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歌(137)

夜里渐渐睡着,梦到小闭笑着朝我挥手。一如上官可怜所说,不全是我的错。若当初小闭没有强行带我来到鞑靼,那天我想悄悄离去的时候没有强行将我留在鞑靼,也许现在一切都会不一样。小闭的爱是强势的,甚至有些自私。养尊处优的地位让他坚信,他那么的爱我,我就应该像他爱我一样爱上他,却不知,再大的权势,也只能让你控制一个人的生死,却不能控制他的感情。或许,小闭的死,对我是种解脱罢。

自从心里的那个他死后,我就渐渐变了。有时候觉得自己越发的冷漠,有时候甚至不想让别人靠近自己。幸好,幸好身边还有上官和娃娃。因为有他们在,我才不至于冰冷得像一具躯壳。想到娃娃和上官,忽然强烈地想回家。手悄悄握成拳,想回家的信念越发坚定起来。鞑靼的内乱虽然已经平定了下来,可是经济还处于复苏的阶段。就在那卜娑极力治理国家的情况下,危机又开始了。边关有人来报,大明的军队已经开始准备进攻鞑靼,原因不明,似乎是想乘鞑靼内乱风波还未完全平息的时候对鞑靼发起进攻,顺利将鞑靼完全占领。而瓦剌,似乎也有些蠢蠢欲动。

王都内的百姓又乱了起来。那卜娑为了国家大事,忙得一团糟糕,娃娃却每天都去烦他。我和上官可怜对这事都持观望态度,和所有人一样等待着那卜娑做出决定。当那卜娑说准备出兵迎战大明的时候,我们非常惊讶。鞑靼的情形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因为前些时候的内乱,如今鞑靼的实力自然就不比当初,若出兵去迎战大明,无疑是以卵击石。大明的军队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都比还未完全恢复的鞑靼军队占据优势,这也是鞑靼军队在边关连续败北的原因。瓦剌也乘火打劫,连续夺走了鞑靼几个小绿洲。大明军队的步步逼近和瓦剌军队的乘火打劫,引起了鞑靼全国上下的恐慌,甚至开始有不利于那卜婆的流言传出。对此那卜婆虽气愤却也很无奈:他虽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可小闭的死让他备受打击;智囊军师甄禾的死又使他失去了身边最大的助手。连续好几天,他都睡不着觉,同他一样失眠的还有依旧在小闭死亡的阴影中的我。

天气渐渐转凉。上官可怜给我送来披风,在我的身边坐下。“小姐,你在苦恼些什么?”上官可怜理了理我的披风。“你不觉得我们现在的处境有些尴尬吗?”我看了他一眼,随手摘了一朵花,“我们是大明子民,现在大明和鞑靼正在打仗,而我们却在鞑靼的王宫享受着别人的服侍。”“小姐何必太挂心?”上官可怜笑了笑,“王妃也是大明子民,人家现在都没什么动静。”

我笑得有些悲哀,心下又有几分同情起王妃。那卜婆的王妃是一个极度温柔的人,对于这些事情的内幕不是很清楚,只当在小闭死后我成了孀居的寡妇,时常让侍女过来邀请我去她那儿小坐。

这时候,王妃的一个侍女在我面前恭敬地行礼,道:“朵夫人,王妃请您过去小坐。”

“我随后就去,你先回去吧!”我解下披风递回上官可怜手中,朝他笑道:“娃娃还在屋里睡觉,你帮我看一下吧!有什么事就到王妃那找我。”

平外忧(3)

“王妃近来可安好?”我端起侍女送的茶轻饮一小口,问。王妃点了点头,却扫不掉眼睛的愁意。她挥退了左右的丫鬟叹了口气。无奈道:“怎么能安好?王上最近因为战事而憔悴了不少,身为妻子的我却不能为他分担……”我沉默不语的看着她,她被我那么一看,有些不自在,又道:“你也许奇怪,我是从大明嫁过来的,现在两国交战,我的心会偏向哪方对吧?”见我诚实的点头,她又说道:“大明开战,丝毫没有想到还有一个我在鞑靼,你知道为什么吗?我原本只是一个宗亲家的妾室所生,虽顶着公主的头衔嫁过来,可毕竟不是公主,对于大明来说我的存在可有可无,类似我这样的公主大明多的是。”我看她眸光一暗还要说些什么,却又听她说道:“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爱我的夫君,若我是真正的公主就好了……这样的话也许还帮的上一定的忙。”我听到这儿不由的一愣,突然觉得眼前这个柔弱女子的形象在瞬间高大了起来。

