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枝春(34)

春华见如梅改变主意了,松了口气道:“谁不是这样说呢?听说昨日个姑奶奶都看不过去劝了冯娘子几句呢?不过是回九房过年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如梅却想起这次过年,却是冯娘子走向绝路的开始。便打断春华的话道:“冯师傅去哪里过年是她自己的事情,你一个丫头多什么嘴?再说了,姑奶奶这般劝解,你又知道姑奶奶到底是什么意思?”

春华看如梅的脸色,知道她恼了,脸色一变,心里记起如梅对待真嬷嬷和夏荷的绝情,心里一颤,忙赔说了几句话,见如梅神色如常,才放下心里,暗地里还是告诫自己谨言慎行不提。

秋红回来的时候,见如梅穿着斗篷要外出的样子,忙上前恭敬的行了礼:“姑娘放心出去,婢子会和冬儿一起看好屋子的。”秋红一眼便看见了如梅身后的春华和小月,也不说自己要跟着去,而是来表忠心。

如梅早就知道这秋红的伶俐了,但是见她这般知趣,还是有些乏味,点点头,带着春华和小月出门不提。

静和轩里,黄氏正带着她的女儿如葛一起劝说冯娘子回九房里去过年。

“嫂子,这么几年是我们慢待了您,但这不是我们的本意啊。不过是因为家境艰难造成的啊!这两年境况好了些,你三叔去年就想着接嫂子回去过年的,不过去年因为汐哥儿生病,家里忙乱,所以最后没有去接嫂子,今年三老爷可是早早就开始提这事了呢!”黄氏笑着说。

一边的如葛早就得了自己娘亲的嘱咐,虽然十三岁了,但是撒起娇来是七八岁的孩子都要汗颜。

“伯母,如葛早就想和您学针线和读书了!伯母,以前和姐妹一起都不好怎么想伯母您请教,现在您家去了,我也好和伯母您亲热些日子,针线和学问定会大有长进的,姐妹们也定会羡慕我的……”

陪着黄氏来静和轩的是鲁大家的。她见冯娘子还是在犹豫中,便插嘴道:“冯师傅,不是我婆子多嘴,这三太太和葛姑娘和您才是一家人,多多亲近对您也好啊!且不过是过年罢了。过完年节,您再出来也当得啊!且我们六房今年有丧事,这个年节也不热闹,师傅您在这里过年,轻待了您我们老太太、太太和姑奶奶心里肯定也是不自在的……”

“鲁嫂子这话说的在理,嫂子您看?”黄氏听了鲁大家的这话,心里暗自高兴。不管怎么样,这冯氏离开六房是一定的了。

冯娘子看了黄氏一眼,心里明白现在是推脱不得了。心里暗自苦笑。“三太太和鲁嫂子都说得这样透彻了,我也不再推脱了,今日我自己收拾一下,明天我便回九房去。”

黄氏心里一喜,忙道:“哎呀,何必等到明天,不如就今天搬回去好了,让鲁大嫂子找几个人来收拾一下便行了。”

“哟,什么收拾一下?冯师傅这是不在咱们家过年了么?”春华掀开帘子,如梅笑盈盈的进了屋子说道。

黄氏话音一窒,忙起身道:“梅姑娘来了?冯师傅虽是姑娘们的师傅,但是却是咱们九房的人呢!因此今年过节要回家过。”

如梅对黄氏行了礼,又和如葛互相见了礼且受了鲁大家的礼后,才拉着冯娘子的袖子道:“师傅如是家去,我真舍不得呢!我那里还有做得一半的针线要师傅指点一二呢。不如师傅今晚上再多留一晚,我那幅针线是送给娘亲的新年礼呢,若是误了就不太好了。”

黄氏听了此话,那不知趣?反正早一日晚一日,冯氏都要回去的,便笑道:“那我也不耽搁梅姑娘的事了。明日个我便遣人来接嫂子了。”

如梅便和冯娘子一起送黄氏和如葛出了静和轩大门。

“三姑娘,老婆子也不打搅三姑娘请教学问了。”鲁大家的在黄氏走后,也离开了。

如梅点点头,等鲁大家的走了,她才给了小月一个眼神,小月心领神会,不一会就找个借口出了静和轩。

“梅姑娘这些日子里,针线倒是颇有长劲。只是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交到姑娘你了……”冯娘子拿着如梅做的一定浅紫色的帽子,细细看了针角和绣纹,感叹说。

“师傅何必这般悲观?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师傅处处小心,相信明年如梅依旧能跟着师傅学习呢!”如梅劝慰了两句,便让春华拿出刚从齐氏那里得到的药盒,郑重的将小盒子交给了冯娘子:“我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送给师傅的,这个小盒子便权当新年节礼吧。希望它能帮上师傅一把。”

冯娘子愣了下,还是笑着接过了那小盒子。

如梅又和冯娘子说了几句话后,便告辞了。

冯娘子在如梅走后,打开了小盒子。一张小笺上端正写着:“相思豆粉,断相思。”冯氏看了后,在看小盒子里的药粉,心里一寒,脸上便也有些苍白了。她知道齐氏和如梅是想帮自己,但是却也不到用这等阴毒之物的地步啊!冯娘子想到这里,叹了口气,喊来她的小丫鬟竹儿收拾东西,便把这小盒子扔进了箱底不提。

如梅带着春华并没有回自己屋里,而是转了方向,往齐氏院子去了。恰好在池边石道上和小月碰了头。

“姑娘,鲁大家的先是去了老太太院里,但是不一会就出来了,便去了姑奶奶那里。而且老太太一早就带着两位表姑娘去了白马寺了。”小月小声的将打探来的事儿说给如梅听了。

如梅点点头:“做得好,你先回我们屋里吧,我去太太那里下。春华跟着就行了。”

小月应了便蹦蹦跳跳的走了。

春华咬了咬唇道:“姑娘,小月性子活泼,这般打探家的事儿,被人知道了便不好了……”

如梅看着老实的春华心里一叹,便道:“你以为小月那丫头真的没脑子么?她可比你想象中聪明得多了。好了,我有分寸的,我房里的几个丫鬟,你是从开封回来的,秋红是别人给了,而冬儿和小月虽然也是别人给的,但是原先不过是粗使丫头,所以我这才器重她们的,而她们也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春华便在心里琢磨起如梅的话来,又为自己不够机灵有些伤心。

如梅进了齐氏屋的时候,正碰上吕嬷嬷送沈喜出院门。

“三姑娘好!”沈喜对如梅站在一边行礼道。

如梅知道这几日沈喜正在忙的事情,便笑道:“喜管事这么多礼,我见了福伯都不好意思了。你去忙吧,我不和你多说了。”

待吕嬷嬷返回,如梅才拉着吕嬷嬷问道:“外面铺子的事情是不是处理得差不多了?看喜管事的样子不像太坏呢。”

吕嬷嬷笑眯眯道:“事情是不怎么坏,但是具体上怎么样,您还是问太太才清楚呢。”

如梅点点头,笑道:“不坏就好,我就担心娘亲受不得这个气。”

吕嬷嬷应道:“知道三姑娘你是个孝顺的,太太也似放在心里的。”

两人说着才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