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人,提枪上阵(114)

她想:现在阿灿真像个男人。

而等到余灿爬上床躺在她边上的时候,她身子一缩,捂住了脸。

“你干嘛?”余灿看得怪纳闷的。

容兰翻个身环住他的腰,抬头看着他,一双眼睛忽闪忽闪的。

余灿被看得心悸,身体又有了反应,不过很快他又推开她,闭上眼睛道:“早点睡觉。”

半晌后,又丢出闷闷的一句,“你还没好呢。”

容兰咧嘴笑,却也不再捉弄他,叹了口气后,道:“我要快点好起来。”

快点好起来,才能走出大山,才能走回京城。

余灿听出了她话语里的沉重,下意识的将她搂紧了些,明亮的双眸中幽深起来。两个人都沉默着,于是整间小屋在夜色中就显得更为寂静。

他们都不敢想,现在家中到底变成了什么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诈尸中……

72

昨天下了场大雨,今天京城便少了些闷热,此时,已经八月中旬。

或许因为清凉,今日街上热闹了许多,小商小贩尽情吆喝,来往行人络绎不绝,一派繁华喧嚣景象。

余灿走在其中,压得低低的笠帽下,一双眼睛细细的观察着四周,带着警惕,又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怅然——眼前的一切都足够熟悉,这是他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可是如今重新踏上,却让他莫名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是在做梦。

他真的回来了么?

穿着草鞋的脚一个不查踩入水坑,脚底瞬间浸湿,余灿感受着那点凉意,所有的触感一下清晰起来。

是的,他回来了。

时隔半年,九死一生,他终于回来了。

提了提背上的竹篓,他转过身,看着身后的两人,说道:“我们先回家看看。”

容兰跟秦业都点了点头,然后三个人皆低下头继续赶路。他们都身着褐色麻衣,背着竹篓,肤色偏黑,一副山里人进城换物品的模样。

两个月前,容兰身子一养好,便跟着余灿向村里人告辞,秦业不放心他们,也跟着一道离开了那个村庄。三个人一路跋山涉水回到了这里,期间穿坏了几双草鞋磨出了几个血泡早已不值一提,所有的目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回家。

不知道京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局势,他们一路都避人耳目着,也曾在简陋的小饭馆里跟人打听过这几个月京中的消息,可是那些人都是底层的人,如何知晓上层的事,所以除了皇后薨逝这件事外,其他的也没打听出什么名堂,平安侯府到底怎么样了,他们始终不得而知。

除了暗中祈祷,除了加快步伐,他们别无他法。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照在身上,将三人的影子拖得很长,余灿站在墙根后,看着斜对面的平安侯府,一颗心跳到了嗓子眼。

赶了大半天的路,他们终于到了,可是家就在眼前,他却不敢过去。

谁知道有没有人守在四周,监视着侯府的一举一动。

“我去看看吧。”一路上,秦业已差不多知道他们所遭遇的事了,所以见他们为难着,他开口道,说完也不等回应,便笑着跨步过去,像是做着再平常不过的事。

“秦大哥真好。”容兰看着他的背影道。

余灿点点头,这么久以来,他受了他太多的帮助,如果以后有可能,他一定要好好回报他。

秦业很快回来,只是神色已不如去时轻松,容兰见着有些紧张,“秦大哥,怎么了?”

余灿也提着心看着他。

秦业视线扫过他们的脸庞,回道:“门上贴了封条。”

“封条?”容兰不解。

余灿脸色却变了,再顾不得什么,快步就赶了过去。

侯府建了已有些年月,一扇朱门厚重又高大,气势十足,曾经进进出出了多少贵客豪宾,可如今却紧紧关着,上面交叉着的两条代表着皇家威严的封条虽小,却实实刺煞了人眼。

余灿看着那白底黑字红章,面色煞白。

如何才能被查封,不过是“抄家”二字!

抄家……抄家……那要犯了多大的事才能受到这样的惩罚!侯爷府素来不惹是非,又如何能受到这样的惩罚!

“他们人呢!他们人呢!”抄家总伴着问斩,想着这个可能,余灿浑身冰凉,颤抖着话都说不稳了。

容兰也明白发生什么了,一脸惊慌,可看着余灿失了分寸,忙安抚道:“官人!官人,你别急,我们先去打听打听!”

余灿一听,连忙转身往外走。

……

府外一条街上的小巷子里,杂货铺的小二一听是问侯爷府的,刚才还笑眯眯的脸就皱了起来。

他摇了摇头,叹道:“侯爷府啊,哎,出大事咯。也怪邪门的,原来一直好好的,老侯爷又是个顶好的,谁知道竟一下子变成这样。先是年初时候三少爷跟三少奶奶无端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好多人找了许久都没找着。过了两个月,大少爷跟二少爷也出事了,说是贪赃枉法什么……”

说到这,他顿了顿,四下里张望了一下,又压低了声音道:“不过我听说啊,贪赃枉法只是表面文章,内底是哪位少爷跟故太子早先时候有些关系,替他做了不少阴私事,现在被挖出来整顿呢。”

“那他们人呢!”余灿忍不住问道。

小二撇了撇嘴,道:“数罪并罚,罪无可恕,当是抄家问斩了!”

“啊!”容兰惊呼出声。

小二继续道:“不过好在有老侯爷在。”

“怎么说?”秦业见两人都惊得魂飞魄散,忙问道。

“这事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啊,据说那时候大少爷跟二少爷都被抓起来就要处决了,重病缠身的老侯爷硬是闯到了宫里面见二殿下,并拿出了先帝赐下的丹书铁券,大少爷跟二少爷这才保下了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两人又被流放边疆了。”

“那,那其他人呢?”余灿颤着声道,“纵使抄家,可不是也分家了么,怎么整个侯爷府都被封了?”

小二瞅了他一眼,还是觉得面善,可总想不起在哪见过,看他一脸焦急,又回道:“原来倒也不抄的,只抄了两位少爷家,可罪里面不是有贪污公款么,好像还是南方赈灾的银两,几百万两来着,结果抄了两家都没抄满,然后不知怎么的,就传出了流言,说是侯爷府是故意分家什么,两位少爷早把银子转了过来。于是有人就不干了,说这事要彻查,不然南方几十万灾民怎么办,当时流言传得很厉害,满京城都是,二殿下压不住,便又让人抄了侯爷府,这一抄还真抄出来了,然后侯爷府就也被封了。一开始也就大少爷跟二少爷被抓,后来查出来后,余老爷也被抓起来了,一家子都遭了秧,也就是因为儿子孙子都性命难保,余老侯爷才请出了丹书铁券……据说二殿下对侯爷府居然有丹书铁券感到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