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反内卷日常(79)+番外

“小姐想说什么?”

“我想去江郎山归隐是夙愿,可若是天下不安,怕是这世上再也不会有世外桃源了。”

“我明白小姐的意思,北上作为陛下的援军,擎天当也义不容辞。”邓三径脸颊上那道疤痕倏然间仿佛绷紧了,他本就是粗豪汉子,一言九鼎,此言一出,更有一种决然的意味。

我摇了摇头,轻声道,“三叔,来不及了。”我遥遥望向北方,“只怕此刻,京城已开始决战。待我们赶去,战局已定,就是想帮忙,也来不及了。”

“那你的意思是?”

我拿手指沾了沾茶水,在桌上轻轻画了画,简单的地形舆图便一下分明了。

邓三径看了片刻,微微皱眉,“此处是洛水,距离京城尚有五六日行程,与战局何关?”

“虽与战局无关,却是藏祸之地。”

他本就久经沙场,立时明白了我的意思,恍然大悟,“是!”

第77章 援军

洛水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这些年战乱平息,免了不少战火。我和擎天军抵达之时,旷野并无人烟,唯有一条长河静静流淌。

河滩周围有些茅草搭建的民居,已没了主人,简单打扫了一下,众人都进去歇息了一回。邓三径清点了人数,带在身边的擎天军三百有余,另有一些已经传递了消息,不日也将赶来。

洛水流经此处,数重弯折,地势亦不平整,我爬上了高地,坐了许久,直到周身遍感风寒,忍不住裹紧了大氅,低低咳嗽一声。

“小姐,邺王的人马已出现在西北,人数不下千人。”有斥候小跑上来汇报。

我点了点头,丝毫不意外,“走吧。”

斥候一怔,随即道,“邓将军吩咐过,此战艰险,请小姐在此作壁上观便是了。”

我凝神望着山下奔腾的洛水,摇了摇头,站起来,“邓将军或许忘了我曾经也是藏器卫。藏器卫从来没有躲藏在同袍身后的道理。”

是夜,擎天军在洛水边拦截了正欲北上的邺王援军。人数上,擎天军远不是邺王军队的对手,只是我方早了两日到达,选了一个好的地势,趁着敌军渡河之时毫无防备,将其长长的人马截成了三段。敌军首尾不能相顾,又搞不清我们的底细,倏然间便乱了。

邓将军早就筹集了周围散用的民居小艇,灵巧且方便,里头堆了干柴和火油,一艘艘地往渡河的敌军中冲撞,暗夜之中颇有大军来袭的威胁,瞬间便打乱了敌军阵脚。

即便占了优势,可邓将军终究是不敢让我和人拼杀,便只留我在了一旁观战。我自知武功并未恢复,也并不强求。

只是刀剑无眼,躲得再小心,终究算不过旁人的眼睛。有两个士兵冲到了我左近,见到我和几名侍卫,杀红了眼,便扑了上来。

熟悉的战场,熟悉的杀气,甚至连血腥味都如此。

身体的记忆甚至快于想象,我拔出剑,刺入士兵的喉咙,行云流水的动作,是当年在战场上留下的痕迹。

终究还是再次执剑,杀人。

我看着倒在地上的士兵,世上何人不惜命?

可偏偏就是帝王将相们的野心与欲望,让无数人死于非命。

但愿这一次,陆亦衍能以战止战,终结这一场叛乱。

“尚有半数人即将抵达洛水。只怕这出其不意的突袭,用不了第二次了。”

我看着眼前硝烟弥散的战场,又看了邓三径一眼,擦了擦手中的长剑,“三叔,有劳你了。桥与船,都不必留了。背水一战吧。”

背水一战四个字,说出来甚是轻巧,真正做起来,却是字字滴血。擎天军人本就不多,加之原本都是骑兵,擅进攻,如今却要守卫洛河要塞,以寡敌众,便很是艰巨。幸而占据了颇为有利的地形,才算抵挡住了数次进攻。

从夜至天明,又从天明至夜。

整整两日过去,洛水便宛如安置了铜墙铁壁一般,将邺王的军队拖在了此处,半步不得前行。

我心中却越发的焦虑,眼下略占上风,可敌强我弱,一直拖延下去,终究还是我方吃了亏。

第三日的天空又渐渐亮了起来。

邓三径站在我身边,浑身浴血,却威风凛凛,振臂高喊:“守住河滩!”

箭雨如飞,战马嘶鸣。

同袍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我回头遥遥望向了京城方向,不安的感觉愈发的强烈。

不知道陆亦衍的进展如何。他若是兵败城下,我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徒劳而已。

强自压下了这个念头,我横剑拨开了一波箭雨,忽听身后隆隆如擂鼓的声响。

战场上所有人转头回望,却见水上长帆扬起,数艘战船正缓缓驶来。

没有人知道这是哪方的援军,而这支力量,将决定此战胜败。

时空宛如停滞。

直到战舰越来越近,“羽”字高扬,我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汗,和邓将军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是死而复生的庆幸与喜悦。

是皇帝的亲卫!

有了援军加入战局,敌我力量倏然间便逆转。邺王军气势如山倒,几乎在瞬间节节败退。待到战舰靠岸,羽林卫们纷纷上岸加入围剿,敌军便已仓皇逃命,只余若干伤兵败卒倒在了滩涂上呻吟。

“你们是何人?怎会在此与叛军交战?”为首的将领颇为面生,略带警惕与好奇,看着邓三径。

我从邓将军身后走出来,来人一怔,旋即行礼,“皇后,是末将冒犯了。”

“你认得我?”我愣了下。

年轻将军恭敬道,“陛下先前偷偷带着皇后出宫,上前阻拦的便是末将。”

我隐约还记得此事,忍不住笑了,“将军如何称呼?”

“皇后叫我谢行之便是。”

“京城的情况如何了?”我迫不及待问道。

年轻将军脸上的表情却令我觉得甚是安心,果然,他毫不犹豫答道,“陛下已收复京城,此刻大军正往此处而来。”顿了顿,又略带忐忑道,“其实,末将带的人马不过五百余人,本是在此驻守的。”

我愣了愣,此刻冷静下来,回头去看那几艘战舰,心知他并未说谎。所谓的援军,不过这七八艘船和五六百人,远远抵不过邺王的人马。

“那你是陛下的先锋部队?”邓三径问道。

谢行之摇头,“陛下去京城平叛时,我们留在此处,若是有叛军来援,便在对岸设下了机关,最好能拖上一两日,直到大军回援。谁知在对岸等了两日,叛军却被你们拖住了。”

“陛下料到了会有邺王的后援?”邓三径有些诧异。

“是,陛下知道邺王在其封地尚有府兵,又测算了行军的速度,原本是打算速战速决拿下京城,再回军各个击破。”谢行之道,“请皇后见谅,末将并未第一时间来援。因为怕是叛军的陷阱,不敢轻举妄动。”

我点了点头,“我明白。隔着洛水,你的确该谨慎探明了战况,再做判断。”

上一篇:娇妻是个宝 下一篇:公主愁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