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路锦绣(9)

姜太夫人这次是真的叹息出声了,无奈道:“便是以我这个外祖母生病要外孙女伺疾为借口,也不过是让柳家人笑话罢了,孙子孙女都有,哪里轮到一个外孙女来伺疾?好了,让蘅娘不参加甄选不只留她不回长安这一个法子,若是她定亲了,自然就不能参加甄选了。四郎与朱家小娘子的婚事定下了,可还有三郎呢。三郎那孩子虽渺了一目,可是也一表人才,从前同蘅娘也很玩得来。而蘅娘留在咱们家,有我这个外祖母在,谁又能给她气受呢?”

王沉之听了顿时笑道:“还是阿娘有法子,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不过若柳家不答应怎么办?”

姜太夫人对次子已经无力多说了,摆了摆手道:“你去前头和属官理事去吧,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

王沉之自是相信姜太夫人的,喜滋滋的往前头去了。而姜太夫人只沉吟了片刻就有了主意,唤了婢女去叫郑氏来说话。

柳蘅手里翻着一本大周方域志,几个婢女都在屋子里,烘衣服的烘衣服,做针线的做针线,忙忙碌碌的一片静谧。

王静华过来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幅情景,压住心中的嫉妒和恨意,她笑吟吟地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把纸伞,“蘅娘妹妹,可是我来得不是时候,打扰你们了?”

柳蘅眼里闪过一丝诧异,忙放下手里的书,下榻相迎。“七姐说哪里话?我们姐妹之间,什么时候来都可以的。”随即又吩咐婢女去上茶和点心来。

阿桃上了茶,阿梨用莲花样的白瓷盘子装了好六颗黄灿灿的桔子。“这是二夫人才使人送来的,七娘子快尝尝。”

柳蘅叹了口气,连自己身边的婢女都知道王静华身边伺候的人不像样子,可见这府里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以二舅母杜氏行事周到的性子,应该不会忘了给王七娘处的桔子的。

柳蘅白了阿梨一眼,“二舅母给我送了,自然也少不了七姐姐的。去将前日买的百味斋里的水晶糕装一盘子来。”

王静华心里头却是如一团火腾地窜起,二叔母根本没有送什么桔子去自己那儿,果然是人人都瞧不起她么?脸上却是错愕尴尬之色来,拦住了去端点心的阿梨,“不用不用的,我并不饿,只是想和蘅娘说会话罢了。”她看向那盘子桔子,低声道:“叔母行事公道,想来我回去的时候,桔子也摆在了桌子上呢。”

柳蘅一楞,暗叹了一口气,伸出手剥了一个桔子亲自放在了王静华的面前,笑道:“七姐说得极是。不过既然来了我这儿做客,自是听我的了。先尝尝桔子,再吃点水晶糕吧。”

王静华拿起了那瓣桔瓣,缓缓地放进了嘴中,而里却不知不觉地流下两行泪来,唬得柳蘅站起了身,让婢女们都出去了,这才低声劝慰起来。

而王静华在柳蘅替她拭眼泪的当儿,不自主地打量起柳蘅来:乌发如云,肌肤赛雪,目如秋水,唇若红樱,当真是国色佳人。原来这三年间,柳蘅已经无忧无虑地长成了窈窕淑女,只有她,却沉入污泥之中再也洗不干净了。

她好恨! 

作者有话要说:编辑说这一章的开头描写过火了,必须得修改,我+_+,哪里过了哦?真是难为JJ了……

☆、雨纷纷乱起

王静华收住泪,一身忧愁,低声道:“让蘅娘见笑了,我只是羡慕你而已。”她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羡慕来,“前几日我身子有些不适,没有出来走动,所以才听说蘅娘你将回长安的事,这才冒着雨赶来的。想来柳家上下也会如咱们家一般疼惜你,不像我,便是在自家种,也是无人关心……”

柳蘅的鼻子微微皱了下,只因她闻到了王静华身上隐隐传来的三合香的味道,这种香极贵,向来是有价无市的,便是王府的当家主妇,二舅母杜氏都不曾用过。她知道这味儿,还是柳家去年送来的物件里有一小盒三合香,不过一月便用尽了。而王静华在王家的处境人人皆知,非常的不好。怎么会用得起这种香?

柳蘅心中有了猜测,同王静华说话间就提了一份心,她劝慰道:“七姐快别这样说,你乃是王家正经的女郎,怎么会无人关心你呢?太夫人是你的亲祖母,二舅父是你的叔父,二表哥乃是你的兄长……还有其他的姐妹和兄弟,既是血脉相连的亲人,自然是关心你的。七姐感叹无人关心时,想想这些亲人,再看看六姐,她同七姐你的身世相当,却过得肆意快活,七姐何不学学六姐呢?”

王静华好半晌才苦笑道:“蘅娘这话说得,我和六姐虽出身相差无几,但是我的嫡母是大夫人,而她的嫡母是二夫人,我又怎么可能有她那般的好命过得肆意快活呢?”

柳蘅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王静华突然推心置腹起来,不能不让她警惕万分。她故作不安地打断道:“七姐慎言!大舅母不过为人好强而已,也只是不喜欢我罢了,从来也没有为难过五姐和你的。这话若是传了出去,七姐岂不落了一个不孝的名头?”

王静华不想柳蘅没有跟自己同仇敌忾声讨大夫人郑氏,反义正严辞地说了自己一通,也顾不得生气,神色尴尬地拉着柳蘅的手,不安地道:“是我不对,幸好蘅娘你打断了我。想来我身边的婢女仆妇都不把握放在眼中,也是我自己的原因了。”

当然是你自己的原因了?看红楼里探春和迎春,两人都是庶女,后者还是袭爵将军的闺女,可活得憋屈至极,便是下人都敢踩一脚。反观探春,可有人上去踩她的?而此时的世道里,便是庶出,但是也是大家闺秀,基本上的教养嫡庶并无太大的分别,王静华能将日子过成现在这样子,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柳蘅不想再听王静华“肺腑之言”,伸出纤长的手指拿起一个桔子剥了起来,脸上却是真诚至极的笑容,“七姐也是士族贵女,我相信七姐你一定会如五姐和六姐一样,日子越过越好的。反倒是我,想起即将要去长安,心里又是期待又是不安呢。”

“蘅娘若是担心,不如就留在冀州,外祖母、夫人们还有我们姐妹们都舍不得你离开呢。”王静华心里憋屈至极,却只得违心地说着。

“多谢七姐姐,我知上至外祖母下到仆妇,待我都很好,若是可以我也不愿意回长安去。只是外祖母说得对,我终归是姓柳。我猜想,虽说这十年里我养在外祖家,但是长安城里终归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应该会和外祖家一样疼爱我的。”

王静华心中却是如虫子在噬咬,脸上却是不舍与担心,“蘅娘这样想,果然是极其通透的性子呢,我们都不及你。只是晋阳长公主的名声在外,终究让人担心呢。”

“长公主身份尊贵,应该是不会为难我一个小女郎的。”柳蘅故作不在意地道。

王静华没有想到柳蘅竟是半点也不抗拒回长安的,她并非是擅言辞之人,加之平日里同柳蘅的交往并不多,又要刻意掩饰意图,话说到这里,实在是无话可说了。她不想引得柳蘅的怀疑,起身告辞:“今日同蘅娘你说了会儿话,我心里好受多了。现在想想真悔恨自己性子太过腼腆又不善言辞,不然早前也能和蘅娘还有姐妹们多交往,身子骨也不会如今这般娇弱了。”

上一篇:桃花一笑乱春秋 下一篇:一世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