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236)

第二天早上子骊跟着贾母到了东府去,说实话对着贾敬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子骊一直敬而远之。嫁过来多年她就是看不透宁国府里面的事情,蓝氏是贾敬的原配妻子,可是她的年纪和贾敬相差的却足足有快十岁了,贾敬是长房长孙,板上钉钉的宁国府继承人。怎么会拖到了三十才娶媳妇,宁国府有不少穷的没钱,那个蓝氏倒是门当户对,可是她却肯嫁给这个比她年纪大很多的丈夫。贾敬看起来每天稀里糊涂的混日子,可是他的官儿做的却不错。现在贾敬已经做到了左佥都御史一个武将做到了督查院佥都御史,也是个匪夷所思的事情。贾政对着这个堂哥的评价是看不明白,子骊也是深有同感。

蓝氏早就带着一众的丫头姬妾迎接出来,子骊看见蓝氏身后一个奶娘手上抱着个粉团一般的小男孩,笑着说:“这是蓉儿吧,真的长得好模样。”贾蓉见着子骊就笑着伸出手要抱抱。奶娘看子骊穿着一件天青色起暗花的窄褃袄,忙着说:“小心弄脏了二太太的衣裳。”子骊却笑着把贾蓉抱过来:“这个孩子长得真俊俏,我看着比珍儿长得好,可以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她心里却想着贾蓉这个样子可以想见他的亲娘是何等的标致了,只可惜红颜薄命,贾珍的媳妇刚进门没两年就难产死了,抛下了儿子孤单在这里。

邢夫人感慨着说:“珍儿媳妇也是个可怜的。好在跟着祖母也是一样的。”说着邢夫人也过来逗着贾蓉,蓝氏眼里闪过一丝黯然:“不提她了,我只要把蓉儿拉扯大就是对得起了贾家的祖宗们了。”说着蓝氏迎着贾母一众人进去,献茶说话。

贾母和蓝氏说了一会闲话,就到院子去散心了。子骊知道宁府这边的花匠养的好菊花,正在秋天菊花盛开的时候,她也就跟着贾母一起到院子里赏花去了。几个丫头奶娘带着贾蓉跟在后面,到了院子里看着满园的菊花红叶,贾蓉那里还肯老实的叫奶娘抱着,闹着要下来。蓝氏正在和贾母说话,她嘱咐丫头们:“容哥儿还小呢,别叫他靠近水边。”

子骊和邢夫人的尴尬还没过去,她忙着说:“嫂子放心,我看着蓉儿吧。”蓝氏笑着说:“劳动妹妹了,蓉儿也和你投缘,一般人他不怎么亲近。你来了他却是喜欢粘着你的。”“既然如此,你带着蓉儿出去走走,只要小心别磕碰着了。”贾母也叫子骊带着贾蓉出去。

看着贾蓉和一群小丫头在踢球玩,子骊找个山石坐下来看着不远处正活泼奔跑的贾蓉,心里却是有些感慨。蓝氏对着贾蓉这个孙子真是尽心尽力了,光是奶娘就有个四个每天十二个时辰轮换着看管照顾。身边服侍的人也不少,只是再多的下人服侍也顶不上亲娘的爱护。贾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比贾蓉活泼多了,人长得也结实健康多了。贾蓉一看就是被娇生惯养过度了,虽然精致可爱可是太精致可爱了就给人一种不牢靠的感觉。就像是拿着冰雪雕刻出来的精巧物件,只要稍微一吹气就能坏了。

贾蓉跑了一会就脸上通红,子骊忙着叫奶娘给贾蓉把身上的好几件小袄脱下来一件。她正拿着茶杯喂贾蓉喝水,忽然见着个婆子站在不远的地方死死地盯着她和贾蓉在看。子骊猛地一抬头正和那个婆子的眼神对个正着,两人眼光交汇瞬间,子骊的心里咯噔一下,好眼熟的人,她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第141章 宝玉还是石头

“太太,这是那边送来的汤圆。我叫厨房先放起来,等着给大姑娘吃吧。”薄荷安排好了外面的事情,进来服侍着子骊休息。子骊忽然想起什么,问道:“敬大嫂子送了什么点心来?”

“都是席上吃过的,什么桂花糕,酸梅馅儿的饺子,那些各色面果子,还有汤圆。我叫人都放好了,既然太太说他们家的东西好吃,留着明天慢慢的吃。”薄荷板着指头说着蓝氏送来的东西。

“都是不好消化的东西,口味还重,给孩子吃不合适,你叫厨房些做些精致菜肴送过去,咱们也不好白吃人家的东西。对了,那个汤圆先放起来,别人问就说我要看看里面是什么馅儿做的。那个味道不错。”子骊想起什么叫住了薄荷。

“今天你去那边喝酒了,戏怎么样?”贾政再也不能在家做退休老干部状,这个时候才回来。子骊看着贾政脸色如常:“你去见主考大人了,郑大人是个方正的人,我的话不错吧。”贾政听着子骊的话摆摆手感慨着:“你说的对,我带着的几样文房四宝东西他都不肯收。看样子真是和传说中的一样,不肯收一丝一毫的礼物孝敬。我反而是在他跟前出丑了。”

“这个也不用觉得没意思,郑先生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当年在江左可是名声显赫,他又是书香世家出身,咱们怎么跟他比。他不收礼物是真清高,若是换个别的人就是沽名钓誉了。我正想问你呢,敬大哥到底是有什么功劳做到了佥都御史位子上。他虽然是进士出身,可是一直是在兵部任职呢。”子骊想想还是把今天白天在宁府所见所闻都说了。

“虽然咱们这样的人家养一班小戏子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他的那个戏班子唱的都是风月戏文。我不是假道学,那样的东西实在露骨了些,幸亏我没带着元春过去看戏,老太太也是不怎么喜欢,只唱了一出就换了别的了。对了珍儿的媳妇到底是怎么回事?当初他成亲,后来蓉儿出生咱们都在外面,也不知道里面的细节。一个人就没,今天见着蓉儿真是可怜的孩子。长得很好也聪明,就是没了亲娘疼爱。”子骊和贾政躺在床上望着帐子顶说闲话。

“珍儿的事情我也不清楚,只听着族里的人说珍儿的媳妇是个极好的人,性子温和,一表人才,在娘家是掌上明珠。她父母生了三个儿子才得了女儿,是老年得女疼爱的什么一样。嫁过来嫁妆也很丰厚,还陪嫁了几个丫头。他们成亲之后也是和和美美的,后来有了身孕,结果却是——听说珍儿媳妇没的消息传到娘家去,她的父母登时受不了都病倒了,相继三个月的功夫就全没了。真是叫人伤心!听说丧事办的很隆重,陪嫁的几个丫头殉主的殉主,疯的疯了。”贾政和子骊说着关于宁国府的八卦。

死的死,疯的疯了!子骊猛地撑着坐起来:“我今天在那边遇见个丫头,疯疯癫癫的,她说的话叫人不敢细想。”

想必就是那个疯了的丫头吧,都是人家的事情何必操心。贾政拉着子骊躺下来,拉过来杯子盖住两个人

第二天早上起来,子骊已经忘记了昨天在宁府发生的事情,从贾母出请安回来,薄荷说:“王太医来给太太请脉了。”子骊忙着叫快请,王太医进来隔着帘子给子骊诊脉,片刻之后王太医说:“太太身体安康,最近可有什么不舒服么?”子骊道:“没什么不舒服的,只是最近觉得心里闷闷的,总想歇着不动。倒是我家的大丫头,不肯好好吃饭,想请供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