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再生为妾(33)+番外

作者: 打瞌睡的田园猫 阅读记录

刘年不赞成了“王妃你可不能耍小孩子脾气,该吃的不可省着。”

云香笑着给王妃端了一小碗银耳羹“娘娘可听见了,不可耍小孩子脾气。快喝了这汤。”

王妃无奈接过“你们都把我当娃娃呢。”

小殿下也在母亲屋子里,一本正经的说道“母妃不能浪费。”

王妃笑着摸摸儿子的头,屋子里暖意融融。

秦烨带着一身寒气进来,王妃让丫头给他换了衣服,上了一碗汤。

刘年早站在一边行了礼。

秦烨摆摆手“免礼”又对王妃道“还是你屋子里暖和。”

小殿下也跑到秦烨身边像模像样的行礼“见过父王。”

秦烨摸了摸他的脑袋问道“毅儿最近字写的如何?念了些什么?”

小殿下掰着指头道“念完了三字经,百家姓,现在先生在教千字文,还讲了孝经。字孩儿天天写的。”

秦烨点点头叮嘱一句“不可懈怠。”

刘年在秦烨进来时就规矩的躲在一边,把自己当成屋子里的摆件,一点也不想上前搭话。

偏偏王妃要把她提溜出来“阿年都快把我这屋子当窑烧了,当然暖了。”

秦烨撇了刘年一眼,看她在那里垂着头不言不语,他觉得好像从上次说她吃的多开始,她就不大搭理他了。其实刘年本来就不和他多说什么话的。

等过了一会儿,刘年见小殿下缠着秦烨说话,她就起身告辞,王妃叮嘱她穿的暖些,别着凉。刘年笑着应了离开。

等她走了,秦烨抱怨一句“一点规矩都不懂,和你说一句就完了?问问冯嬷嬷怎么教的规矩!”

王妃道“你还抱怨什么?还不是你嫌弃人家吃的多,堂堂王府,侧妃吃点东西都要被你说,传出去你面子好看?”

“也就随口一说,她倒气性大!”秦烨不满道。

王妃忍不住笑“阿年才不放在心上呢!是你心里别扭,她呀!”王妃摇了摇头“她和别人不同,不止一次和我说,她进王府不是和我抢王爷你的,所以只要你在,她从不和你多说话,能避就避。”

秦烨尴尬道“胡说些什么,什么抢不抢的!难道我是一个物件,说抢就抢了。”

王妃悠悠道“她认死理,我多说也没用,只是希望王爷别恼她,难得一颗赤子心。”

秦烨低头喝茶,放下茶杯道“我恼她干嘛!她当初说的就是和我做笔生意,只是好歹顶着侧妃的名头,规矩别太不像样就成了。”

王妃点头“王爷说的是。”

云香上前回道“晚饭现在就上?还是再等一下?”

王妃看了看时辰“上吧,王爷今天在我这里吃,一并拿来。”

刘年回到自己的院子,过了一会儿瑞香也来问是否摆饭,刘年点了点头。

晚饭一份白切鸡,一份樱桃肉,一份清炒豆芽,一大碗热热的骨头汤,饭是香喷喷的胭脂米。刘年吃饱喝足,躺进暖和的被窝里舒服的叹气,觉得生活别无所求,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

由于王妃身体不好,后宅的事情都是刘年办理,以往刘年还找王妃汇报,现在怕王妃劳心,小事就去找云香和奶嬷嬷,大事才问王妃。

今年也是王府在青州过得第一年,刘年怕有差错,一样样过问,每件事都记录下来,过年也办的妥妥的。

秦烨带着王妃和小殿下向着京城方向行大礼,刘年和王府一大家子仆人在后面跟着行礼。

礼毕王爷又发了赏钱,然后热热闹闹的吃饭。找来的戏班子也开始了表演。王府上下都是欢闹的气氛。

秦烨看着眼前的景象,回想去年在京城过得年,忽然觉得就藩不是一件坏事。王妃又笑道“这次辛苦阿年了,王爷别忘了赏她。”

秦烨道“你不赏了么。”

“我是我,王爷是王爷,可别小气了。”王妃轻轻咳了几下。

云香马上给王妃披上了斗篷,秦烨叮嘱道“你身子不适就早点回去吧。”

王妃捧着手炉笑“这里暖的很,再坐一会儿无妨的,王爷,等过了年我想给阿年安排一下,找户人家认了她做女儿,后年陛下大寿,王爷多半要回京,把她带回去上玉牒吧。”

秦烨点点头“知道了。你安排就好。”

等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全部过完。刘年累的趴在床上不想动。

在现代过年也就那么回事,吃吃喝喝就完了。到了这里开始的几年是和瑞香过得,两个人也一切从简。如今王府这个年差点把刘年给过了。

千头万绪的事,里府上下的衣服,吃的喝的,各处收礼和送礼,还有各种器皿物品的摆放回收,林林总总。刘年忙的脚打后脑勺,还好没出什么差错。看着最后各处东西都归置好,她心里总算把石头放下了。

瑞香长进不少,起码刘年屋里的事她和翠竹安排的丝毫不乱,等一切结束,刘年重赏了上下,府里交口称赞她。

刘年足足休息了几日,王妃找了她。

只见王妃斜倚在罗汉床上的狐狸毛毯子里,让云香捧了一件衣服出来,说道“这衣服是我出嫁时,我娘给我备的,料子是蜀锦,是京里锦衣坊的针线,料子针线都还使得,我看你我身量差不多,就给你穿吧。”

刘年见这件衣服颜色朱红,抖动间闪烁着光泽,衣服上的绣的是一只孔雀掩映在一树桃花间,衣服的扣子是宝石做成花朵形状,滚边和系带让整件衣服浑然一体。

刘年不敢拿“这衣服看着像艺术品,还有这颜色,我不能穿的。谢娘娘美意。”

王妃笑道“这又不是正红色,是朱红色,也不是让你平时穿的,没得让你糟蹋了。过阵子让你认个亲,那时候你穿。”

刘年好奇“我认什么亲呀?”

王妃喝口奶茶,这还是刘年特意为她调的“明年陛下六十大寿,王爷是要回京贺寿的,你也去,一来照顾王爷,二来到了京里你才能上玉牒,上了玉牒才是名副其实的侧妃。”

刘年眨巴着眼“哦,那多谢娘娘了。只是陛下大寿,娘娘不回去吗?”

王妃轻笑“我这身子骨可再经不起折腾了,况且毅儿也不回去。”

刘年担心道“娘娘不去,会有人说什么吗?”

王妃笑道“说什么?一个病歪歪的王妃去贺寿,半道上没了岂不晦气。”

刘年马上呸呸呸起来“娘娘你又胡说!小孩放屁,大风吹去!”

王妃哈哈大笑,发现奶嬷嬷和云香都是不赞同的看着她,王妃调皮的眨了眨眼。

就是这样,年后王妃还是病发了一回,好在不严重,大夫看过配了药,大家严严实实的照看了一阵。

五月出头,王妃给刘年找了青州的一户人家,恰好也姓刘,世代书香,在青州也是大户人家,人也不迂腐。家里儿子多,有两个儿子科举出身,都在为官,女儿一个都没有。

王妃派人一说就同意了,查了吉日,就请客摆酒,把刘年记在为官的大儿子名下。刘年多了一对祖父母,一对父母,两个便宜哥哥,和好几个叔叔伯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