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随云逐月[综](217)

“可是不是传言真正的传国玉玺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失踪了吗?”原随云和花逐月齐声道,早知道这么麻烦,又何必此时赶来洛阳?

“说是失踪了,自然是有人知道其下落的。这个便要问阿望了,听闻托付他给两位的是魔相道的柳青云,柳氏往上走几百年,也是极有声望的士族呢。”鲁妙子摸了摸短须,当得知阿望的身世之后,只觉得一切当真是天意了。

这日夜间,阿望果然从他的小私袋里掏出了一块磕破了一角镶金的玉璧,原随云和花逐月都拿起来仔细看过了,确实是一块极为上等的宝玉,其上刻着四个篆字,但是要说有多么特别也不至于,不会夜间发光,更没有内藏真气啥的。

鲁妙子接过了玉璧微微一笑道:“当初我之所以设此玉玺为钥匙,便是因为杨公宝库之中不但藏有武林中人觊觎的邪帝舍利,更是藏有可以复兴一国的巨大财宝和冶炼兵器之物。当日隋帝逼迫杨素身死,可终究没有奈何杨素,方留下了这巨大的宝藏。”

花逐月却是想起了阿望,她与这孩子相处的时日渐长,自然就生出了感情来,想到她和原随云不久之后将会离开,她便直话直说道:“这做钥匙的和氏璧是阿望拿出来的,宝库中的财物,分阿望三成。鲁前辈以为如何?”

鲁妙子见原随云和花逐月眼中的冷意,不由得苦笑道:“你们既然这样说了,我又怎么会不答应呢?只是剩下的财物,你们打算如何处置呢?那里面的东西,真要全部毁去了实在可惜得很。”

“既然让城外那么多的灾民为我们传了流言,自是不好让他们白白忙活一场,若是有银钱,自是散去为佳,好过饿殍遍野。”花逐月说道,只是她也明白,就算是散去些银钱救济灾民,也不会长久。隋炀帝还在作死,天下大乱终究不远了。

三人既已说定,便静候十日之后的月圆之夜。那一日正是他们商定的,开启杨公宝库之期,也是诸多人的视线被引去了北邙山之时。不过纵使大多数人被引去了北邙山,似慈航静斋和阴癸派的大能们却依旧没有放松对原随云几人的打探。故而当他们三人外带两个孩子出了会馆不多时,还未走到宝库入口处,便见到本该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好似醉了一般散去了。

他们的目光很快看向了前方的一座房舍顶上。只见明月斜照下,纱衣轻扬,脸上亦蒙着薄纱的女子正迎风而立,她的身形婀娜修长,头结高髻,纵使看不到她的花容,也无人可忽视那宛若谪仙的风姿。她的身边还站着一个少女,真是那日花逐月在树林之中救了的绾绾,她们的一双妙目正看着原随云一行人。

原随云和花逐月以及阿望都见过她,知道她便是阴后祝玉妍,只是原、花两人本就有了心理准备,并不多惊讶。最后一脸惊愕之色的反是鲁妙子了。

鲁妙子知道他的易容术能够瞒过天下人,却也决计瞒不住祝玉妍的,当即苦笑一声,撕开了脸上的□□,看向祝玉妍道:“想不到今日我们故人会重逢!”

“是呢,我寻了你这么多年,也没有想到会在今日重逢。”祝玉妍微微一笑,“你这是带他们去哪儿呢?可不能撇下我一人呢。不然我怕我会兑现多年前的话,杀了你呢。”

原随云和花逐月对视了一眼,一起看向鲁妙子,对他微一点头。鲁妙子便笑叹道:“我岂敢撇下玉妍你呢?只怕一会儿见到了石之轩,你就不会再看我一眼了。也罢,你既要跟来,便一起来吧。”

祝玉妍轻笑出声,说不出的魅惑之色,带着绾绾一道飘然下地,跟着他们一道走向杨公宝库所在。

作者有话要说:替换了,下一章替换九点半左右

第一百四十章 谁曾想到清惠死

杨公宝库不在洛阳行宫之中,更不在杨素生前的府邸处,而是在和杨家八竿子打不着的独孤府里头。

自独孤府后的一处旱井中进入,井壁之上赫然有一条深不见底的通道,沿着通道缓缓而行大约了十多丈后,又经过了几处机关,才来到了一处密室之内。除了阿望和李元霸两个小孩子对着密室里数只箱子连连惊呼,在场的大人们都知道这密室只是假象,绝对不是真正的杨公宝库。

众人都未说话,好似在等着什么似的,直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明明密室之中没有风,但是众人好似感觉到了一阵带着梵香的清风拂过,果然,片刻后出现在密室门口的是梵清惠和师妃暄师徒俩人。

梵清惠当日得知原随云一行来了洛阳之后,心里不安,同几位长老商议无果后,还是决定带着弟子师妃暄再次离开了帝踏峰走一趟洛阳。只是她们师徒两人来了洛阳后先去了净念禅院,本以为同为正道擎首的净念禅院会派出长老和她们师徒一道行动,不想人家根本就和梵清惠不同道。

净念禅院多年以来严禁门人涉足江湖,更是严禁门人干涉朝堂正事,一心修行天人之道。他们对慈航静斋这百多年来的所作所为早就有些看不过去了,若非净念禅院和慈航静斋多少有些渊源,只怕早就不会与之来往了。

梵清惠心中也早就料到净念禅院会拒绝相帮,正好她来此的真正目的也并未在此,而是另一物上。便道:“大/师,慈航静斋所作所想,皆是为了天下安宁。我们两家本出自一脉,便是有些不合也不该影响天下安定。师兄们既然不欲出山,不如借我一物,也算是替天下苍生出了份力了。”

净念禅院的主持方丈白眉长须,并不像武林之中许多同龄人一般不显老态,大概真是长年修佛钻研禅道之故,对待生老病死更为豁达一些。对于世情更是看得透彻,他自然知道慈航静斋频频涉足朝堂,并非真是存了什么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心思。只是他也不会当着梵清惠的面揭穿就是了,他知道梵清惠欲借的东西。却是摇头叹息,自禅席之上起身道:“梵斋主跟我来吧。”

方丈领着梵清惠到了大殿后一座五丈余高的铜殿之中,指着那殿中药师佛空空扬起的双掌道:“和氏璧被收在本寺百余年,直到三十年北周武帝灭佛之时,才失了和氏璧。”

梵清惠惊讶至极,不敢置信地道:“净念禅院失了和氏璧三十多年,竟然半点风声未露?不知是谁得去了它?”

“当日是北周皇室得去了,先帝杨坚得位之后并未寻到和氏璧的下落,到底在谁人手中,老衲也不得而知了。斋主所想,本院是无法达成了,请回吧。”方丈心里叹息,越发觉得梵清惠和慈航静斋干涉朝堂有些走火入魔了,面上却是半点儿也不露,一如之前语气和缓。

梵清惠却是失望至极,根本没有察觉到方丈话中的疏离之意。故而她和师妃暄只在净念禅院待了一日便离开了。为了怕人察觉,她们师徒住进了隋炀帝杨广皇后萧氏娘家的府邸之中,当真没有引起太多的试探。知道她们听说了北邙山可能是杨公宝库所在的传言后。

上一篇:烟尘故里 下一篇:花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