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人生赢家(84)+番外

林笙从刑部大牢里出来,上了自家的马车,马车里已经有人在等着了。

“太子殿下,或许不久后我就能改口称呼您为圣人了。”经过了徒晋逼宫一事,永宁帝有了禅位的念头,人选自然是这些年稳中不出彩但又不出错的太子了。

徒昇深深地看了林笙一眼,感慨万千:“自孤第一次见到你,如今都过去六年了。”

现在要问林笙在考取武状元前的两年去哪里了,她一身武艺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她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来锤炼自己,才有了在武试上的大放异彩,这期间自然少不了太子的打点。

从一开始到现在,所有人都以为林笙是永宁帝的人,可他们都错了,她早就站好了队。

太子沉吟半晌,忍不住问:“你当初怎么就找上孤了?”

林笙歪歪头说:“圣人之下不就该是太子吗?”难道她要说,找上太子是因为他是红楼梦里那个没出场就已经坏了事,被废后得封亲王的义忠亲王吗?依着原著看,三皇子应该是最后夺嫡成功的那位了,元春不就在贤妃宫里吗?

太子愣了下,没跟林笙说皇家那些腌臜事儿,又问了句:“你有什么打算?”

林笙仇也替林大姑娘报了,她留着这儿就没什么意思了,再说还有永宁帝那一关要过呢。她想了想说:“等圣人退位,我就自请封剑,到时候您可要成全我们这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哦。还有,您不要介意给我点跑路费吧?”

太子:“……”

那边三皇子徒昞还在贤妃处请安,乍闻永宁帝要禅位于太子徒昇,一向云淡风轻的贤妃直接失手摔了茶杯,徒昞怅然若失。

太子登基,尊永宁帝为太上皇。

在永宁帝十六年至今惊才绝艳的定安侯当场请辞,拒绝再做除圣人之外的利剑,永宁帝正头疼着呢,那边就有人来报,定安侯不见了。

永宁帝大怒:“什么叫不见了?”

☆、第73章 二玉前传⑹

定安侯多干脆的人啊,说不干就不干了,直接跑路了,派出去各方人马愣是没找着人。

永宁帝在大明宫直接厥了过去,醒过来后就拉着新帝的手,说了没两句话,永宁帝就忍不住哽咽了起来,“朕就骂了他几句,他转手摞挑子就不干了,真是存心要气死朕。”

新帝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如果他不知道内情,他就真的要赞一句君臣相得了。要说林笙是真有能耐,她明明坑了人家,人家反过来还得谢她,比如贾家和王家;再比如太上皇吧,徒晋的死和甄家的覆灭都跟林笙脱不了干系,她甚至连太上皇都利用了。太上皇自然是要跟林笙怄气的,可人家找不着了,太上皇就难过的要掉眼泪了,新帝都怀疑,要是他这个亲儿子立时死了,太上皇会不会掉眼泪?

这一想,唉,还是算了吧。

林笙人是走了,可还是给大梁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比如说打仗吧,打完仗赏赐战败国那真的已经是历史了,先是搜刮战利品,完了人家再赔款,赔不起那就割地,新帝对此和永宁帝是一个态度。

再比如,夺嫡风波还没开始呢,就结束了,甄家也早早完蛋了,到林黛玉六七岁该进贾府时,林如海还活得好好的,哪里舍得把独生女送到贾府。更何况如今的荣国府不再是原著里由贾母当家做主的荣国府了,贾赦受过林笙的熏陶,又尝过当家做主的滋味,可容不得贾母再做大。

贾赦压根不能指望了,那说贾政呗,贾政就没升过官,他就把原因全都怪在贾母和王夫人身上,还能指望他支持贾母,算了吧。史家双侯都叫林笙狠狠坑过,一个在西北吃沙子,另一个家里穷得都要揭不开锅了,哪还有心思管姑妈呀。

往日的老亲故旧们有的自身难保了,有的忙着为新皇效力,谁还管日薄西山的贾府。贾母再是精明,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渐渐地就真成泥菩萨了。

