,谁知道这个官还活着,并且和二皇子的外家联系上了。

他的本意是像让二 皇子的外家给自己做主,把戴阁老给扳倒,谁知道二皇子的外家却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他们虽然是皇子的外家,可是也没有一个内阁大臣与皇上的关系更亲近一些, 于是这二皇子的外家拿了这证据,找到了戴阁老,戴阁老被人拿住了把柄,加上也不想在内阁憋屈的继续下去,所谓的富贵险中求,真的扶持了二皇子成为下一任的 皇帝,那么他就是有拥立之功,这内阁首辅的位置,怎么也轮到他了,而且更有数不尽的好处等着他。

与其等着被人排挤下去,还被人捏着把柄,不如就博上一博,反正他也没有选择了。

只是本来计划的好好的,连禁军统领也给拿捏住了,谁知道那赵水生竟然带着人把皇上的病给治好了。尤其是他们这所谓的禁军,居然被西郊大营的人给包围了,而戴阁老则是被人拿下,如今关到了天牢里。

皇上开了刀,还需要修养,只是这事情却要解决。

好在皇上能开口说话,于是二皇子的外家剥夺了爵位,全家男丁都被处斩,女眷没入贱籍,而戴阁老本人直接被判为斩首,他家里的人也没有逃脱,跟二皇子的外家一样,男丁一个不留,女眷没入贱籍。

而二皇子本人则被圈禁起来,一辈子都不准出来,二皇子连王妃都还没有娶,却在外家的怂恿下,干出了这种事儿,另外几个皇子的外家都有些人心惶惶,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家也被卷进去了。

赵夫人带着令牌去找救兵的事儿,也被人传开了。

虽然有些卫道士说赵夫人这样的行为是失了妇德,女子就该在家里好好的呆着。

可是还是很多人对赵夫人的行为表示了赞赏,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因为赵夫人,这京城说不定就改天换地了,不知道有更多的人家要遭殃,京城的百姓说不定也会被兵乱所祸害了!

不管外面的人怎么说,宫里人的态度最重要,这不,很快,皇宫就来赵府传了旨意,封了赵夫人李梨花为一品国夫人,也是为了奖赏赵夫人在这次的事件中做出的贡献。

而 且,很快的,宫里的太后和皇后也分别见了李梨花,太后也听了外面人说赵夫人的话,不过太后对那些迂夫子说的话嗤之以鼻,说道:“刀都驾到脖子上了,还谈什 么妇德?这些人,一辈子只会死读书,对老百姓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哀家看这些人,要是有赵夫人一半的忠勇,哀家都要为朝廷赶到幸运了。”

这些个迂夫子,自己办不到的事儿,赵夫人办到了,就说这些酸话,简直是岂有此理!

女人难道就不能做这些事儿?那可真是笑话了,他们看不到赵夫人对他们皇家的功劳,真的到了危难的时候,也指望不上他们!

太后对李梨花说道:“你做的很好,哀家很是欣慰,咱们大周还有你这样一个夫人,哀家和皇帝这次能脱困,你功不可没!”封一个国夫人,也不为过。

李梨花说道:“太后夸赞,臣妇也不过是听了臣妇家的老爷的话,臣妇自己倒是没有什么主意的。”

上一篇:穿越之野人纪 下一篇:豪门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