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枝春(76)

“真没想到这秋红的脸皮居然这般厚!前些日子还死皮赖脸的求着我们想留在咱们六房,如今却兴高采烈的和老子娘去了九房。”

春华看了依旧看着窗外的如梅眼,随即回头对着小月和冬儿小声道:“姑娘早就发了话,这秋红是绝对不可能再进咱们院子的。你们还总是提起她,没得惹人心烦。尤其是冬儿你,那种人可不值得同情的。再说了,她还以为九房是什么好地儿呢,就黄太太那刻薄性儿,有得她们后悔的时候。”

其实几个丫头开始说起秋红的时候,她就听着呢。不过是想听听她们怎么看罢了,春华倒是有些眼色的,小月氏个伶俐的,冬儿有些心软,还需要敲打提点一番才是。

“姑娘在吗?太太唤姑娘过去说话呢。”水翠在帘外脆声道。

三个小丫头忙停了闲聊,春华迎了出去,小月和冬儿忙服侍如梅起身。

“水翠姐姐可知道太太唤我何事?”如梅边走边问道。如今府里人少了一半,事儿也少多了,不需要如梅去帮忙,齐氏一人就轻轻松松的将事儿处理了。

水翠看了如梅一眼道:“太太没说呢,只是让姑娘快些过去。不过刚刚三房的孔太太来了。”

如梅听了,知道定是有事儿发生了,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如梅进了正厅,便看见齐氏没有什么精神靠坐着。忙上前问道:“娘亲,三房的孔伯母来是何事啊?”

齐氏让如梅坐在自己身边,才叹了口气道:“当日你的忧虑之事成真了。沈予和沈宜都想着我们家的铺子,五房的既想要我们家的铺子也想要银子,而七房、九房的想着搜刮我们家的银子……你伯母是来告诉我,如今和他们硬碰硬,吃亏的只是我们,让我们快点将铺子找人脱手。来不及脱手的想法子做诱饵,让他们狗咬狗去。”

如梅知道,若是老太爷还在,那些族人势必不敢如此的。只是如今老太爷不在了,自家只余寡妇弱小子女,如何应付得了豺狼般的族人?看来,为了保全一部分产业,必须舍去一部分了财物了。

如梅将这番话对着齐氏一讲,齐氏听了欣慰一笑:“娘亲的如梅真是长大了!我也是这般想的,只是舍去那些留下那些还要细思。我打算将自己当年陪嫁铺子的地契送回平洲齐家,将如今咱们的处境告诉你二舅舅一番。哎,听说你二舅舅身体不大舒爽,正好孙大夫要北上,我想请他顺便去瞧瞧你二舅舅的病。老太太留下的财物不多,加上公中的财物,我还打算着,要不要将如蔷和如兰的那份分给她们得了,免得她们还天天担心我墨了她们的钱财!”

如梅听了心里一跳:“娘亲!你将她们的那份分给了她们,不是少了掣肘她们的后手了么?若是她们再闹出什么,这不好的名头又落在你的头上。”

齐氏拍拍如梅道:“我自然不会直接给她们的。我打算开封城里除了这座老宅,一间铺子也不留了。我们母子几人干脆住到庄子上去。这样一是少了族人的烦扰,二也可以让你两个弟弟好好养身子读书。我自然不想带着如兰一起去了,留她一人在这老宅里也是个祸害,我便想着以这财物为饵使她主动提出——去殷姨娘和如蔷呆的庄子去。财物可是大事儿,她自然应该和如蔷及殷姨娘商量一番的。”

如梅听了,这才放下心。如蔷和如兰姐妹两人,如梅更加防范的不是如蔷,而是处处隐忍的如兰。因为如兰给她的感觉就像是一条阴冷的蛇,早会有一天会露出红色的蛇信来。

“恩。庄子也好啊。娘亲,我今晚回去就让丫头们收拾行李去。”如梅心里虽然难受,但是面上还是故作无事。无论是她还是齐氏都知道,经过这番动作,六房已经没剩下多少家财了。

其后的十来天里,喜管事忙着为店铺找买家,府里的各人也都开始收拾起东西来。有些奴仆不喜庄子里的生活,听说老宅里要留人守房子,便纷纷去管事大娘那里说道,最后蔡婆子家,郭家共十三口人留了下来,留守的主子则是吴姨娘。

如梅每日里都去齐氏那里打听铺子的转手情况,听说只有三间铺子找到了买主,其余四间铺子无人问津后,心里也烦闷起来。道渊哥儿成家立业还要十来年,家里的钱财似乎很难支撑十余年了。

齐氏虽然也烦,但是却不想看着如梅这般烦闷,倒是开导她道:“船到桥头自然直,总会有办法的。我可没听说过有饿死的勤快人呢。”

如梅听着,也笑了起来。

待如兰走后,齐氏送了信给即将启程的孙大夫,心里让平洲来人接受铺子。然后,在一个秋雨潇潇的早晨,如梅随着齐氏,和渊哥儿、泽哥儿一起。带着二十来个家人往城外的庄子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恩,不好意思,聊天去了,所以过了零点才更,哈哈,算是周一更的啦,不算失言啦!恩,周二会早点的!

另外,可能有虫子,大家看的时候帮找找哇!鞠躬,谢谢!!!

正文 平静生活

六房如今仅余城外的田庄五处。其中两处为齐氏的陪嫁庄子,乃是当年齐二老爷亲自来开封给妹子买下来做陪嫁的。其中之一就是在柳家集外八里地儿的柳树村。今日齐氏带着如梅等去的庄子就是这处田庄了。

出了喧嚣的开封城,一路上秋雨绵绵,不见几个行人。如梅看着神色有些惊惶的沈渊,再看懵懂天真靠着齐氏睡着了的泽哥儿,不由得关切问道:“渊儿,怎么不高兴?莫不是担心上学的事情?这些事儿娘亲都有打算的,你别担心了,看泽哥儿多高兴啊!乡下的生活不会比老宅差的。”

老太爷故去后,沈渊就对齐氏说不要再喊他哥儿了。毕竟已经九岁,快十岁的男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长子,不能再事事躲在娘亲和姐姐身后,不能再如弟弟那样懵懂不知事了。

“姐姐,我们还回城里去么?”

如梅看着假寐的齐氏一眼,轻声道:“当然会回去的,我们家的老宅子还在呢。说不得今年年底族里的祭祖,你要代表咱们家出席呢。到时候你就能回去了。”如梅自然知道大弟问的不是这个,而是什么时候全家回去。

“姐姐,你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

如梅轻叹一声,对着沈渊道:“只要你将来有了出息,我们总有回去的那一天的……”

沈渊听了,点点头。

马车越走越慢,车外也传来人群的喧闹声。齐氏和泽哥儿也都醒了,侧耳听了听,才对几个孩子笑道:“应该是到了柳家集了。咱们的田庄离这里不远,坐骡车不过大半个时辰就到了。这柳家集算是比较热闹的镇子了,咱们庄里缺什么东西,都可以到这里来买。”

不说沈渊和沈泽两个,就是如梅,也掀开车帘看向外面。街道自然没有开封城的宽,街道两旁的店铺也简陋得很,但是街上的人却不少,有叫卖水果的老农,卖菜的大娘……大概是午饭时分,叫买各种吃食的摊子散发出食物的香气,便是细雨微凉,但是人们却好似都不在意,摊子前面都有不少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