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你好!(175)

回去后和各位的丈夫一说,大家都准备这洗三的时候再过去看看,只是洗三的时候这王府是不让外人进来,只是皇家的几个人过来主持了仪式,大太太等人自然是失望非常。

“要我说,这王妃的气性也太大了,现在都有了孩子了还得理不饶人,要我说,这所有的事情都是老太太做下的,和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再说,老太太当时那么做,也是为了子女着想,王妃都当母亲了,应该能理解我们自己的做法才是。”说这话的是大太太薛氏,妯娌几个从娘家回来,都在镇远侯集合,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好歹自己也是那小王爷的伯外祖母,怎么竟然不让参加洗三?

二太太赵氏看了大太太一眼,这位大嫂啊,越来是越没个道理了,当年做了那么多不好的事情,现在还在抱怨,都不知道怎么说她好了。不说想一想自己到底做错了那些,好好好的改,却在这里越说越起劲儿,估计那大伯也是同样,只知道占便宜,不知道投入。唉,自己的夫君不也是这样的人?这李家的几个男人,除了已过世的三叔还城外,四叔是个四平八稳的,其他的都不成啊。

四太太刚从娘家回来,听大太太这样说话,不由的劝道:“大嫂,王妃哦闲话也是我们能说的?咱们以前做的是太过分了,现在这样也是因果。”

她还怕以后影响到自己子女的婚姻大事呢,毕竟再过几年孩子们都大了,大嫂是子女都成亲嫁人了,现在不用担心,可是自己家的孩子呢?京城里谁不说这李府的人无情无义?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孩子有什么好的?

当然也有人说,既然能出来一个摄政王妃,也不能一竿子都打死吧,可是这些毕竟是少数。

她想起回娘家后,自家的母亲对自己说的话,“如今你们已经和大房分家了,原来的事,你也没有多做什么,现在王妃都有孩子了,你不管如何,都要和王妃恢复关系,就是平常一点儿的关系也行,不必刻意,你把我分寸,不求她为你们加官进爵,只是为了你们以后孩子的名声着想,女婿是个不善言语的,肯定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你是你们那一房的当家主母,得一切为了孩子们着想。我想王妃也不是个无情的人,你不求她为你办什么事,她还是乐意和你走动的,你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可是,李家和王妃的关系都成了那样了,我就是想要和王妃走动也不成啊,根本就见不着面。”四太太邹氏叹道。

“也不用见面,这不,府里有了小王爷了吗?你自己亲手做几件衣服,不要太华丽的,王府里哪里缺这个,最重要的是心意,日子救了,王妃知道你不是有所求的,你们那一方的名声也好起来了。等过个几年,孩子们说亲的时候,也能选到好人家,记住,那大房和二房要办什么有关利益的事情,你都不要参与,就是王妃接受了你的东西,你也不要得了芝麻想西瓜,你这一切都是为了拜托你们现在李府那不好的名声,就当你是为了孩子,再说这也是你以后应该的。”邹家老太太也是对这女婿家不满意的,他们家是清贵之家,哪里有那么多的龌蹉事情?偏偏自己的这个女儿,就嫁进了这个家。

当年把女儿嫁进镇远侯府,也是看在老镇远侯的面子上,加上都是老幺,想着以后肯定分家单过了,不用和宗妇一样要操持家务,这亲接的还算是好的,谁知道那镇远侯太夫人是个那样的人,现在连累的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外孙女都没有个好名声。所以今天她是苦口婆心的和自己的有女说,一定要为了孩子们,和王妃恢复联系。

此刻听到大太太还在叫嚣,四太太邹氏真的很庆幸已经分家了,不然到时候闯了祸事,还真是连累了自己家。

她都想立刻离开这个地方了。只是今天是一大家子的聚会,她要是真的走了,才是不像话,大家又有话等着她了。

“老太太的一年孝期也早过来,二弟妹,五丫头和六丫头的年纪也大了,你这个当母亲的得赶紧把她们的婚事定了。”见两个弟妹都不附和她的话,大太太薛氏有些恼火,想着就拿那两个丫头的事情来说话。

二太太赵氏说道:“正准备过完年就去相看,只是大嫂也知道,她们不是我生的,这身份上就差了那么一截,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嫂要是有什么好的人家,不妨给我推荐推荐,毕竟那也是大嫂的侄女儿,大嫂也是侯夫人,比我们都有面子。”

这话说的大太太薛氏高兴起来,“二弟妹说的也对,是我的侄女儿,我当然会关心,早早的就已经打听好了。二弟妹不妨听听。”

原来如此,怪不得要提出这个话题,二太太赵氏说道:“大嫂说说看,现在我们妯娌几个都在一起商量商量,看看如何。”

就是不好,也是大家伙商量的,对于那两个庶女,她可是没有什么耐性,顶多到时候按照规矩给她们一份嫁妆就算了,且现在分家了,自己那一房的当然比不得那在镇远侯府时候的闺阁。也就是说相对要少一些。至于二老爷,他自己都恨不得别人给他钱花,怎么会给两个庶女私房钱?

自己的二丫头已经是轻易进不得京城了,别人生的,她只要维持面上的情儿就好了。

四太太也是同样的心思,反正是庶女,不过是赔一份嫁妆,再说是二房的事情,她也不想牵扯太深。只是听听还是可以的,不要求多好,只要不是个破落户,到时候牵连到自己家就不好了。

大太太见两妯娌都看着她,不由得心里得意,说道:“这可是我费尽千幸万苦才找到的人家,都是家底丰厚的,五丫头和六丫头嫁过去,保证是丰衣足食,说不定还能帮衬着娘家呢。”

大太太把人选说了出来,二太太忙说道:“这些人家都是商户之家?”

“商户又怎么了?别看这说起来不好听,可是都是有钱人家,人家要不是想找世家的小姐,哪里轮得到五丫头和六丫头?而且二弟妹啊,不是我说,二弟如今不再侯府住,他也就是个从五品的官员,想要高嫁,五丫头和六丫头都是婢生子,谁家会要?加上她们年岁也大了,要是再拖来拖去的,到时候更难找了。我刚才说的孟家,人家可是走海上生意的,一年的进项比我们十年的进项都要多,恐怕还不止,身上穿金的带银的,不必咱们差。这孟家老二也是个聪慧的,如今跟着孟老爷一起做生意,嫁过去一点儿苦头也吃不了。还有这孔家,人家是做丝绸生意的,也是个赚钱大户,这孔家的孙子辈的大少爷以后可是家主,嫁过去就是未来的主母,到时候二叔要打点官场,一点儿都不成问题。”大太太可得要把这事给说成了,因为这些人家都承诺,如果事成,会给自己一笔谢银,肯定不会少的,要不然她这么卖力干什么?而且这些人家是富贵,她也见识过了。

上一篇:重生之弈道 下一篇:穿越之野人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