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你好!(138)

如果太夫人没有说后面一句话,说不定,李子瑜还能认真考虑一下,只是这话一出口,李子瑜暗想,太夫人是什么时候都想强硬,既然都开口求了,但是却又拿金钱利诱,大概觉得这世上的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吧,李子瑜淡淡一笑,说道:“你那些钱还是留给你的好子孙吧,毕竟你不是一直放心不下他们?多些钱不是多些保证?你老放心,我夫君已经把他的全部家当都给了我,我一点儿都不穷,说不定还能买下几个镇远侯府呢。”

眼看着李子瑜离开了这喜乐堂,太夫人是后悔某及,难道就这样算了?可是不这样算了又能如何?她现在不是自己府上没有出阁的姑娘了,根本就钳制不了她,而且太夫人根本没有想到的是,摄政王竟然把劝不动哦家当都交给了自己的这个孙女,那岂不是说,自己孙女在王爷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

如果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岂不是露了好大一条鱼?早知道现在这样,当时应该从一接回来就对她好好的哦,那么现在岂不是能让镇远侯府更近一层楼?

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太夫人金氏在李子瑜探望她以后,又撑了半个月,就在后悔和懊恼中离开了人世。当然在他去世前,把自己的东西都分了,大房得了大头,四房也有一部分,就是二房的几个子孙也各分了一个匣子,里面放了些首饰和银子,当然和那两房的东西比起来,是微不足道了。

这让人好奇的是,竟然还有三房的东西,和四房一比差不多。三房没有人,最后是肯定要给李子瑜的,如果李子瑜是孤身一人,那么这些人肯定是会把这东西私吞了,但是现在李子瑜地位不凡,他们没有那个胆子,只是李子瑜体谅这些人的难处,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只是说让大家把东西平分了,这样一来,几房的人又开始争吵起来,无非是谁得的多,谁要的少,就这样吵吵闹闹的,连太夫人的丧事都不好好办。等到太夫人金氏的娘家人过来奔丧的时候,才把财产交割清楚,不过这兄弟间的情谊也受了影响了,就等着二房的人丁忧回来直接分家了事。

作者有话要说:痛快啊,这话说的,一直憋屈着呢。

☆、树大分支,人大?

二房的二老爷和二太太赵氏是接到太夫人金氏去世的消息后就上报了丁忧,直接回京的,而二姑娘李子珠已经嫁人,回不去,当然她可以跟着去奔丧,只是二太太赵氏对她说道:“这一去不知道得多少时间,你到现在还没有个身孕,万一走了,姑爷被身边的狐媚子给勾上了,怀了身孕岂不是得不偿失?所以,要是姑爷跟着一起去也就罢了,要是不去,那你也别去,回头我自然会在大家面前说说。

绝对不让你为难。”

李子珠道:“我现在倒是混成了对一个什么功名也没有的男人严防死守了!都是娘你,把我配成了这样一个人,你以为我愿意给他生孩子啊。”她还想着那摄政王呢,不过现在摄政王却是自己的妹夫了,想一想都不甘心!

二太太赵氏忙道:“说的什么话?娘不是和你说了多少遍了吗?嫁人了就要一心一意的,过去的事情想了又有什么用?你如今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了,好好的把女婿的心给笼络住,自己过的好才是正经,别的乱七八糟的想都不能想。否则到时候吃亏的恶事你自己。你且想一想,现在太夫人已经不在了,咱们家势必就要分出去,你父亲也不过是个从六品的知州,有什么好得意的?你婆家无非是看重我们在京城里有人脉,到时候对他们有帮助,你可不能犯浑,说些有的没的,就是装你也得给我装一辈子!别因为一点儿不相干的事,让女婿对你心里膈应。”

“好了,好了,娘,我都知道了,对付他,我还没有手段?”李子珠不以为然,“这个京城我是一定要回的了,我一定会说服二老同意我和夫君一起回去的。”反正婆婆也老说,让夫君去京城认认门,这次不是个好机会?

李子珠猜测的没有错,她婆婆还正打着这主意呢,小儿子是不能继承家业的哦,所以给他找了个京里的贵女,以后也好有岳家帮衬帮衬,这小儿媳妇的外祖家也是侯府呢,到时候这人脉就用得上了,所以这次李子珠稍微说了那么几句,她就痛痛快快的答应了,临去前还吩咐小儿子,“这次是你媳妇的祖母去世,你媳妇有三个月的孝要守,你可得把持的住,千万不要弄出什么丑事来,让你媳妇怀了孕,咱们可是守礼的人家。”

她的小儿子是个老实人,忙说道:“母亲你说什么呢,我难道连这些道理都不懂?”说这话都脸了。

这知府夫人不由的心里摇头,对自己的小儿子被儿媳妇拿捏也无能为力,好在这亲家母是个明事理的,这儿媳妇才会不至于那么过分。以后的路就让他自己去走吧,自己什么都安排好了,难道还能一辈子都扶持着?

于是二太太赵氏和二老爷加上新纳的妾室,还有李子珠小两口,就离开这个地方像京城出发,路上竟然遇到了也去奔丧的金家,如果安常理来说,这金家也算是二老爷的外家了,所以这二老爷一路上对这几个表兄表弟的倒是气。当然这是最开始的时候,等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几个人也不过如此后,二老爷的态度就没有那么殷勤了。何况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

晚上住宿的时候,二太太也在抱怨,“这都是什么人哪,连个住宿费都让我们处,简直是一毛不拔!”还有这一路上,从碰到开始,这吃吃喝喝的都是自己家掏钱,人家愣是一点儿钱都不出。

二老爷李定河说道:“原来是金家已经落败了,我还不信,现在可算是知道了,只是这金家毕竟是定州的望族,怎么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望族难道能望长长久久的?这人口多了,自然是是非多,家产分的也多,剩下的还有多少?加上子孙不肖,败坏家产的也大有人在,老太太几十年都没有回去了,也不见得这金家有人过来,偏偏这次老太太过世了,他们过来了,我猜肯定还有事闹腾呢,不过咱们且放心,碍不着咱们什么事,那也得是大哥大嫂他们操心。说道这里,我就觉得,咱们等老太太的丧事过后就分出去吧,本来也打的是这个主意,现在看金家这一家子,说不得以后还有什么事呢,早分出去早安静。”

二老爷李定河说道:“都依你,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几年在外面,才知道什么事都是不容易的哦,以前是眼高手低,出来得罪了不少人,还好有这个妻子给自己兜着,不然事情没完,所以对二太太现在是很听得进去她的话。分几分吧,反正自己也不是嫡子,分出来了,也没有那么多糟心事。

不过,“五丫头和六丫头的婚事还没有定,要是分出来了,岂不是没有了侯府的名头?到时候找不到好人家可如何是好?”

上一篇:重生之弈道 下一篇:穿越之野人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