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庶女殊途(64)

杨葭也觉得好奇,瞧着外头熙熙攘攘人群中插花叫卖着妇人,语调悠长叫卖腰鼓老翁,竟也有让小儿玩耍小鼓,忙对马车外头跟着走家仆吩咐了两句,才和杨芊说起了世祖皇帝之事来,前世里她就怀疑过这位历史上短命后周皇帝是穿越前辈,居然没有壮年而逝,赵匡胤也没有机会黄袍加身建宋代周,故而有了此不存于历史大周……

“……其实芝娘想去清秋寺朝拜也不稀奇,据说每年都有不少小郎君和小娘子不远千里来澶州朝拜呢。”杨芊脸上也现出几分向往来,“世祖皇帝待皇后一心意义,虚悬后宫,至今都是说书人嘴中常说演义故意呢。”

喏,若不是穿越前辈,怎么可能只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杨葭想想也羡慕极了,对比之下她这个前世毁于一个渣男之手穿越女情何以堪呀?

说笑间,清秋寺很就到了,不想却见寺前守着不少披甲兵卒,本该香火鼎盛清秋寺居然极为安静。莫非是有什么大人物来上拜烧香吗?不过那些兵卒却并未拦着杨家女眷,杨家众人心中称奇却也没有到了寺门前折回去道理。一家人随即入了寺,便有小和尚领着杨家众人往正殿走去。

古树森森,竟将初夏艳阳数遮住只余一片清凉,杨葭正四处打量着,却见一老和尚领着一群胡族打扮之人出了正殿,两个身穿披甲带着红色披风禁军校尉随着一胡人男子走前面,年岁稍轻校尉皱了皱扫帚眉,冷眼看向杨家人不满道:“你们是什么人?怎地如此没有眼色?瞧见寺门前兵卒就不该进来。”

不想那胡人男子却操着不甚熟悉汉语道:“无妨,无妨。”他身长不下八尺,眼神明亮至极,打量杨家女眷后竟咧嘴一笑,对众人行了一个胡人之礼方才带着众人离去。

大夫人忙问领路小和尚打听这一行胡人身份,“他们可是辽国人?”

小和尚合掌作十道:“回女施主话,他们并非是辽人,而是女真人,高大那人便是女真部如今都勃极烈,完颜氏阿骨打。”

杨家其他人倒也罢了,杨葭听后却是惊得不轻,完颜阿骨打?另外一个历史时空中金太祖?果然此处不是彻底架空啊,有能力人终究会冒出来,没有本事人哪怕穿越了也是失败者。杨葭想起自己前世,苦笑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嗯,完颜阿骨打,小小配角也~~~只是故事情节慢慢展开啦。不过杨七娘忍不住鸟:让我出场!死阿桥,我和大姐夫还没进展,你若是再不让我出场,小心我翻脸……

囧,阿桥去努力了~~~

43、

完颜阿骨打的出现只在杨葭心中荡起了一点小涟漪,她很快就将其抛在了脑后,次日里就跟着杨家人抛车上船往汴京而去。杨家此次雇了大大小小四只船,中间的那条最大的船里头住着杨家长房和老四房的七个主人,前面的一条船里则是放着大房的一些行李及上京打点的物事和数名男家丁,第三只船里则住着婆子和丫头,第四条船上则是押后的男家丁。

除了大夫人和十娘子杨蕙,众人大多是第一次坐大船,都显得兴奋不已。杨葭瞧着六郎欢欢喜喜的样子,只愿这小子不要晕船的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祈祷有用了,一直到汴京下船,这小子依旧生龙活虎的,反倒是她,竟然晕起船来,吐得稀里哗啦的差点连胆汁都吐出来了,后面的两天不要说看江面的风景了,只能躺在床上听着丫头们叽叽喳喳说话儿。

“八姐姐,进二哥说下午咱们就能下船啦。”却是六郎从外头跑进船舱之中,他看着躺在床上神色萎靡的杨葭,伸出胖胖的小手摸了摸她的脸,认真道:“下船了姐姐就会好的。”

杨葭笑了,六郎口中的进二哥乃是老四房的嫡次孙,是杨芝的胞兄,此次由他亲送四太夫人和杨芝上京。

“总算快要到了,这一路可真是折腾人啊。对了六郎,外头这般喧闹,是不是很多船那?你可数得清楚有多少只?”杨葭翻身坐起靠在床栏上笑眯眯地问道。

六郎的小嘴顿时张得老大,老半天才傻傻地道:“我,我去数数……”

小桃和百灵几个都笑了起来,百灵更是快言快语道:“八娘子快别为难六郎了,莫说六郎数不清,只怕八娘子也数不清呢,外头的大小船将整个江面都挤满啦,真不愧是京城啊!”

“要不怎么说是京城呢,就是那驾着小舟在大船间来往做些小买卖的人看着都和他处的人不同呢。”小桃也附和道。

杨葭也感叹出声,就着画眉撩开的窗帘向外看去,果真是连绵不绝的大小商船呢,想起一会儿要进的京城,这比历史上北宋更加壮观而繁华的城池,不由得更加相信那位坚持要仿唐代长安城修建汴京城池的世祖皇帝是穿越者,因为历史上北宋的都城东京,虽然繁华无比,但是城阙却并不雄伟壮观,而她所知的汴京城却是另一番模样。

让小桃几个服侍她更衣起身,走到出客舱便看见杨茹、杨芊、杨芝、杨蕙都带着丫头瞧着远处隐隐绰绰的黑色皇城,她忙牵着六郎走近,也看向那黑压压的城池,再次感受到那股雄浑之气来。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真不愧是天下最繁华的汴京城啊。”杨葭感叹道,难得杨家姐妹无一反驳全都点头同意了。

“听说即便是汴京城下的守门的小吏都穿绸着缎呢,我们这样子进京,可不能太露怯了,不然让人笑话是乡下土包子。”杨茹双眼放光,难道正经做大姐状和弟弟妹妹们道。

杨葭随着几人一起点头,心里却在想人的某些认知到了千百年后也是一样,北上广的人一样瞧着外地人是土包子呢。

众人站在甲板之上说说笑笑,等了一个多时辰,杨家的船才缓缓靠了安,杨进先行下了船去安排车马,大夫人已经扶着四太夫人出了舱房,“……婶娘不必和我客气的,我们家在京中的宅子虽然不大,却也住得下的。”

四太夫人笑道:“真不必的,之前我们已经往京中送了书信,吴王府应该安排了人来接我们。过两日我和我嫂嫂说说,到时候你到王府来和我说话就是了。”

大夫人忙道:“好,待我这边安顿好了,定去给老王妃和婶娘磕头问安。”心里却在想着,吴王府乃是皇亲,宫中对于这次参选,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也许能够从吴王府中窥得一二。

不说大夫人所想,等众人下了船,果然有吴王府的人来接老四房的人,杨芝略有些得意地瞟了杨茹两眼,方才随着四老夫人坐上了吴王府的马车走了。杨茹咬了咬唇道:“大伯母,咱们家的宅子在何处?我们是坐轿子还是坐马车呢?”

大夫人干脆唤过杨葭姐妹几个道:“咱们家的宅子在城南的保康门附近,从东城门入城坐轿子至少要大半个时辰。我让管事的去车马行雇了马车,半个时辰便能到家。”大夫人的语气明显有着两分得意,原来汴京物价奇高,许多人家买不起宅子便只能租房居住,杨家举家离京,宅子空着肯定不好,故而几年前大夫人就脱了娘家侄儿将宅子给租了出去,每年光租金便有差不多三千贯入账。

上一篇:与君临天下 下一篇:遇风流/囧年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