至于原本该是阖府“凤凰蛋”的贾宝玉,若不是贾母和王夫人一力护着,就该成冻猫子了。

所以,林黛玉根本就没进贾府,也就没了“这个妹妹我见过”云云的了。等到一僧一道发现剧情乱套了,煽动了蝴蝶小翅膀的林笙,人已经在澳洲看袋鼠了。

没错,林笙跑路后,直接开船到澳洲了。当初倭寇不是白打的,而且给茜香国皇太女的好人卡也不是白发的。

茜香国皇太女来求亲无非是想和大梁朝结秦晋之好,茜香国是很畏惧大梁朝,尤其那几年,林笙带兵所向披靡就算了,关键是大梁朝对战败国的态度,那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林笙当时以性别不合适拒绝了人家皇太女,后来还跟她出了个招。茜香国是个海岛国,地理位置优越,倭寇们叫林笙直接老巢都给占了——倭国非但没话说,第二年的进贡就比往年多了一倍——大梁朝对外贸易日渐繁盛起来,茜香国由此成了其中一个中转站。茜香国富裕起来不假,可中原的文化倾销,以及经济作物的垄断,茜香国如果有什么异心,那就根本无力挣扎。

这些副作用,林笙当然没和茜香国皇太女说,人家皇太女得了此法喜笑颜开,还感谢了林笙呢。

话说回来,林笙就是借此从海上跑路的,也难怪永宁帝派出的人怎么都找不着,谁能想到林笙直接越过赤道,跑到南半球去了呢。

永宁二十三年(太上皇仍在,新帝启元帝登基后没有改年号),林笙手书一封给启元帝,大概意思如下:“我跑路后,一时闲不住,就跑到澳洲占地为王了。这里地广人稀,现在这里急需大梁朝的百姓来开荒,等再过几代后,这里就是咱大梁百姓的天下了。虽然我很想送澳洲的特产袋鼠给您,可我怕袋鼠水土不服,所以就免了。另,代我向太上皇问好。”后面还附上了特地圈出了澳洲和大梁位置的世界地图一份,以及袋鼠画像一份。

启元帝:“……”他发现他还真有点想念定安侯这种不着三四的调调。叹口气后,启元帝起身去大明宫去觐见太上皇,可巧贤太妃在,启元帝夸了句:“三弟在户部做得不错。”

三皇子徒昞在启元帝登基后封了义忠亲王,在户部的第一件差事就是追缴国库欠银,这是一件非常能得罪人的差事,可那是实打实的差事呀。贤太妃能有什么法子,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贤太妃正欲跟太上皇说几句敲敲边鼓,那厢启元帝默默地把林笙的手书递上去。永宁帝看一眼就愣住了,二话不说就示意贤太妃跪安,贤太妃一肚子话都噎在嗓子眼,别提多难受了。

启元帝又开始在心里叹气了,要不怎么说太上皇喜欢定安侯,瞧定安侯那字颇有太上皇几分品格,咳,太上皇的字吧,不大能拿得出手,所以皇子中学得就基本上没有了。瞧瞧,太上皇不就一眼认出来了。

“算他还有几分良心。”太上皇这话儿说的就有些个偏心了,按道理林笙是大梁朝的旧臣,她占地为王了,那就等同于叛国,就算她拐着弯又把澳洲给献上来了。叫那些个御史知道,看怎么弹劾她。

启元帝因为不能和太上皇说的秘密,对林笙的事也是非常宽容的,对太上皇定性的话没啥意见。

等启元帝从大明宫出来,手头啥都没剩,他又想叹气了。

翌日,启元帝在朝堂上把这事儿一说,当即就炸开了锅。

很多人不约而同得想到:不愧是定安侯。

御史们又跟林笙杠上了,虽然人家远在南半球,没法回来自辩。

启元帝咳嗽了一声,大太监魏进朝当即拿出了启元帝没拿给太上皇看的手书——林笙的自辩书。在启元帝看来,根本就是逗大家玩呢,至于后半截那鼓励能臣们学她一样跑路什么的就免了。

“在经过以下的苦难(中间省略数百字)最终,咱们大梁朝的旗帜漂洋过海的到了澳洲,此处应有掌声。”魏进朝停顿了,底下百官面面相觑,王子腾第一个拍起了手,很快掌声就响成一片。魏进朝继续往下读,“谢谢大家,我会继续努力的,天佑圣人,天佑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