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世相随(152)

诸人都知道皇帝平日里说话很是温和,只有说及军国大事时才气势逼人,朝中无人敢唱逆其锋芒。如今见皇帝大怒,都是心中惊骇,纷纷起身跪倒!他们心中明白,此时若是真站出来,这半辈子戎马刀剑里搏出的地位就全没有了。

“朕今日就告诉你们,此次亲征,朕势必收复幽云!你们与其想着如何劝解朕回京,还不如多想想如何杀败契丹人吧!”郭荣顿了顿又道:“既然诸位都不再提回师汴梁之事,那么朕也就不担心有人会同何徽、樊爱能一样临阵脱逃了。”

诸将想到樊、何两人的结局,心中更是一凛然。

张永德看了一眼跪着的李重进后,快快收回了目光,若是真能收复幽云诸州,大周一统天下之日便不远了,陛下,所图的原来是整个天下……

江南金陵皇宫之中,李景本就是病重,一应国事都交给了储君李煜处理,听闻周帝北征契丹,四十余天兵不血刃便收复三州三关后,他的病势立刻加重了几分。若是契丹人都阻挡不住周军的刀锋,早晚有一天,周军的刀锋会再度移向江南的。一月之后,李景在忧愁中死去。将江南半壁残唐留给了较他还要文弱几分李煜手中。

谁欲翻云谁执乾坤

周宪听着内侍总管笑说着外间送来的郭荣大捷消息,她虽然在前世也有所耳闻,且也看了郭荣的书信,但是听内侍讲着郭荣北征月余大捷之时,心中还是激动的。

“好了,你去膳食司传令,陛下大捷,随陛下亲征的诸将领中有在京家眷的,赏赐蒸羊羹一道。宫中内侍及宫女也在循例之上多加一道肉菜。”周宪笑道。

总管很高兴地下去了,先帝和当今的陛下都是俭省之人,宫人的吃食也不可能好到那里去,虽然不是赏银什么的,多加一道肉菜大伙也都会高兴的。

“娘娘,这样说来陛下一定会在秋末冬初时回来的。”秀淮从麻利地将周宪身前案上的笔墨纸砚摆弄好。

周宪心中却很是担忧,前世之时,郭荣便是力克三关之后突然染病的。摸了摸左手腕上的碧色印记,周宪只望那龙女不是骗自己的。想到郭荣也吃过秘境之中的果子,身体应该不会像从前一样,且很多日子,带着他在秘境中歇息,也不是真的如其他人所见那般日日劳累的。

想了半天,周宪才提笔写起书信来,最终也只得题了李白的一首《冬歌》而已——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自己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知道丈夫的志向和心胸,所以可以一次次地送他出征,等他归来。但是并不是表示这样自己心中就没有半点的遗憾的,她知道郭荣其实也是懂的。

周宪想了想,没有再多写什么,将一页大半空白的纸张塞进信封后,便让丰哥和宁哥各自执笔写下了童言稚语给郭荣。她只是想再一次地告诉郭荣,她和孩子们,都在大宁宫中等着他回来。

“阿娘,我听王先生说过,阿爹此战乃是奇策。只要收复了燕云,北汉就不在话下啦。”丰哥听王著说起自家同北汉的仇隙,倒很是明白父亲为何亲征幽云的。

宁哥虽然懵懵懂懂的,但是这一个多月,他还是挺想念父亲的,虽然字写得歪歪扭扭不成样子的,但是那几句随着先生读书习武的话还是说明白了,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少吃点心陪妹妹玩儿。

周宪看了看两人的信,心中的担忧去了一些,将其都封好了,又找出自己新做的一件素色战袍,一起包好了,这才让秀淮将其送出去了,此包裹会同中枢的文书一起八百里加急送往郭荣的手上的。

而第二日里,当江南李景过世的消息传来了汴京后,周宪也很快知道了,她沉默了半晌叹了一口气,李景这个前世的公公,自己并没有接触多少,但是依旧有着一丝惆怅。想到李煜即将登位,周宪才将心思从南唐那边拉了回来。各人有各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如此而已。而吊唁之人,中枢诸相想来已经有所决定了。倒是淮南因为大旱饥民无数的事情,让周宪更加挂了一份心,倒是可以为郭荣尽一份心的,也算是积德了。

“传我的旨意下去,即日起我的膳食比照陛下减等的旨意也减等,宫中用度酌情俭省,换以米粮救济淮南饥民。”

秀淮有几分踌躇,同秀南互看了一眼,才道:“娘娘,奴婢听说中枢相公们已经出了决断,说是已经有了赈灾之文书送出去了。娘娘每日的用度本就不多,如果再俭省,这宫中余下之人又该如何呢?再说了,若是陛下回来知道了,只怕也是要生气的。”

周宪笑道:“之前陛下的旨意,也只是他自己的膳食减等,其余诸人不在此例。我自然同他是一样的。这也俭省不到那里去的,不过是略微尽一份心意罢了。”况且有向训坐镇淮南,理应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

两个宫女这才勉强下去传旨去了。

不说周宪这里的事情,只说周宣那边却是满心激动的。她虽然忧愁南唐的未来,但是如今的情景也由不得她退缩了。国后之位她势在必得!所以虽然有钟太后反对立周宣为后,但是却没有有力的说辞来反对,最终她还是如愿地做了国后,虽然比李煜登位要晚了一个多月。

“娘娘,恭喜娘娘!”周夫人看着长女一身大红凤袍,仪态大方高贵,满脸都是笑意。

周宣翘起手指,看着染成红色的指甲,手指上光芒璀璨的戒指,抿唇浅笑。小妹没有进宫,甚好。也免得自己对她动手了。这个时候还不是和周家扯破脸的时候。

“大公子被封为世子,娘娘您这位置就稳妥啦!”周夫人想到世子的位置没有定,就说了一句,她以为大外孙仲寓的世子之位是一定的。岂料皇太后说世子不宜定得太早,且仲寕算是前太子弘翼的嗣子,也有登上世子之位的可能,还是看看再说。李煜便没有提世子之事了。

周宣脸色沉了沉,钟太后如今还想着给自己下绊子,她心中气很是不顺,李煜对钟太后很是孝顺,自己目前也只能委屈求全了。周宣心思急转,想到了其他事情上,同赵匡胤的联系倒是该加紧了。大周的皇帝北征,赵匡胤应该也是随征的将领了,应该等到大周皇帝一死,周宪做了寡妇,赵匡胤就会黄袍加身吧!周宣对自己能想到大体历史脉络很是满意,周宪,即使她如今是风光的皇后,以后还不是守着孩子日夜担心受怕的寡妇一个?

周夫人见周宣的脸色先是不好,后又转好,以为她是有了主意。便低声道:“娘娘您虽然贵为国后了,但是太后那里还是多多走动一番吧,她毕竟是你的婆婆国主的亲生母亲。如今不是王府里,这皇宫之中什么都多,美人更是多,没有了婆婆的欢心,这正妻也不会好过啊!”

周夫人担心的,自然是钟太后会等先帝大葬之后,会乘机向后宫填充更多的美人,以分薄女儿的身上的恩宠。

上一篇:一路锦绣 下一篇:拿错剧本了,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