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妻本是同林鸟(128)

要说这林州,还是颇有几个大族,几代上都有在各地做官的,百十来年下来,人口越来越多,族人们在自己的祖宅,都占了半条街。

有黄姓大族,还有孙姓大族,另外还有几个也是林州的望族,不过没有黄家和孙家的势大。

如今黄大奶奶和孙二奶奶都跟在蔡夫人的身后,黄大奶奶是个二十来岁的妇人,给人的印象就是未语先笑,对李梨花说道:“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京城里的东西果然不一样,一会儿我可要多吃一些,赵太太可不要笑话我。”

李梨花说道:“能得到你们的夸奖,也不枉我家的厨子把它们做出来了,说到这里,还要感谢蔡夫人,如果不是蔡夫人给我送了一个林州的厨娘,我还不知道林州有这么多的美食,不说饭菜,就是点心,也有那么多种,一点儿也不必京城的差。”

夸了林州的东西,是林州本地人,都心里高兴,尤其是说到不比京城的差,那可是很高的评价了。

蔡夫人也笑了,说道:“赵太太能喜欢,那厨娘也没有白送。”

这赵太太可真会说话,一会儿功夫,和大家都熟悉起来。

黄大奶奶如今在黄家,可是在主持中馈,能今天过来,也是给赵家的体面。

孙二奶奶有些无精打采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儿,就是笑,也像是强颜欢笑。

蔡夫人被迎到了上首,点了几出戏,今天请的有戏班子,不过大家一听,感觉这唱的和平时听得不一样。

李梨花解释道:“这个戏班子是从京城来的,刚好家里的下人认识这班主,所以就把人请过来了,如果各位觉得还听得过去的话,就是他们的造化了。”

“难怪不一样,竟然是京城来的,听说宫里的娘娘们也喜欢听戏,赵太太,您说这是真的吗?”黄大奶奶问道。

李梨花笑着说道:“宫里的太后娘娘喜欢听祥庆班的人唱戏。其他的我倒是不清楚。”太后喜欢听戏,这在京城也不是什么秘密。既然她们想知道,李梨花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黄大奶奶啧啧出声,“那祥庆班肯定唱的很好,什么时候,这祥庆班也到我们林州过来,也让我们能听一听才好呢。”

李梨花说道:“这次的这个德庆班的名角,就是和祥庆班是一个师傅出来的。应该也不错。”

“难怪呢,我说怎么这么好听呢。原来和祥庆班是同出一个师傅呢。我得要多点几出了。”黄大奶奶已经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这位同知太太,在京城应该不是受排挤才来的,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轻松的说那祥庆班,还有太后娘娘。

看来,以后对这位同知太太更应该客气一些。

大家在赵家都是满意而归。黄大奶奶刚到了屋,就被她婆婆叫了过去,黄大奶奶知道,这是要问问赵家的底细了。

他们在京城里也有人,只不过到底只是听别人说的,和见到本人不一样。

黄大奶奶换了一身的衣服,然后娶了正堂见自己的婆婆。

☆、第97章 求情

“母亲,我看赵家应该不是没有根基的。”黄大奶奶说道:“还是要好好相处。”黄大奶奶把自己打听的,然后猜测的都告诉了婆婆,她知道,婆婆过后肯定要告诉自己的公公的。

黄家之所以会在林州屹立不倒,与和历任在林州来当差的官员搞好关系密不可分。

当然,官那么多,哪些要交好,那些需要疏远的,这都是需要好好琢磨的。

新来的同知大人,大家对他都不熟悉,只能通过女眷去侧面了解的,黄大奶奶身为黄家的大儿媳妇,当然在这方面义不容辞。

“这么说,赵家和宫里也是有些关系的?”黄太太说道:“那以后,就跟和知府大人家走动一样,都是上等礼。”

黄太太听黄老爷说,这新来的同知大人,有个座师还是京城里的阁老,所以朝廷有人好办事,有了靠山,除非那靠山倒了,不然这仕途就很顺,说不定很快就能升上一升了。

“母亲,就是还有个事儿,不知道该说不该说。”黄大奶奶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说了。

“有什么不能说的?咱们娘俩婆媳这么多年了,你说。”黄太太道。

“今天我看见孙二奶奶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孙家发生了什么事儿。”

说到这个,黄太太冷哼一声,“恐怕是要兜不住了,原本以为来的是个草包,结果却是有背景的,孙家恐怕要大出血了!”

原来孙家有个姻亲,打死了人,被人告到了知府衙门,原来正要审理的时候,这同知的爹死了,就只能丁忧,这事情就给担搁了下来。

如今来了一个新的同知,还是大有来头的,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不朝这有名望的大族的姻亲烧了还能干什么?

同知可是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等,就是知府大人,在这件事上,也不能随意给搪塞过去。

“那孙家的姻亲,即使孙二奶奶的娘家兄弟,说不得这次孙家要丢车保帅了,孙二奶奶的脸色能不难看吗?”

“母亲说的很是。”黄大奶奶说道:“孙家这次要是弄得好还好说,要是一味的包庇,到时候可就要丢面子了,虽然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可是怎么说,林州也是朝廷的林州,真因为这个事儿,惹怒了朝廷命官,那咱们林州可就不得消停了。”

“那孙家还想着找你爹他们一起,说甚咱们都是林州的大族,要是孙家被削了面子,我们黄家也会被人看不起,简直是胡说八道,我们黄家和他们孙家能一样吗?”

孙家这一代,就只有一个中了举人的,连个进士还没有,他们黄家可是有好几个都是进士出身,都在外面当官呢。

孙二奶奶的娘家兄弟也不是个成器的,只会扯后腿。

这也怪孙家二爷,是个不成气候的,当年死活要娶那孙二奶奶。连孙二奶奶家里人的德行都不顾了,弄得现在惹出了事端。

这还不是孙二奶奶的弟弟第一次惹出事儿来,以前都给遮掩了,只不过这次闹得比较大,人家对方都告到知府衙门去了。

按说要是以前,这告状的人也不能到知府衙门那边,这次也不知道是谁帮了忙,竟然就直接到知府衙门的外面的鸣冤鼓敲了响鼓,闹得大了,所以也包不住了。

那次酒宴过后,孙家给李梨花送了一大匣子的首饰。李梨花只看了一眼,就让人给送回去了。

无功不受禄,平白的送来这些首饰,肯定是有所求,而且这个手段,看起来粗糙了些。

等她让人把首饰送回去后,这送首饰的人就该上门来了。

果然不出李梨花所料,在第二天,孙家的孙二奶奶就上门拜访了。

孙二奶奶的脸色很苍白,不过还是扯出一抹笑来,对李梨花说道:“赵太太安好。昨天的那些首饰,不知道赵太太是不是觉得不好,才送回去的?我这里还有一些好的,请赵太太看看。”

上一篇:穿越之野人纪 下一篇:豪门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