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同人之红楼如梦(66)+番外

她一路慢行,穿花拂柳到了厨房,厨房中赵妈同几个婆子皆在炉上忙乱,看见她进来,赵妈忙上前笑道:“姑娘怎么进来了,派个人外面叫一声就是了,这里腌臜,没得脏了您的鞋。”雪雁笑道:“瞧您说的,我若再不来,您可背后骂我呢!我可是知道你这里是干干净净的,只怕你门槛高,瞧不上我。”说的众人都笑了。

赵婆子又道:“瞧我,竟没给姑娘上茶。”一面说,一面要去泡茶,雪雁忙拦住,再三道:“不必忙了,我不吃茶。”赵婆子方罢了。又见那边单个炉子上用文火炖着东西,一手指道:“这可是姑娘的参汤?”赵妈说道:“正是呢,这会子也差不多了,正要个姑娘送去呢!”雪雁“哎”了一声,便欲掀了盖子瞧瞧,谁知那盖子烫的很,她手一抖,险些把盖子给砸了。那赵婆子也“哎哟”了一声,把整个厨房的人都唬了一跳。

赵婆子笑道:“我的好姑娘,这样烫,你也不拿布包着再端?”雪雁也笑了,道:“我也糊涂了。”便取旁边干净的纱布来,轻轻端了放进一个小食盒里,捧了出去。

左转右绕了约半盏茶的功夫,方到了一处极幽静的所在,过了一个海棠月洞门,便见一个穿着红色比甲,系着水红色罗裙的女子正在院中芭蕉树下的凳子上坐着绣花。见她进来,她正好抬起头,雪雁便笑道:“你今儿倒是出来了,姑娘呢?”那女子努嘴朝东边一指,只继续歪着,动也不动。雪雁恨声笑骂道:“怪不得姑娘说你是‘丫头的身子小姐的命’,总这样懒怠动,日后看哪个要你!”那女子笑道:“那倒好,倒落的自在。”

雪雁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便不理她,只往房内去,才到门口便听室内之人吟道:“……极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菊花,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酿,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疘交错,致足乐也。这些地方人生若是能去得十之一二,已是心满意足了,只可惜,唉……”

雪雁遂掀帘子进去,便见黛玉坐在案旁对着一卷书不语,遂笑道:“姑娘好好的叹气做什么?”黛玉微微摇头,道:“没什么。”雪雁左顾右盼,见屋中只黛玉一个,气道:“这平日里人多得很,这会子怎么只有姑娘一个人在?才刚我那样叮嘱了,我一走,就都忘了,等回来了,可要收拾她们一顿。”黛玉道:“什么大不了的事,前面说是有热闹,我让她们玩去了。”雪雁还欲再说,便听黛玉岔道:“你做什么去了?这端的是什么?”莫不是又是燕窝?

雪雁看她的样子,便知她想什么了,笑道:“这不是燕窝粥,是昨儿老爷让送来的人参,最补身子的,我让厨房炖了汤,快趁热喝了吧!”黛玉不由嗔道:“参汤和燕窝还不是一样,而且我如今身子好的很了,再说前儿才喝过,你快拿出去吧,我不要再喝这个了。”

雪雁道:“姑娘口中的前儿已经是半月之前了。再说,如今身子好是好了,还得好生保养才是,前儿吹了阵风便不受用的是哪个?况这参不是我们往常吃的,并不是热性的,是那些红毛绿头发的外国人那边进的,老爷好容易托人买的,快喝了吧,好多着呢,不然我可告诉老爷去。”气的黛玉拿手指轻戳了她额头一下,方才恨恨道:“你这丫头,回了家,竟越来越厉害了,改明儿个更爬到我头上去了。”

雪雁忍俊笑道:“若是姑娘拿出从前喝药的劲来吃这个,哪里还用的着我这样?”黛玉无法,只得喝了半盏,剩下半盏却是送到雪雁口边道:“既是好东西,你也吃点吧,不然爹爹知道了可不要怪我们暴殄天物?”雪雁不想她竟来这招,一时不察,那半盏参汤早已入了口了,只的咽下,待吃完了,方苦着一张脸看着黛玉,那边黛玉却笑地了不得了。

两人正闹着,忽见帘子一掀已然有人进来了:“可好热闹!”倒唬了两人一跳,待循声看去,却见是沈姨娘带着两个丫头几来了。二人忙笑着让座,雪雁自去泡茶。

沈姨娘含笑道:“我说你们这里热闹呢,刚刚远远的就听见声音了。”黛玉笑道:“我和雪雁这丫头闹着玩呢,姨娘打哪里来?”沈姨娘便道:“从前边过来,今儿客多,应酬又絮叨,倒是有些乏了。”黛玉奇道:“爹爹素来不爱应酬,有什么事都是衙门里办的,我们府里的也少应酬,有什么也是门房都回了的,这什么应酬竟这样天天烦扰姨娘?”

沈姨娘还未说话,便见帘子一掀又进来一个人,正是才刚在园中绣花的女子,削肩膀,水蛇腰,与黛玉有几分相似,不是晴雯却是哪个?

众君不由奇怪了,这晴雯本荣国府大观园怡红院呢,如何到了这扬州林府?原来那日王夫人让撵了她出去,她又病得半死不活的,只剩一口气了,便连卖身契也一并还了她。她哥哥嫂子是不管事的,素日她在怡红院里得意时还能奉承几句,如今抬着出来哪里能理她?还是黛玉想着,让王嬷嬷带了大夫去瞧,又寻了个小丫头照料者,好容易才好了。那日黛玉临走上船时,众人在码头竟又遇着了她,蓬头垢面的,众人险些没认出来,后来一问之下方知她竟是孤身一人在码头守了好几日,又怕危险,只的扮作乞丐——只她那时的景况与乞丐也不差什么了——就怕错过黛玉一行人。

黛玉劝慰了一番,又送了她一些银两,让她回家,谁知晴雯却道“已经没有家了,哥哥嫂子连面上的照顾都没有,若是姑娘让我回去我就回去,左不过一个死罢了”,说罢跪下磕了三个头就要走。黛玉知她的脾性,只得留住她,命紫鹃雪雁给她换了衣裳一同上船。再往后到了家,便在黛玉身边伺候了。

言归正传,却说晴雯进来笑道:“姑娘怎么连这个也不知道了?”黛玉奇道:“我该知道什么?这没头没脑的,我又怎么能明白?”晴雯“噗嗤”一笑,摆手笑道:“既如此也别来问我,我也不知道了。”便急急忙忙掀帘子出去了。气的黛玉恼道:“急什么,不过问句话,难不成我是鬼,还能吃了你不成?”又看雪雁,便见雪雁也忙不迭地道:“我也不知道,姑娘别问我?”一面说一面走,一面脸上还带着古怪的笑。

黛玉越发好奇起来,只依着沈姨娘揉搓,口中道:“好姨娘,可告诉玉儿吧!”沈姨娘忍住笑道:“你这孩子,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淘气——哪里有什么事,她们逗你玩呢!”黛玉嗔道:“姨娘又哄我,她们都知道,就我不知道,等我问爹爹去!”沈姨娘忙拉住她笑道:“好孩子,这事迟早要告诉你的,不先说与你知道,是怕你不自在。”黛玉一听这话,心中不由一动,似有什么要破土而出一般,心头突突直跳。沈姨娘便在耳边说了一句话,那黛玉的脸儿便“唰——”地红了,连耳垂子都几欲滴出血来,这一番小女儿羞态,越发显得她明艳绝伦,较之平常更加不可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