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播问诊 全员社死!(151)

作者: 咬棒冰 阅读记录

杨衍文热情的介绍:“这是我一位老朋友的徒弟,她整理的她师父的笔记,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今天便宜你们了,出版前先让你们看了。”

“小姑娘有点面生,是哪位老大夫刚收的小徒弟?”

杨衍文:“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听说过,周钰良周大夫,他就是周大夫的徒弟。”

现场的中医大夫面面相觑,都在看对方认不认识。

周钰良没有固定的坐诊医馆,也没有用心去结交同行,他独来独行踪不定,不恋名气与荣誉,行业里大多数人不认识他也正常。

杨衍文介绍说:“周钰良大夫自在惯了,喜欢不受拘束的生活,这些年都在外游历,所以大家没听说过他的名号,但我敢拍胸脯保证,周大夫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中医大师。”

尽管杨衍文把周钰良夸的数一数二,但听上去更像是场面话,在现场的中医大夫眼里,周钰良和赤脚医生没多大区别。

杨衍文:“周大夫在外游历没积累出名声,但是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他的毕生心血都汇聚在了他徒弟编写的这书里。”

其他的中医大夫都听出了杨衍文的潜台词,他这是想帮自己老朋友的新书宣传宣传,毕竟没有名气的人书不好出。

反正都是举手之劳,大家也愿意卖杨衍文一个面子。

白芥穗用普通A4纸打印的,简陋的装订拿在手里谈不上任何质感,只能说能看。

因为期待值不高,现场的中医大夫对装订都没有太大要求,想着随便翻翻看。

看了数行之后,他们的表情竟然如出一辙的发生了变化。

从刚刚的漫不经心变成了专注认真。

看着看着,中医协会的黄副会长突然有些激动的说道。

“这个病例我有点印象,有一年和家人去南边旅游,就住在当地的人家里面,当时我听那家人聊过,说多年前他们这里来过一个老中医,把他们家老太太风湿变形的骨头都治好了,老太太以前拍的照片,脊椎变形背都鼓起来,人也站不直,我见到老太太的时候,老太太背板板正正的,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没办法相信,一个风湿致使脊椎严重变形的病例居然能够治好。

“我让他们给我看了那个老中医留下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不过因为年限时隔太久,也由于他家人保存不当,老中医留下的纸条被老鼠啃食了好几处,药方残缺不齐全,我还以为会抱憾终身,没想到今天竟然有机会看到完整版的。”

“哪个,我看看。”其他的中医大夫抢着去看。

这时另外一个中医大夫也说:“我也看到一个眼熟的,这个治疗眼疾的方子,我在一个私人诊所看到过,听诊所里大夫说这是一个四处游历的老中医教给他的方子,他凭借着这个方子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眼疾大夫。”

目前出现两个案例,都和游历的老中医有关,黄副会长不禁在想,难道这个老中医就是杨老口中的周大夫吗?

黄副会长觉得这是极有可能的,即便不是同一个人,这本医书的质量毋庸置疑。

他已经迫不及待等着这么好的医书出版问世了。

“周大夫的书什么时候出?”

“一共有几本,我看这样子是没出完吧。”

“今天就带了这一本吗,还有没有其他的?”

中医大夫们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又着急的询问杨衍文。

杨衍文:“你们问我我也回答不出来,这就要问周大夫的徒弟了,周大夫的笔记都是她在整理。”

“都是小姑娘一个人整理的?没有别人帮忙?”御医传人唐庆惊讶的问道,这医书的编撰水平远超了她的年纪了。

杨衍文与有荣焉的说:“周大夫就这一个徒弟,除了她,还有谁有机会接触到周大夫的治疗笔记?”

“小姑娘年纪轻轻就有当前的水平,不禁让我不愧不如,果然长江后浪推前浪,还没请教小姑娘的名讳。”

白芥穗客套的说过奖了,随后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黄兴安:“白姑娘你师父的笔记还有多少没整理?”

白芥穗:“我师父留下的笔记有点多,一共有上百本,还有些乱七八糟的随笔,和他收集来的医书,全部加起来有上千册,想要全部整理出来需要花点时间,不过目前已经整理出来一部分了,我会联系出版社路线出版的。”

他们震惊于周大夫的笔记如此之多,又非常庆幸有这么多好东西。

只是有的他们等了。

黄兴安:“那就好,只能多辛苦辛苦白姑娘,早日全部整理出来了。”

唐庆:“粗粗的翻了几页已经让我收获良多,正式出版了一定要告诉我,这么好的医书我要第一时间买到手,买来好好的钻研学习。”

他的话立马得到了其他人的呼应。

“不能少了我,我也要预定两本。”

“白姑娘你师父的医术出版的时候一定要通知我们。”

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毫无预兆的,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打破了现场的氛围。

“什么医书这么好,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也看看。”

会场里进来了两个人,一个中等个子的中青年,叛变跟着一个小个子老头。

俩人都是陌生面孔,黄副会长推了推自己的眼镜。

“二位是?”

中等个子的中青年理了理自己的西装,客气的笑着介绍说:“我们是从岛国来的,我叫潘孝义,这位是神岛先生,岛国有名的汉医医生,我们都是宗太太请来的。”

第59章 社死患者059

尽管俩人都是个面生孔, 但由于他们自称是宗太太请来的人,想必都是有本事的人,因此大家对他们的态度都相当客气。

黄副会长还主动自报家门, 向他们介绍自己,顺便还介绍了现场几位有名号的中医大夫。

那位神岛先生可能是不会讲中文, 全程只是点了几下头,发言权都交给了潘孝义。

而这位叫潘孝义的人是个自来熟,还没有人出声邀请他,他自己就先走上前来拿了一本。

潘孝义自己是个门外汉, 看不懂里面的内容, 翻了几页之后, 拿给了那位小个子的神岛先生看, 随后俩人一直在用外语交流。

因为语言不通, 大家便没有太把他们放在心上, 继续接着互相交流。

没过多久, 那位叫潘孝义的人又说话了。

“敢问一下,这本书是哪一位的大作?”

黄副会长好心的解释说:“这位年轻的白姑娘编写的, 都是他师父多年的心血。”

潘孝义这才注意到白芥穗,之前潘孝义都没有把她当回事, 还以为她是被人带来长见识的。

“不知道是有什么指教吗?”白芥穗大方的回道。

听对方一开口,她就觉得对方是有话要说。

潘孝义打量了她两眼,不是很想和她交流, 觉得她的级别太低了。

“白小姐的尊师也在现场?”

白芥穗:“我师父过逝了, 对书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