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70)

她自小在后娘手上过苦日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有今天!

她道:“算上新买的两亩田,咱家一共就有八亩地了,以后日子肯定会更好的。”

王氏也笑得合不拢嘴:“还不用交税呢!”

他们一家五口人,就像蚂蚁搬家似的,一点点将家当都搬进了新房子,住进了青砖大瓦房。

连夜里睡觉,都好像更香了些。

没几日,正巧是个吉祥日子。

顾家在新屋里摆酒,暖暖屋!

当日。

全村家家户户都来了。

前后院子,院里院外,都热闹得不行,纷纷坐满了。

前院顾大根招待宾客,笑得合不拢嘴。

后院忙活的秋娘也被村里人团团围住。

“这可是青砖大瓦房,我可太羡慕了。”

“还是小石头争气,我就说吧,秋娘把小石头拉扯大,以后肯定是有福报的。”

往前头走,可没几个人说过这个话。

但秋娘听着,还是觉得心里舒坦。

“秋娘,你之前说给咱们介绍手工活,可是真的?”

秋娘听了儿子的话,已经决定不做那些手工活了,她打算努力学着炮制药材,这明显能挣更多。

秋娘手里活不停,大方笑道:“就怕你们到时候忙不过来,喊累。”

“那肯定不会!”

“能挣钱的事,当然是越多越好,能给家里带来点进项,谁怕吃那点苦?”

“秋娘你也知道我手脚麻利,也能做挺多的。”

刚刚还笑谈着的女人们,这会儿都暗搓搓的较劲起来,生怕自家到时候能被介绍的活少了。

顾璋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感慨人还真是复杂,明明他前两天晚上,还看到这两个婶婶联合起来打走偷鸡蛋的隔壁村赖子。

你打一下,我补一下,又齐声痛骂,不知道有多默契,把那赖子打得嗷嗷叫。

结果今日就在这里掐尖、较劲起来。

他探头:“娘,你来一下!”

原本热闹的灶房顿时安静下来,片刻后,又都纷纷道:

“秋娘你去吧。”

“小石头找你肯定有正事,这儿有我们,你放心去忙。”

秋娘擦擦手,跟着顾璋出来,问道:“找娘做什么?”

她知道儿子今天要宣布带族人在山里折腾草药挣钱的事,但是好像没什么需要她帮忙的。

顾璋先拍个小马屁:“娘是咱家算数最好的人。”

原本秋娘只是比旁人稍稍会算些,毕竟做了这么多年零碎小活,有点底子。

但顾璋发现,自从他挣了钱回来之后,秋娘的算术水平,很快就进步不少。

手上有多少钱,就能算多少钱的账,就像是天天盘算着家里的家底一样。

秋娘跟着他往前院走:“找娘算账吗?”

顾璋道:“娘你想想,山里的地方又不像村里的地一样规整,还有那么些不同的药材,总要有人管。”

秋娘正想说村长。

顾璋就像是猜中了她的心思:“村长管着整个村的田地、官府那边的事、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他操心,再管这个就太累了。”

秋娘也点头:“确实。”

顾璋记得小时候那些事,也记得恢复前世记忆那天,秋娘毫不犹豫拿出最后的家底的模样,更记得秋娘在和那些掌柜交谈时自信发光的样子。

他现在就悄咪咪在后面推一把。

只是简单记录、简单算算药材价格、斤数、炮制前后重量差这些基础信息而已,没人会觉得怎么样。

但是等以后慢慢挣钱了,挣了可能比想象中更多的钱,木已成舟,谁也没法说什么。

顾璋越读书,就越感受到这个时代女子的艰难。

之前不明显,只是因为他大多时候呆在村子里,人穷的时候,是没那么多讲究的。

秋娘值得更好的。

秋娘也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只是点点他的脑门:“你又不是不会,还非要把我拉过来,娘忙着呢。”

顾璋捂着额头,软声道:“念书好累的,今日好不容易休息,娘就帮帮我吧!”

秋娘顿时心疼了。

家里最近吃得这般好,顿顿都是细粮、还总有肉,小石头也不见半点胖,想来都是读书累的。

她用手揉了揉连红都不红的额头,心疼道:“行,娘帮你,让你好生歇歇。”

“那娘还记得这些日子我教你的那几种草药吧?”顾璋问。

秋娘应道:“当然记得,挣钱的事,娘可记得清楚得很。”

“好。”

说着,他们就走到了前院。

顾方正见他来了,走到前方,拍手将大伙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大伙听我说,今儿大根家乔迁大喜,咱们村还有一件大喜事!”

大伙有些摸不着头脑。

“啥喜事啊?”

“最近咱们村好像没什么大事吧?”

“我觉得最大的喜事,就是马上苞谷收了之后,咱们就要播种那个能产两石的麦种了。”

顾方正双手下压,声如洪钟:“安静!咱听小石头说。”

顾璋也走到院子中间。

即使他没那么高,但也牢牢锁住所有人的视线。

原本还有些喧嚣的院子,飞快安静了下来。

大家心里都有了猜测,不会就是前些日子,提的那个事吧?

顾璋看看大伙,朗声道:“那日大丰村前来发难,多亏大家鼎力相助,才保得一家平安,我感怀于心,日夜思量,想出一个带大伙挣点银钱的法子。”

真的是!

一张张笑脸顿时笑得更灿烂了。

顾方正拉下脸,站出来做坏人,严肃道:“有御赐匾额震慑宵小,还免除一半的税,已经是得了天大的便宜了,你们去外面问问,谁家打一架,能得这样的便宜?”

“是小石头知道感恩,看到大伙日子难过,这才又想了办法带大家挣钱,成了自然好,即使是不成,谁也不许埋怨。”

整个院子里外的人顿时都连忙表态。

“当然不怪小石头,挣钱的事情谁能说的准?”

“那些有钱老爷都不一定能每个营生、每个铺子都挣钱呢!”

“是啊,反正也就费点时间,费点力气,咱多得是,不挣钱也不怕,谁要是敢埋怨,我第一个就不答应。”

顾方正满意点头,走下去在第一桌坐下,将位置让给顾璋:“小石头你说。”

连恶人都有人帮忙做了,把好人全都留给他来当,哪有还讲不好的道理?

顾璋道:“我这些时日查阅草本典籍,发现咱们永河村后面这山里,有不少药材。”

山里药材零碎、地形又不适合做药田,三瓜两枣的没人看得上。

但是永河村距离这座山近,这便是最大的优势了。

大伙只是不认识药材、不会分辨、不会炮制罢了,要不然山里这些药材,早就跟野菜一样被挖秃了。

“我选了适合在咱们后山生长的十种药材,等会儿抽签分给每户人家,对应有一片区域,我估算过大致产量,划分的每片区域最后收的银钱差不多。”