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131)

“原来如此!”赵水生道,“我会小心的。”

张通判这样的人,是不吃个大亏,是不会消停的,恐怕以后还是想着法的让他这个同知下台吧,他不下台,他那个通判就上不了台。

☆、第99章 意外

因为已经到了秋收的时候,赵水生是负责督粮的,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就忙得回不了家,一直在衙门呆着。衙门里有专门给这些属官休息的屋子。

粮食由下面各州县直接送到林州府,再统一交到上面去,除了有朝廷在各地的粮仓留一部分,以防止不时之需,剩下的都会送到京城,由京城再另行分配,是用作军粮,或者是别的用途,就不是下面的州府所能决定的了。

粮食对一年的赋税也是很重的一部分,就是知府也亲自来坐堂,免得出了差错,他的乌纱帽不保。

知府蔡大人还有一年的任期就到期了,他是打算谋取京官的,但是这一次的考评,要是弄成了差,那么他当京官就无望,所以更是盯得紧。

男人们在外面忙碌,女人们这个时候,就不可能还要举行宴会,所以都在家里好好的呆着。

林州这边的大户,李梨花基本上已经都认识了。

不过,这些地方的大族,要是有什么事儿,李梨花可以选择性的去或者不去,也没有人说她摆谱。

通判太太张太太现在见到李梨花还是一脸的和气,只不过李梨花已经知道了这位的德行,于是就只是保持着一般的关系。

那次的事儿,也不是单单听孙太太说了就相信了,而是他们自己也查了的,果然这中间有这位张太太在推波助澜。

而且,那位张通判确实是很有资格当了这个同知。

只是,这同知的官位是吏部任命下来的,不能因为你觉得你有资格,所以就必须这个位置是你的吧。

弄得好像是他们抢了这位张通判的位置一样,其实简直是无妄之灾。

此时的张通判,正在赵水生身边,跟着一起督粮呢。

只不过有一个县的粮食一直没有送上来。这就不算完成了任务。

蔡大人也很着急,要是拖的时间长了,送不上去,就会被上面的训斥,他最后一年,不希望因为这个,失去了升官的机会。

张通判主动请缨,“蔡大人,我带着人去看看吧。”

要是有特殊的情况,那么就得从林州府这边派人过去了。

州府的也有府兵,比县里的差役要多多了。

蔡大人现在也着急,派人过去也是正常,于是就同意了张通判的提议。

张通判说道:“赵大人是督粮的主官,卑职想着,不如请赵大人跟着卑职一起去,也熟悉一些这种情况,以后就不会没有经验了。”张通判是私底下跟蔡大人说的,毕竟这督粮的事儿,是人家赵大人管的,他要是自己单独过去,岂不是越俎代庖?

蔡大人想着,这也是个理儿,真要只安排张通判,而不让赵大人跟着,那么岂不是说,自己不信任赵大人?

于是第二天,就把赵水生也叫了过来,跟他说了,要去下县看一看的意思。

“有张通判跟你一起去,他以前下去过,比较熟悉,你带着他肯定会没有事儿的。”蔡大人是一片好心,怕赵水生这个同知第一次下去督粮,出了什么事儿就不好了!

所以带个熟悉的人,也会事半功倍。

赵水生谢过了知府大人,表示自己一定会把此事办好。于是赵水生就和张通判一起去了那个粮食没有交齐的县里。

赵水生临走之前,跟李梨花交代了,自己要去干什么。

李梨花一听是跟张通判一起去的,就说道:“你自己小心一些,我觉得这个张通判既然心里不甘,肯定还会整出什么来,这次是你和他单独过去的,他有的是机会,弄出点什么。”

赵水生点头,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记住了。”

过 了几天,张通判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见到蔡大人,就跪了下来,“大人!卑职无能!长平县因为县衙里用大斗换小斗,引起了民愤,我们过去的时候,群情激奋, 在我们去长平县的路上,就把我们给拦住了,揪着我们这下官差就不放,引起了慌乱,大家这些贫民追打,卑职好不容易逃出了生天,结果,赵同知赵大人却,”张 通判欲哭无泪。

蔡大人一听,急的不行,忙问道:“赵大人到底如何了?你倒是说啊。”

“赵大人,赵大人他,被人追到了山崖上,已经掉下去了!”张通判哭了出来。

蔡大人浑身冰凉,怎么会出这种事儿?赵同知才来了没有多久,就死了!要说没有他的责任,那绝对不会让人相信!他好好的知府,恐怕就做不下去了!

赵水生在朝廷里还有人,他可该怎么办好?

“就没有派人过去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哪怕有一线希望,都得把人给找到啊。

张通判沮丧的说道:“长平县的那些百姓拦着不让我们过去,我们人少,根本就抵不住,大人,这可怎么办好?”

完了,完了,赵同知肯定是凶多吉少了!掉到了山崖,还有活下去的可能吗?

出了这么大一个乱子,他的乌纱帽都保不了了!

张通判捂着自己的腿,呻吟了一声,蔡大人听见了,就说道:“张通判是不是受伤了?”

“是被人打了一扁担。”

“既然受伤了,就先回去歇着去,本官问你话的时候,你务必要过来!”蔡大人想着,已经折了一个同知,可不能让通判也给折了,他现在得想对策,这帮刁民,简直是不知道死活!蔡大人决定向附近的卫所借兵,要剿灭了这群暴徒!

只不过蔡大人的幕僚听了,却劝阻道:“东翁,事情还没有弄清楚现在就直接发兵,引起了更多的民愤,说不定就要动乱起来,到时候就是有天大的功劳也不成了!”

“那你说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些人嚣张下去吧。”现在已经折了一个朝廷的官员,真要什么都不做,那他这个官才是当到头了呢。

“以卑职的愚见,现在主要是安抚,既然有人搞鬼,用大斗量老百姓的粮食,那么就要把罪魁祸首给找出来,然后重重的惩罚,给了老百姓一个交代,平了民愤,这样以来,百姓们自然感激大人您,大人不仅没有过,反而是大大的功劳。”

“还大大的功劳,现在已经没有了一个赵同知,那可是朝廷的官员,我就是有功,也抵不了这个事情了,只希望乌纱帽还保着,别的也不敢奢求了!那赵同知的座师是阁老温大人,他的爱徒,才来林州没有几个月,就已经被弄得丢了性命,他岂能不恼?”

“所 以,大人要紧的是,一要把那长平县县衙的人给监管起来,二是要找到赵同知,咱们也不能只听这张通判的说法,说不定赵同知福大命大,一点儿事也没有呢?大 人,您想一想,按说,这张通判过去,是要保护赵大人的,为什么赵大人出了事儿,他倒是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卑职记得,当初同知的位置空缺的时候,大人曾经跟 张通判说过,会向上头推荐这张通判,可是最后确实赵大人来了,张通判就失去了这个机会。如果赵大人出了事儿,那么这同知的位置就又空缺了,说不得大人也要 受牵连,张通判的责任不大,说不得他就能当上了同知,更有甚者,让他代理知府的差事也有可能。”

上一篇:穿越之野人纪 下一篇:豪门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