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76)

等交流完,又找顾璋确定了几个点,就慢慢散去。

王氏也把老宅收拾了一遍,关上门,和大伙一起往外走。

“你们听说没有,前头在征兵了。”

这个消息,是这几天传到宁都的,慢慢传到了县城、传到了附近的村子里。

提起这个消息,原本高兴带着喜气的人群,脸上都带上了担忧。

德贵叔叹了一声,“也不知道边关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村长家媳妇也愁:“要是真的征兵征到咱们宁都,可要怎么办?”

“要是真去打仗,咱们在家不是守活寡吗?万一回不来,怎么活啊?”

“你家那么多儿子,要一个去也不伤筋动骨,我家的都还小,要真的当家的去了,我才叫抓瞎。”

焦虑最容易传染。

没有钱财傍身的底层百姓,更容易陷入这样的情绪里。

顾璋宽慰道:“还没征兵到咱们这儿,大伙先别慌,说不定楚北这一波征完了,薛将军就把敌人打跑了。”

其实他心中也有些担忧。

尤其是想到系统的那个任务,隐隐有些不祥的预感。

马上步入冬季,正是缺衣少食的时候。

不知宣朝敌人到底是什么人,但如果长期靠打仗掠夺为生,没有自己资源储备,这个时候,肯定是打得最凶的时候。

徭役、征兵。

对古代百姓来说最可怕的事情。

当隔壁州府征兵的细节传过来后,全村都开始慌张担忧起来。

“我家小石头愁什么呢?”顾大根一把将儿子抱起来。

他两指按在儿子嘴角,撑开:“笑笑。”

顾璋握着他的手想挪开。

顾大根感受到儿子手上的劲儿,笑得开心:“你这点小力气,还想掰开爹的手?”

“滴!(爹)”顾璋口齿都含糊了,他给自己调养了这么久,还配合药浴,勉强恢复到普通人的身体素质。

顾大根松开手:“是不是听了村里的那些话,在担心征兵的事?”

顾璋抿唇。

他确实有些担心。

其实他不该抵触征兵的,曾经他作为一线作战人员和丧尸作战,有时候持久战时间太长,异能者顾不过来的时候,基地的普通人都要上来帮忙。

他死前的那一次丧尸围城,连基地里八岁以上的小孩子,都被派上了一线。

他从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毕竟都是在保护自己的基地,若是丧尸闯了进来,又不会管你几岁。

他若设身处地地想,若他是现在边关中的一员,兵力不足,自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一起守住边关,保护家园。

若胡人真杀了进来,遭殃的就是他们所有人了。

道理都懂。

可现在身处不同的立场,他一点也不想让他爹去战场。

那样刀剑无眼的地方,实在是太危险。

按照他打听来的消息,若兵力没那么紧缺的时候,交三十两银子充入军饷便能不去服兵役。

但如果真的兵力严重紧缺的时候,就没这说法了。

按照村长的原话,那年征兵的兵卒强硬得很,“去掉家里有功名的,一户一丁。”

顾璋皱眉。

然后就感觉粗糙的手掌挡住了眼前的光线,整个脸都传来摩擦的微微刺痛。

顾大根揉揉儿子的小脸:“都说了别愁眉苦脸的,咱家不是有钱吗?还都是小石头你挣回来的!”

“再说了,你爹我身板这么结实,又有一把子好力气,上了战场,也是我杀胡人,哪个胡人能伤得了我?”

顾大根一手将儿子抱紧,一手揉开儿子眉心:“不许皱,小小年纪,想这么多容易老,你就安安心心读书。”

顾璋将下巴搁在他的宽厚有力的肩膀上:“知道了。”

顾大根看不见儿子的表情,高兴道:“就该这样!”

“走,爹带你去看爹新种的麦穗。”顾大根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他压低了点声音,“用的都是去年收成最好的种子,还有那株小麦王,我也撒在了最中间的那块地上。”

顾大根是心宽的。

但是十里八乡都开始担忧起来。

顾璋明显感受到,村里人都忙碌起来。

家里小孩妇人进山捣鼓药材、在家里做手工活,男人趁着农事不忙,分批留在家里照顾麦子,其余大多去县城里找活干。

都开始抓紧时间挣钱,剩下嘴里的口粮,想要存些粮食。

毕竟粮食也是能抵扣银钱的。

已经有不少人家,开始盘算起家底。

在秋收秋种后采收了药材的那些人家,压力是最小的,毕竟每家每户都有几两银子入账。

“努力再攒攒,要是实在还缺点,咱就卖块地,总能凑够三十两的。”

“这些银子千万不能动了,我已经按照小石头教的,把新的药材种下去了,说是一年能收2-3次,如果明年再存点,再去借一借,不能让你真去打仗了。”

村长都有些忧心忡忡,他特意跑了一趟顾家,拜托道:“小石头,这前线什么情况,咱们也没个底。你能去找你师父打听些情况吗?”

顾璋也正有此意,他安抚道:“您别太忧心,我也正打算去问问。”

顾方正这些时日操心,头发都白了不少,从院子里看向村子,轻叹:“只希望情况别太糟,咱们村才过上几天有盼头的好日子啊!”

***

翌日,燕府。

燕老安排的课业,一般是每个时辰休息一刻钟。

也就是上两个小时的课,中间包含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正好讲完今日安排的《左传》内容,燕老停下来道:“先到这儿吧,你也歇歇。”

顾璋端起茶壶倒了一杯清茶,递给燕老:“师父喝口茶。”

燕先梅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瞧了他一眼:“有话想说?”

顾璋点头,问道:“师父你对边关的情况了解吗?”

燕先梅放下茶杯,了然道:“你是担心边关的战况?怕情况不好,明年要到宁都府征兵了?”

顾璋笑凑过去,给他捶捶腿:“还是师父懂我!”

燕老觉得腿上一阵舒坦:“那我便和你讲讲。”

“边关现在主将是薛元帅,薛家乃将门之家,从先皇时期起,就一直负责镇守边关,几十年都没被攻破过。”

燕老起了个头,顾璋心里就轻松了些。

如此说来,最起码不会有被打进来的风险。

燕老语气中有些赞赏:“薛元帅用兵如神,其子也各个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他大儿子号见雷,你应该听过他出名的那一仗吧?”

被这么一说,顾璋还真想起来了,在刚刚恢复记忆不久,他就在茶馆听说过将军打仗的事情。

说书人说的那个小将军,好像就是这个名号。

顾璋回忆一番,然后有些不确定道:“号见雷者,做事雷厉风行,为人轰轰烈烈?”

“对,就是他!你果然也听说过那漂亮的一仗。”燕老抚了下胡须。

燕老又讲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