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天下(原名:天下/出书版)(4)

《世书》一样皆是史书。

素衣闻言看向琳琅手里的书,随即咋呼起来,骂道:“定是闻易那臭小子拿错了,我给夫人找

的杂书怕是让他送到老爷书房去了。”

简易在闻家书房工作的下人,平时负责更新整理书房的书籍,打扫书房之类的。

琳琅笑道:“无妨,反正都是打发一下时日。”

马车飞驰在路上,车内的琳琅安静的看书。素衣这几年她跟在琳琅身边,也识了不少的字,素

来和她要好的简易也是识字的。但是素衣最喜欢琳琅看书时专心的模样,那模样让素衣想起从前见

过的大家闺秀。

素衣盯着琳琅的模样,猜想着琳琅定是哪个富贵人家中的大家小姐,因为家道中落才会沦落到

川州的。

早已经打起了瞌睡。马车行到宝应寺门口时,琳琅正好放下了书中的《世书》。

一行人正准备进宝应寺时,素衣眼尖,看到了不远处缩在角落里的一个孩子,破烂的衣服,凌

乱的头发,脏兮兮的脸蛋儿,看不出什么模样。他的面前放着一个残破的碗,碗里连一个铜钱都没

有。同情心有些泛滥的素衣央求琳琅,道:“夫人,那孩子看起来好可怜,我们帮帮他吧?”

琳琅闻言看像那孩子,那孩子见琳琅他们一直在看自己,微微低下了头。琳琅想,那么瘦弱的

一个孩子蹲在地上乞讨,怕是饿坏了。她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给素衣,吩咐道:“你带那孩子去吃

顿饭吧。”

素衣接过银子朝那孩子走去,琳琅则带着其他人准备进宝应寺。才走了几步,素衣喘着气跑回

来,说道:“夫人,那孩子不肯去。”

琳琅惊讶,看向素衣,却发现方才缩在角落里的那个孩子不知何时跟了过来。琳琅仔细打量那

孩子,看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倒是那双清澈的眼睛赢得了琳琅的好感。琳琅来到那孩子面前,蹲下

身,将银子递给那孩子:“这不是施舍,亦不是同情或者怜悯。权当是我借给你的,可好?”

孩子看着琳琅,试图从她的眼神中看出点什么,许久之后,他接过了琳琅手中的银子,甚至不

曾说声谢谢,挺直了背朝原先的位置走去。

“什么嘛,我刚才好心要带他去吃饭他居然理都不理我。”素衣有几分埋怨那孩子不知好歹。

琳琅却笑道:“素衣,你不觉得这孩子很有骨气吗?”

素衣撇嘴,不再说什么。一行人就这么进了宝应寺的大门。角落里的那个孩子一直盯着琳琅看

,直到琳琅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视线中。

他低头,摊手,看着手中的银子依旧不发一语。

不知道缩在角落多久,寺院里出来一个僧人,其中一个开口道:“今天闻夫人来宝应寺礼佛,

故而主持应了夫人的请求,特地准备了大量的斋饭,如若大家不介意,可进宝应寺用膳。”

末了,那僧人还来到他身边,和颜悦色道:“小施主,如若不介意,进宝应寺用膳如何?”

小小的身子动了动,他抬头,看到和颜悦色的僧人,站起身低着头跟在他身后进了宝应寺。

琳琅的面容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半晌后,他的嘴角勾起了浅浅的笑。

离开宝应寺的时候,素衣怀里抱了一尊白玉观音像,她小心翼翼的模样让琳琅觉得好笑。

末了,琳琅的视线从素衣身上转移到雕工精致、慈眉善目的白玉观音上,心头冷笑。这一尊白

玉观音,足足花了三千两白银。三千两白银,可以让多少寻常百姓过上好日子?

快要上车时,琳琅不自觉又望向先前那个孩子呆着的地方,却发现那边已然空了,心想那孩子

可能已经走了,正要走向马车,却发现有人抓住了她的裙摆。

回头,再次见到那个孩子。

“你救救她吧。”那孩子说起话来有些让人摸不着头绪。

“谁?”琳琅原本以为这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

那孩子迟疑了一下,拉起琳琅的手,朝东而去。素衣抱着白玉观音,小心翼翼又急匆匆的指挥

着其他下人们跟了上去。

一行人来到一间破旧的小茅屋前。平心而论,这屋子挡不住风雨。

那孩子拉着琳琅进了屋子,屋子里有一个苍老的妇人,身着破烂的衣裳躺在稻草上,可惜已经

没了呼吸。琳琅有些伤感,却又觉得那妇人是幸运的,至少那个孩子一直是想救她的。

原以为那孩子会哭,却是琳琅想错了。那孩子没掉过一滴泪,他走上前轻轻抚上了那妇人的双

眼,然后走出门,在旁边挖起坑来。

用双手挖。

琳琅一直站在一旁看着,看着那孩子一点点,挖出一个坑,也看着他手中的血没入干涩的泥土

中,染出暗黑色。

素衣他们不忍心欲去帮那孩子,却被琳琅制止了。

所有人都看着那孩子沉默的挖开泥土,直到那个坑可以装下那个妇人的躯体。那孩子将妇人的

身体拖出小茅屋,拖进那个坑里,然后往上面一点点的撒下泥土,直到妇人的躯体完全被埋没在泥

土中,堆起了尖尖的坟冢。

那孩子朝着无名的坟冢磕了三个响头后呆坐在地上,琳琅蹲下身,掏出绣帕用方才让下人去取

回来清水细心的清洗那孩子手上的伤口。

“你知道吗?那个寺院里的人明明有能力救她,可是他们从未想过要救她。所以,她就这么走

了。”那孩子看向素衣手中的白玉观音,“我讨厌神佛,若他们有慈悲心的话,为什么要让一个好

人死掉?”

“你叫什么?”琳琅问。

他沉默。

“当我的孩子,可好?”琳琅的手抚摸着他的头发,“川州的秋天其实很美,只是你没发现而

已。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叫闻秋,姓闻,名秋。”

那孩子晶亮的眼睛看向琳琅,琉璃般灿烂的色彩一闪而过,快得让人抓不住。他抓紧了琳琅的

衣角,心想,或许,或许她是可以信任的。

闻秋,闻秋,是一个好名字呢!

“夫人,我们该回去了,不然老爷该急了。”素衣看了看天色,提醒道。原本他们用过午膳之

后便可打道回府,不想出了点意外。

琳琅点了点头,牵着闻秋上了早已经在旁边等候着的马车。马车上三个人中,素衣依旧紧紧的

那尊白玉观音,闻秋身上裹着素衣专门为琳琅准备的披风安静的靠着琳琅而坐,但却双目紧闭不愿

再说话。

琳琅微微叹气后拿起《世书》继续看了起来。

末了,琳琅乏了,放下书,闭上了双眼。

闻秋不知何时睁开了眼,视线正好落在琳琅放在一旁并未合上的《世书》之上,上面赫然写着

——

《世书?秋氏传》

燕京秋氏,我朝掌卦大家,族中每代必出知天命者,故秋氏人丁单薄,全族余一百三十一人。

上一篇:花痴记 下一篇:头牌小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