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前传之我是二太太(122)

“我也不是傻子,谁对我真心,谁对我假意还能分不出来?只是我敬她是大嫂,再者我是个新媳妇,哪有新媳妇进门就和妯娌吵架争宠的。我本来是个懒散的人,不喜欢出风头要强。你二哥每天苦读,我伺候他还来不及呢,别的只要老太太和太太舒心,我受委屈有什么。我还是劝劝你,别在母亲跟前说那些烦心事。”子骊表示她不想搀,只想躲得远远的过小日子。

贾敏听着子骊的话半晌无语,最后她感慨道:“原来你是真心的孝顺,我是服了你了。以德报怨谁,能做到如此也是难得了。我二哥自从娶亲之后难怪是整天脸上挂着笑。”说着她们已经到了贾母的上房,早有丫头通报进去,珍珠亲自打帘子请贾敏和子骊进去:“太太还念叨呢,可巧姑娘就来了。”

一进屋子骊眼前被五光十色的各式各样的料子给迷住了,贾母坐在光怪陆离闪着光泽的绸缎,绫罗,毛毡,羽毛缎子里面,就像是个国王盘踞在宝座上俯视众生。见着心爱的小女儿进来,她脸上不由得露出来慈爱的笑容,对着贾敏招招手:“来看看,你喜欢那一块只管拿去。”

贾敏扑倒贾母怀里撒娇,子骊则是规规矩矩的给贾母请安。贾母随意的挥挥手,注意力全在贾敏身上:“这个是拿着翠鸟和锦鸡的毛捻成线织成的缎子,白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连晚上在烛光下也是金碧辉煌的。给你做件雪褂子可好?”做皇家的织造官员就是这点好处。皇家自然要用全天下最好的锦缎和各种布料,织造官是专门为皇家织造锦缎布料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因此贾家可以说是除了皇家拥有最多顶尖精美丝织品的人家了的。子骊估计着这款缎子一定是从给皇家的料子里面剩下来的,这个东西拿着银子都没处买去。贾母疼贾敏是真的疼爱啊。

好东西谁都喜欢,贾敏欢天喜地的拿着那块神奇的缎子在端详,贾敏又指着边上的东西说:“还有霞影纱和流光锦。拿去做帐子也好,糊窗子也好。政儿每天读书,糊窗户的亮纸不够亮,你拿着这个他把窗子换上。”子骊知道贾母是对她说的,忙着答应了。霞影纱虽然好,可惜有点禁不住阳光,而且霞影纱很轻薄,眼看着天气渐冷,糊在窗户上也不挡风啊。子骊把眼光落在了那几匹流光锦上,这个东西她以前没见过,看着不起眼可是贾母能把它给贾政,应该也是好东西吧。

“这个你没见过,流光锦可是金陵织造专门做的,也只有金陵的几个工匠能做出来。虽然你祖父也在杭州织造任上呆过几年,你未必见过,我今天告诉你,霞影纱拿来夏天糊窗子透气凉爽,流光锦却是冬天糊窗子最好,细密厚实,摆在这里看不出来好,可是糊在窗子上就看出来了,这个比霞影纱还透光,却能沾雨不湿,冬天糊在窗子上最好,做幔帐也是不错的。”贾母颇有些自得的叫丫头展开一批流光锦给子骊看。

真是神奇,子骊惊讶的发现流光锦展开向着阳光这边顿时发出五色光彩,随着光线的流转,五色变幻,似真似幻,恍如仙境。她心里忽然一惊,流光锦她在皇后的寝殿见过一次,皇后拿它做了个幔帐,还很爱惜的样子。想来这个东西在皇宫里面也是珍贵的。没想到在贾家竟然拿来糊窗子的!这个认识叫子骊心里一惊,她张嘴想说什么,可是想想还是把嘴边的话咽回去。“我可算是开了眼界了,世上还有这样的东西。我回去立刻给二爷的书房换上。”子骊的惊讶叫贾母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

“这个时候二奶奶也该回来了,怎么今天还没回来?你们奶奶是哪里了?”贾政每隔一刻就放下书本看看案子上座钟。

“奶奶去找三姑娘说话了,怕是今天三姑娘高兴拉着奶奶说话就忘了时间了。不如叫小丫头去看看。”雨后端着一盘子水果进来。

“还只管问我做什么,还不快去!”贾政催着雨后去找子骊回来。雨后放下果盘子叫来小艾:“你去看看二奶奶,请她回来就说二爷有事找她呢。”

“怎么还是苹果,我记得连着几天都是一样的水果了?你们服侍的太不尽心,你们奶奶喜欢吃柚子和金桔的,去拿来换上。”贾政发现雨后端来的新鲜果子还是苹果,他立刻想起子骊的口味,催着丫头换上子骊喜欢的橘子和柚子。

“二爷不知道,现在大厨房茶坊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好像吃了他们家的东西似得,我说了几次,他们却说今年橘子柚子缺得很,我就不信了,在金陵还没有个橘子吃了。”雨后对着贾政抱怨起来。

“多嘴,我一刻不在你就在二爷跟前嚼舌头。你直接拿钱叫周瑞直接去买了来就是了,和大厨房聒噪什么!”子骊适时出现打断了雨后的抱怨。

第65章 步步惊心2

看着子骊身后的丫头抱着几匹绸缎什么的,贾政就知道是贾母叫她清楚分东西了,放下手上的书,贾政很惬意的往后一靠,拿着下巴点点丫头手上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快年底下了,母亲自然分东西了。”子骊听着贾政的话明白了这是贾家的惯例。杭州织造和金陵织造是一样的规矩,每年两次给京城送去今年的绸缎布料什么。一次在冬天,冬至前,送的多是厚重的做冬衣的料子和丝绵什么,一次在端午前,是夏天的料子。王家在杭州的时候自然也会跟着沾光,加上底下机房和织户们的孝敬,也得了不少的好东西。只是王家绝对不会立刻拿着新东西给做衣裳显摆,王家在年底春节之后才会把料子给个人分下去,夏季的料子也是等着末伏才分下来,即便是谁爱美做衣裳立刻穿上也不显山露水的。贾家倒是好,送料子进京的船怕是还没到京城呢,自家先分了,做衣裳去了。

“是些料子,太太心疼二爷读书辛苦,给你拿了流管锦糊窗户。”子骊指着两匹天蓝色的流光锦,给贾政看。

谁知贾政只是随便扫一眼,根本没放在心上:“叫他们换上就是了,太太给你的是什么?”贾政翻看下那堆料子,发现多是男人的颜色,只在底下有几块鲜艳的绸缎和一匹大红猩猩毡。“你穿鲜艳的才好,怎么都是些蓝色黑色的。母亲是生气了还是?”贾政担心的看看子骊,发觉事情有点不对。贾母喜欢鲜艳富丽,看她身边的丫头和贾敏张氏的装扮就知道了。怎么今年给子骊的料子都是些素净的颜色,只有几匹浅米分色,橘黄色,浅青色的缎子。那个大红色的猩猩毡是做雪褂子的,一般时间也难穿出来。大户人家的孩子不管是怎么娇生惯养,都比一般小康之家的孩子敏感早熟,他们更善于从细微的细节里面发现端倪。

子骊看贾政变了脸色,知道他在想什么:“二爷想哪里去了,我自从来快半年了吧,天天是红的紫的,都腻歪了。这个是我和太太求的,换个颜色素净素净。”子骊三言两语的把贾政的疑虑给打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