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236)

张大伯带着儿子过来,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了,因为快过年了,所以就留在了赵家。

开春的时候,捐官的机会大一些,所以他们才赶到年前过来。

张大伯带了好几车的东西过来,山珍海味,药材补品都有。

李梨花是女眷,也不好出面招待,让赵土生去招呼他这个娘家的大堂伯了。

而赵水生下午下了衙回来之后,也和张大伯见了面,老赵头是见到家乡的人,也很激动,早就已经和张大伯说了半天的家乡的事情了。

张大伯见到赵水生,给赵水生行礼,人家赵水生现在是吏部侍郎,他们不过是平头百姓,尽管是亲戚,可也不要仗着亲戚的情分,就觉得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

张大伯比以前更富态了,有个将军肚。

其实呢,他也有他的苦恼,家里不止一个儿子,偏偏是老二会做生意一些,老大呢,也不能不管,现在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在家里不能呆一辈子。

张大爷长得很是魁梧,和张大伯有五分相像。

赵水生问了张大伯和张大爷各自的想法,已经心里有数了。

作为吏部侍郎,哪里缺人,他心里也有数,这种捐官,倒不是安插自己的人到衙门里去。赵水生知道张大爷喜欢舞枪弄棒的,就想了一个去处,对张大伯和张大爷说道:“如果想要上差,武官倒是比较容易得到。”

张大伯说道:“武官好啊,他读书的时候,就是瞎混时间,真要他当文官,我看用不了几天,就要当不下去了。”

赵水生点头,说道:“如此,巡检司倒是还缺副巡检,只是品级只有从九品,不过这巡检司干好了,以后也能升的太一些。”

张大伯说道:“只要能去当差,从九品也没有关系。”

总比无所事事要好的多,张大爷也表示满意,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草民,现在能当个从九品的官,已经很不错了。人家有的人还读了一辈子的书,连个官都没有当过呢。

赵水生推荐这个,也是因为这个差事不算重要,容易捐到,且看张大爷这样的体魄,也适合在巡检司当差。

巡检司盘查过往行人,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盗贼等,只要身体不错,就干得下来。

作为第一个官职,首先要做的有信心,才能继续下去。

赵水生也是想给张大爷在官场上迈好第一步,等有了资历后,再慢慢的提上来。

张大爷去了后,就是副巡检,手头上也有人,倒是不用怕被人欺负了。

如果他连这第一个差事也办不好,那就说明他不适合在官场上混,赵水生会给他找个更轻闲的衙门呆着,想来往上升也不容易了。

“明年开春后,我让人带着你们去交割,问题应该不大。”赵水生说道。

张大伯和张大爷感激,如果是他们自己过来连个门路都没有,肯定是要忙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花的冤枉钱也不少了。

赵水生说道:“都是亲戚,能帮的我尽量帮,等上差后,好好干,以后不愁没有升迁的机会。”

虽然从九品是最低等的官职,可是人的际遇又有谁能说的清楚呢?

赵水生倒是不怕别人说他以公徇私,毕竟帮人捐官的官员,在这周朝恐怕大家都有过,他这里不过是给亲戚捐一个从九品的武官,真是微不足道,就是有人想要上折子说自己,那折子也拿不出来,毕竟,从九品的武官,谁都不好意思说出去。

如果把重要的位置给安排了,还有个说道,可是这里完全不是。

巡检司有人看不上,认为是干粗活的地方,不过这个地方认识的人多,三教九流的,要是办成一个案子,那升迁的就快了。

何况,巡检司这边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也容易积攒人脉。

赵水生希望张大爷能够想明白这些事儿,毕竟他的路是他自己要走的,别人都代替不了。

张大伯还想趁着个时候,给自己的儿子在京城买个宅子,总不能以后当差了,也还借助字赵家吧,那样也不像话。

既然能拿出钱来捐官,那么买房子的钱也不缺。

赵水生说道:“等把差事定下来,然后在那附近买房子比较好。过年了,很多衙门都快要封印了,买下来,房契也过不了。”

张大伯说道:“瞧我这个脑子,怎么连这个都没有想到?”他是做生意的,对立契书的事儿,一点儿也不陌生。看把他给急的。

张大伯和张大爷就在这边安心住下来了,张芸儿也单独见了自己的大伯和大堂哥,问起家里的情况,张大伯也说的很详细。

张芸儿问道:“大堂哥要留在京城,俺嫂子他们怎么办?”总不能让两口子长期分开吧。

☆、第181章 琐事

“等开春后,事情定下来了,就让你嫂子他们过来的。”张大伯说道。

“那好,等房子买下来,我这边先送几个人过去,照顾大堂哥。”张芸儿说道。

张大伯这次过来,都是带的男仆,所以对侄女儿的好意,他是欣然接受的。

张芸儿想着大嫂佟氏拜托自己的事儿,虽然不想问,可是这个事儿一直影响到他们家,不问清楚,心里总是不踏实。

张大伯也是要说赵春花的事儿的。

这边赵家老太爷也已经私底下问过自己这个事儿,张大伯只说赵春花被自己的儿子照顾的很好,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

不过看赵老太爷的意思,好像还有些埋怨他们张家的人不地道。

可是那边不过是张大伯的族侄,因为赵春花的事儿,两家的关系就直接变得很坏,再说,赵春花不是被赵家出族了吗?他要是多管闲事,算怎么回事儿?

“你堂叔过世后,事情就那样了,这几年,那一家子都不好好的干活,原本就想着靠赵家过日子的,谁知道最后赵家也不认她了,日子就过成了那样,等你堂叔一过世,你那堂兄,就不乐意养活一个人了。也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我也不好多说什么。”

赵春花那个性子,本身也有问题,如果她的性子好一些,也不会和继子和继子媳妇闹成那样,在一起过日子,那这日子根本就没法过。

张芸儿听了说道:“可是我公公却不知道听了什么话,非要把赵春花给接过来,就因为这个事儿,和我们这些当小辈的都闹了不少意见。以前是我们,他要说那些换,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听着呗,可是现在对二哥和二嫂说那些话,就太不应该了!”

当初分家的时候,一点儿东西也没有给二哥和二嫂分,如今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也全凭了二哥和二嫂,就这样,老爷子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还要找茬。

虽然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张大伯是自己的亲大伯,是娘家人,有些事儿和婆家人不好说,和娘家人就说的出口。

张大伯听了说道:“芸儿,你心里这样想的,可是别说出来啊,不管怎么说,那都是长辈!”他还怕侄女儿因为心直口快,而得罪人了呢。

上一篇:穿越之野人纪 下一篇:豪门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