又与她闲扯了几句,我借口孩子就要醒来而离开,她也不再留我。回去的路上,她的话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想。若我是真正的公主就好了……我在我的那些行李中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了当初紫苏儿送给我的那块玉佩,看着上面精致的龙纹浮雕,心下起了千般无奈。若我当初没听错的话,当日来报的将士说过此次领兵进犯鞑靼的人是汉王朱高煦。将玉佩转了个身,看着上面那个“煦”字,将它紧紧捏在手中,深呼吸一口气。走了几步,忽又想到什么,又回到屋中,让侍女拿了文房四宝,提笔写了首诗,装入信封。夜深人静后,我将东西交给上官可怜,严肃道:“上官,这东西你一定要亲自放到汉王的营帐中。”上官可怜接过我手中的东西点头,然后消失在夜色中。我站在原地看着夜空,那卜婆却从我的身边一个拐角处出来。见到他我有些惊讶。“目前两国交战,王宫中有些侍女对于你这个汉人不大放心。今日见你行为神色有些怪异便来向我禀报。”那卜婆道。我点头,不大介意那些侍女的行为,。轻佻眉,问他:“你不怕我去向汉王通风报信吗?”

“我什么好怕的?你什么都不知道。”那卜婆耸肩,“谢谢你。”“谢我什么?”我装傻。“我代表鞑靼谢谢你。”“也许不会成功。”我皱眉,在心里叹气,谁知道他会不会因一块玉佩就退兵?我现在赌上的不只是紫苏儿在朱高煦心中的地位,还有我的。若他猜不出那诗中的谜底,一切都是空话。就算猜出了他又可否会因为我们之间的兄妹之情而退兵?“谁都知道,当初那么多兄妹中,与汉王朱高煦最交好的是凤歌郡主。”那卜婆忽然一笑,那神情似乎是很确定朱高煦一定会退兵。我不在说什么,转身回了屋。若真的能让大明退兵,这一次就当是为了还我欠小闭的一切吧!保住鞑靼,让爱的兄长继续守护他的家园。过了好些天,上官可怜终于从边关赶回了鞑靼王宫。见到他后,我的心在瞬间安了下来。他平安的回来,就意味着东西成功的送到。接下来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等了。等了大概两天。边关就传来喜报,说大明的军队退兵十里,不再开战。又过了几天,又传来消息说大明愿意同鞑靼军队议和。与此同时,瓦刺王也向大明送上了议和书,并保证将从鞑靼抢走的一些领土还给鞑靼。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玉萝,瓦刺王会挑在这时候提交议和书,其中定有她的一份力。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三国的边关都宁静了下来。大明的军队退兵,鞑靼恢复了原先的宁静,受损的经济又恢复了发展。娃娃以公主的身份在鞑靼过了她四岁的诞辰,场面很隆重,我安静的在一边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想哭却哭不出声音,上官可怜的手停在我的肩膀上,给我安慰。然后一个安静的冬天就这样过去。安静是养伤的最好的气氛,鞑靼的经济终于一点点的恢复到了原先的模样,才短短的几个月,那卜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昏君到现在的明君,可谓是波折万分。也许是安静的气氛下呆久了,又或者是因为鞑靼如当初的大明京城一样,让我刻骨铭心的痛过,我居然有了回家的冲动。忽然想起很多人。很多当初感情也算很好的人们,还有那个对我说我们永远是一家人的柳彦,甚至想起了那些曾经背叛我或被我所背叛的人,我终于想回家了。从离开皇宫到如今,居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这年的初春没有积雪,一开始就春暖花开,我靠在鞑靼王宫的柱子上问上官可怜:“你想家了吗?”上官可怜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却淡淡的说道:“是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